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新思路
2018-01-09刘林燕
刘林燕
【摘要】“互联网+”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创新,对于教育信息化而言,在内容、工具和模式上都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外语在国内的教学一样,由于缺乏本土语言环境以及实操的机会,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利用“互联网+”创新,可以使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应用,进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创新思路
序言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中,文化创新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语言就是文化传播和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在国际活动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逐渐提高,并且希望通过文化传播进行深化和巩固,因而通过汉语教学来传播中国文化,成为重要的跨国文化交流和竞争途径。但由于汉语与英语相比,在国际上的流行程度差距巨大,使用汉语的范圍很小,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文化传播难度很大。尽管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但由于汉语学习没有好的途径和模式,因此大大影响了跨国交流互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创新,在内容、渠道、工具及商业模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汉语教学同样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打开思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新。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自1950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汉语专修班以来,对外汉语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普及到全国各大高校,随着教学人才的集聚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也逐年提高。
1.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自从国家成立对外汉语教学小组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方针政策的优化以及教学制度的完善,不断拓宽政策空间,加强了基于汉语教学的国际间合作。目前,国家十多个部门都进驻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并在2001年起就设立了专项资金,大大增加了对外汉语事业的投入。
2.在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上既有进步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以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配备一般是由中文专业课程和外语专业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中英文专业素质都过硬的教师。中文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在教授留学生时往往英文能力不过硬,无法将汉语的精华通过恰当的英文来讲解,而英文能力强的中国教师又不具备深厚的中文专业素养。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教育部批准在一批院校中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以培养专职教师。从1983年起,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加入这一行列,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设了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人士,致使目前的师资力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同时教师队伍的平均素质水平在下降,功利化和商业化现象日益明显。
3.海外人士来华学习和生活更加深入。目前我国接受留学生人数已达几十万人,更有大量商务人士活跃在各个城市。对外汉语教学除了让海外人士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还获得了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认可。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都需要随着需求变化,以及和国家的发展与时俱进。
4.在教学质量上有待提高。对于绝大多数海外人士来说,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在西方媒体的扭曲宣传下,始终无法认识中国的真面貌。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在教学模式上始终沿用老旧的模式,很多留学生在中国高校里获得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熏陶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去影响更多的海外人士,而社会上的大量商业化培训机构又缺乏文化内涵,功利化过于明显。
“互联网+”对外汉语在线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外汉语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为辅的教学方式。纵观全球范围内的对外汉语教育与学习,无论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还是国外留学生、华裔子女或是来华工作者,都较倾向选择课堂学习的方式。首先,现场课堂学习对外汉语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与“学”互动,还有利于构建语言学习氛围;其次,现场课堂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知识点的薄弱部分,更便于学生针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2.“互联网+”背景下生源复杂多样化,网络课程设计较为困难。对外汉语学习需求的群体主要包括:(1)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大学生,他们构成了对外汉语学习的主体;(2)来华工作的国外工作者,他们学习对外汉语主要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工作与生活;(3)国外留学生,国外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学习,一方面基于经济贸易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为了长期在中国发展;(4)移民华裔子女,他们学习汉语更多的是基于民族情结及对祖国的热爱。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背景复杂多样,每个学习群体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理解程度都不同,这就造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程设计较为困难。
3.“互利网+”背景在线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易流于表象。与现场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堂教学方式缺乏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不利于构建众多学生现场学习的语言学习氛围。网络课堂学习最大的特征是流动性,因此,网络课堂流动性特征造成了尽管学生课堂效果较好,但是缺乏重复性与监督性。
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创新
1.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网络课程及学习方式。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大学生为土生土长的国内人,汉语水平较高,且对中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及价值观有着很强的认识;而来华的国外留学生、移民华裔子女、国外工作者汉语水平较差,国际通用语言英文水平较高,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识与了解。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对外汉语网络课堂需设置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应侧重于英语能力教学,以及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转化;对国外留学生、移民华裔子女、来华国外工作者则侧重于汉语等基础语言、人文意识的教学,并要侧重对汉语的学习,以及英语与汉语的翻译转化。endprint
2.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的教学优势,不断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与现场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堂教学方式缺乏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与“学”的互动,不利于构建众多学生现场学习的语言学习氛围。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堂克服了现场课堂教学的枯燥,在平衡网络与书本之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可利用网络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断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學”之间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3.克服网络课堂流动性特征,增加网络课堂的“重复性”与“持续性”。“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堂应克服流动性特征,减少学生对知识点似懂非懂、流于表象的现象。
(1)通过提供网络课堂的免费重复播放性,让学生对知识点不懂的地方及难点进行重复学习,增加网络课堂的“重复性”学习。
(2)对外汉语网络课堂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交互式教学,不仅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还能围绕自由切入点进行互动式与平等交流,从而克服传统教学上的学生被动学习。
(3)通过任务式教学来增加网络课堂的“持续性”,即在课堂的开始阶段,由课堂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承担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将重要知识点、难点讲解给学生,还要把握教学过程及方向,控制教学时间及节奏,课堂最后予以总结。而在课堂之外,网络课堂则需提供课外“视听说”作业,以巩固学生对外汉语学习的效果,增加网络课堂学习的“持续性”。
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发展给人类生活、学习,甚至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网络课程及学习方式,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的教学优势,不断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不断克服网络课堂流动性特征,增加网络课堂的“重复性”与“持续性”,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汉语言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家翔:《“互联网+”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语言学概论〉为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2]张建、董书萍:《“互联网+”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对MOCC的借鉴》,《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33期。
[3]谢婧怡:《互联网资源交互式任务教学法对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机制研究——以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汉语选修课教学为例》,《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
[4]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2期。
[5]陈楠楠:《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介绍、问题及对策》,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5,3。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