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2018-01-09路建红
路建红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依据个体身心特点,自行激发内在动机、自行编制学习规划、自行调整策略、自主管理学习时效、自主监控学习成效及学习环境的主动建构式学习方法。本篇重点研究归因方式、态度和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内在驱动力,通过调节、掌控大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其学业成就。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研究提升策略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陕西省教科规划项目(SGH17H320);2016年陕西省教科规划项目(SGH16B027);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BY120);陕西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
自主学习的内涵
我国社会学家早期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相关研究:即横向维度主要是从心理学、行为学、人本主义等多角度综合厘清概念涵义;纵向维度则主要关注自主学习行为的本质。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依据个体身心特点,自行激发内在动机、自行编制学习规划、自行调整策略、自主管理学习时效、自主监控学习成效及学习环境的主动建构式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主体必须是独立的个体,还要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能够适时作出推断与假设,并通过自身学习行为去验证推论及假设的正确性,以达到获取知识的结果。
自主学习者还有以下特点:自主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们在学习中总表现出不足、质疑、求解的直觉意识,能够预先设定阶段性目标,通过不断深度挖掘来消除心中疑问;同时,他们能够有技巧、有策略地进行学习方法选定,他们往往能将这些策略转化为自主行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者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具有较高的自律性,他们总能够有意识地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时间,尤其能够约束自己高效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自己的既定学习目的;自主学习者在学习结果的判定上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学习规划的完成程度作出相应的调节;此外,自主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上的一些细微变化都能作出及时反馈和调整。
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智力因素是天生形成的,而非智力因素可以后天养成。特定条件下来说,非智力因素是人的品性中最活跃的特质。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归因方式、情绪情感、自我效能感等都对其学业成就起决定性影响。
1.动机与态度
动机(Emotion)是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本文重点探讨两种动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学习主体内心没有特定的利益目标,他们对学习内容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潜意识里具有很大的求知欲望。一般持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个体都以内化吃透学习内容为目标,大都热情高、劲头足,坚持不懈,有很强的控制力和自觉性。而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主体是以获取某种利益为目的,普遍缺少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内驱力,学习过程也不能恒定、持久。态度(Attitude)则是针对学习内容稳定、持久的情感倾向。积极态度及情感倾向是一种潜意识行为,使得学习主体更好地吸收、消化理论知识。此外,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引导大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方法、有效调整学习心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达到大力提高学业成绩的目标。
2.归因
归因(Attribution)就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成败作出的因果判断和解释。归因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每个人天生就有从生活经验及已有内在图式里总结因果关系的本能。根据学习主体归因方式的指向不同,又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两种[2]。持内归因者多将学业成败归结为自身具有的内在品质,比如能力、努力程度、動机、心境、人格等,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控制学习或工作的发展及结果,面对挫折与失败时更能激发其强烈的内在动机及挑战性,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内心,做事也更容易成功。持外归因者多将学业成败归结为自身以外的影响条件,比如外部环境、他人干涉、任务难度等,他们总是相信命运,认为个人努力作用不大,做事也更容易自暴自弃,放弃责任和使命,其控制点多在外部环境。大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与其内外归因特性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倾向于内归因的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及自身努力程度都有很好的认识,面对挫折与失败时更能激发其强烈的内在动机及学习挑战性,灵活调整应对方式,提升个体学业成效。而倾向于外归因的大学生则看不到自身努力的价值意义,面对失败与挫折时,总是向外推卸责任,得过且过,被动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学习主体对其学习动机、认知能力的内在觉知[3],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行动能力的预先判断。每个人都具备独立的自我认知机制,会对自身的经验及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与解释,这个过程不仅与主体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有关,也与主体是否能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积极作用如下:第一,学习主体的行为选择。每时每刻都学习的学习者会对学习时采取的策略及持续时间作出选择,同时,学习主体总是规避那些超过自身能力的复杂任务,而选择更为简单易于完成的学习任务。第二,面对挫折的韧性。具备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学习或工作中,会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乐于挑战高难度任务,能够恒久、稳定、坚持地付出,即使面对挫折与失败也能冷静思考,并很快恢复自信,取得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面对复杂任务时更倾向于怀疑、纠结与迷茫,做事更容易松懈或及放弃目标。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学习策略有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及认知策略三种[5]。元认知策略是学习主体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自我评价反馈等方式进行管理的学习策略[4]。而社会情感策略则是学习主体社交时进行的语言及情感交流策略,它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学习环节,同时,使用习得语言进行社会交流时的策略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而认知策略就是学习个体为实现某项任务而使用的具体措施及方法。这三种策略共同作用能够促进学习个体更加积极、有效地自主学习。
1.协助养成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endprint
大学老师及辅导员、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定期指导、帮助学生发掘适宜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高校应该多开展一些计划、辅导、诊断、监控及评价等活动,同时,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殊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并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指导者还可通过网络调查或个人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原因,逐渐指导其有计划地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当然,教师及辅导者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教而得法:一要帮助学生厘清各阶段学习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应摒弃各类不良的学习方法,逐步得法、保质保量地进行自主学习。二要培养并提高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大学生课业时间规律,学习成效高低主要取决于课下时间的利用程度上,教师及指导者应重点培养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帮助大学生制订即时学习计划,重点把握学习任务开始及结束的时间,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刺激。三要提升学习主体的自行检测评估技能。协助其构建自我检查的方法及指标,定时进行查漏补缺。四要学会运用内省及追溯的方法进行学习记录,实现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大学教师及辅导者要通过耐心、细致、灵活的指导,检查大学生的学习成效、学习质量及保障自主学习时间等方法,敦促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培训多样性的自主学习策略
人们一般将策略强化训练分为六个步骤:(1)确定训练时间及学习动机;(2)选定实用、高效的学习策略;(3)设定策略训练的整个过程;(4)操作实施学习规划及学习策略;(5)翔实地评价学习策略训练的结果;(6)提高及改进自主学习策略及实施方案。
本文结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生学情特点,将学习策略的培训类别分为下面三种:长期培训、短期培训、意识培训。通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其学习动机及学习需求进行问卷测查。调查问卷主要以网络邮件的方式进行,以便更贴近实际地反映大学生现状。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并协助大学生制订实用、高效的自主学习规划,结合各自认知风格及自定的学习规划,采取多样性、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策略培训。做法如下:入校初期即告知新生训练目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式,结合各自特征,做到自我认识后,进行分组策略训练。要重点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学习积极性,通过其工具型动机的满足上升到融合型动机的实现,在广大学生中建立现场及网络共同体,通过双向互动交流,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随时校正、改进不适应的学习策略及方法。
3.开展自主、高效的合作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还可以应用于多人小组,以达到组内成员协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学习(Coopertative learning)是以多人团体表现为评估目标,促进组内成员团结协作的多人活动[5]。表面来看似乎协作团体与独立学习是矛盾的,事实上,二者是彼此促进的。因此,小组培训主要是尝试结合二者优势的学习方法,其做法如下:(1)互动方式:采用面对面直接咨询问题或利用互联网邮件互动,指导者可以定期统计分层、分类、分模式地解决学生问题。(2)分组原则:团体队员认知风格各异,促进团体人员互助、互补。(3)监控模式:学习训练前,小组成员需制订出微观计划及宏观计划,在培训进程中不定时检查,及时矫正学习问题。(4)评价标准:对优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整体评分。(5)刺激机制:对于完成训练目标好而快的小组给予表扬及奖励,激发小组竞争,提升成员合作能力。
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非智力素质能力培养是可以通过培训来强化提升的。关键是要着力构建学习者与指导者共同的学习环境及物质平台,通力构建积极、和谐、平等、向上、自由、互助互爱的学习气氛。当然,我们更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和态度及归因方式、自我价值感等,助其形成有序的自主学习习惯,培训多样性的高效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效。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理论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晓钧、雷晓鸣、连少贤:《归因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心理学报》2012年第2期。
[3]王欲晓:《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4]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心理科学》1997年第20卷第2期,第179-181页。
[5]葛秋芬:《合作学习研究的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第3期。
[6]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田学红:《国内外有关元认知研究的综述》,《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第75-79页。
[8]趙俊峰、杨易、师保国:《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4期,第79-82页。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科院陕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