APP下载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2018-01-09王新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

王新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各行各业之前的竞争和矛盾日渐凸显,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在不断增多,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多群体事件,犯罪事件也在愈演愈烈,为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更阻碍了国家法制社会的构建。为此,我国在重要会议上都指出:“加强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新时期设计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引入强有力的法治手段,扭转社会不良的治安现状。

关键词依法治国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法治化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由点及面,点面结合

点即重点,针对社会治安问题,对重点人员、重点目标、重点区域等都要重点严格的加以部署和防范。将重点人员、重点目标、重点区域相结合,由点及面,形成了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大的框架。

针对重点人员以“三无”人员为重点,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参与安置帮教工作,推动安置帮教基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和场所建设。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完善吸毒人员、艾滋病人等特殊人群的救治管理工作。

针对重点目标如水、电、油、气、热、大型基础设施、党政机关、标志性建筑物等重点目标、重要部位及商场、超市、休闲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交通运输、餐饮、企业的消防和食品医药安全重点行业等应该加大防范恐怖袭击、维护稳定的工作,要积极开展对行业职工、从业人员的反恐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针对重点区域如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如出租房屋、群租房等加强整治,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周边环境治理如校园周边环境、企业周边环境等等,有效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和安全隐患。

(二)尊重传统,积极创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念是近些年提出来的,但是对于社会治安的治理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困扰着政府的大问题,各个国家为了维护其国家的安宁与稳定也必然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稳定问题,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不一样,所以各个国家采用的治理手段、方式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通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方式和手段,也就是要以预防为主,进一步完善防控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治理社会治安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比如互联网时代、公民意识等变化对综治的冲击,面对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我们应理性分析、科学予以继承创新。传统的压制式维稳、运动式维稳,已经不能够真正的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反而会使得社会矛盾加剧,百姓不满情绪加剧,因此需要更新思想观念、革新方式方法。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难度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对治理的方式方法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通过互联网加强对舆情控制,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反馈机制,建立数据库将重点人员、重点企业纳入其中,各部门在网络上共建平安平臺形成信息通报、应急响应等联动机制。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将打击与治理相结合,并将预防为主,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将打击与预防相结合,实现不良风气的综合治理,由此可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是在防范方面。此外,相关部门要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其重点就是要明确“谁去管理”、“谁负责管理”的问题,重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团结好社会群众,结合工作的重点,要防止因为工作上的偏差导致的不良后果,并要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义务,要团结好各方力量防止重大犯罪事件的产生。其次就是社会中的各个生产部门要团结在一起,比如,企业机关、工厂、学校、人民团体等要在内部建立起严格的规范制度,先从管理好内部人员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并要体现出社会公平。其次就要认清自己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任务,如果发现了违法乱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做相应处理。

(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虚拟社会已经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网络带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以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使网络化生存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互联网犯罪的增多使网络秩序的稳定正在受到冲击,个人信息的泄露使公民个人的权利的遭到侵犯,这些负面的影响进而使得我们生存的现实社会也遭受着挑战。

推动落实网络实名登记制度,推动落实网络信息运营及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法律责任,消除管理盲区。网络言论具有分散性、无国界性、匿名性特点,现代国家通过法律对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只能是有限的,否则就会在面临民主和法治原则的审查时失去法律的正当性基础。所以大多数国家都会倾向于采取以技术手段为主导的方式来规范网络管理。强化舆论管理,建立市、县、区、街各级网络舆情研判导控平台,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发展网络评论员队伍,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处置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控制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优势,讲究谋略措施,对网上可能或已经造成的言论、议论、炒作或相关网站、重点对象的活动,进行疏导、化解,以确保网上网下的社会稳定。强化依法管理,推动完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网上巡查管理措施,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散布传播反动有害信息等犯罪活动。

(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切实发挥“覆盖全街的数字化监控网、全警参与的社会面巡逻网、群防群治的社区(村)防控网、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网和虚拟社会的舆情监测网”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继续做好社会治安保障工作。达到“街巷胡同有人巡,楼门院落有人守、重点部位有人控、治安防范有人管”,创建奖励基金,对群众性的群防群治队伍实行奖励。整合公安力量、群治队伍,鼓励公民个人、社会各界积极广泛参与,并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形成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治安防控机制。

落实社会治安防控责任。严格落实责任,把发案少、治安好、预防犯罪成效明显作为综治年度及平时考核指标,严格控制命案发案率,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街道一级以“刑案必防”、社区(村)一级以“案件必防”为工作目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推进“刑案必防”、“案件必防”工作试点,总结推广“零刑案”、“零发案”的乡镇、街道、社区(村)、典型经验,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场所)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要求,对社会治安重点场所、领域、行业突出治安问题进行重新排查、重新认定,有效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和安全隐患。

三、结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努力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科学发展,为实现钻井事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