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农牧业供给能力

2018-01-09图雅文明

北方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牧业供给侧改革

图雅++文明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质量效益提供人民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紧密相关。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对于我区来讲,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牧业 供给侧改革 提升供给能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鲜明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

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里提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等都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质量效益供给人民更好的产品服务紧密相关。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对于内蒙古来讲,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一、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严峻形势

自从2015年起,内蒙古按照中央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部署,发挥兼具农业和牧业的优势,确立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牧结合发展思路。种植业方面,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引导籽粒玉米向粮改饲、粮草轮作和整株青贮玉米转变,超额完成国家玉米调减任务。据2017年上半年农牧业数据统计,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26亿亩和9730万亩,其中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减少,小麦、水稻、大豆、杂粮杂豆面积则相对增加,饲用农作物面积增长25.8%。畜牧业方面,实施了“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战略,通过“过腹转化”,消化玉米、饲草等,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截至2017年6月底,全区牛存栏657.3万头,增长2.5%;羊存栏6220.7万只,增长0.6%;生猪存栏604.8万头,同比增长0.2%。

当前,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0%和80%,羊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79%,仍未改变玉米“一粮独大”、羊“一畜独大”的单一种养结构。与此同时,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以及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多数农畜产品仍处于供求结构性失衡状态中。

二、加快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整体供给能力

要加快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为此,农牧业要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惠政策,提升整体供给质量、提供消费者适销对路的满意产品。

(一)适度调整种养结构

在种植业方面,注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业协调发展,发挥农牧结合的传统优势,大力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重点加强粮改饲、粮改经作物,适度加大青贮玉米、高产苜蓿等饲料作物種植面积,鼓励改种杂粮杂豆、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

在畜牧业方面,根据自治区“稳羊增牛扩猪禽”战略,进行区域布局调整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通过区域布局调整,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建立草原牧区优质畜产品产业带。目前,内蒙古优良地方品种无论从区域布局上,还是生产能力上,已具备了打造优质畜产品的品种基础。为此,一要尽快完成地方优良品种的原产地注册工作;二要创建、推广和保护统一的畜产品品牌;三要从品种、品质上保证品牌竞争力,加强原产地标准和产品品质的推介、保证工作,树立以品种、品质保障品牌竞争力的观念;四要进行目标市场的调查和优质畜产品分类、定位等工作,真正建立起草原牧区优质畜产品产业带。

通过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半农半牧区、农区畜牧业采取“增牛、扩猪禽”战略,建立大宗畜产品主产区。利用半农半牧区、农区在青贮、秸秆、饲料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甚至在半农半牧区可以采取“畜牧业+”模式,以畜牧业为主导,解决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过剩产能的消化问题。通过“北育南肥”、直接引进等模式,对地方或区内外高产品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提高畜牧业养殖效益,实现从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的转变。

(二)多途径降成本、提效益

根据全国农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分析,内蒙古除玉米、马铃薯外,其他主要农畜产品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一要通过鼓励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二要通过开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等,从而降低生产、销售环节的要素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通过农牧业低农药化或无农药化,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以及通过农畜产品的升级,提高农畜产品效益。

对于草原畜牧业而言,一方面要培育新型职业牧民,要大力扶持专业大户、联户、家庭牧场、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经纪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通过适度规模和专业化操作,降低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规范草牧场流转机制,降低草牧场使用成本,提高草牧场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优质畜产品品牌化战略的实施,提高草原畜牧业畜产品效益。注重特色优势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畜产品全产业链效益。

对于农区畜牧业而言,一方面通过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等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降低养殖环节的成本。也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秸秆、青贮、优质苜蓿,乃至粮豆产品的内部转化,降低养殖环节饲草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区域性畜产品交易市场、农畜产品绿色通道等途径,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促进区域性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加长产业链条,增加畜产品附加值,通过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三)尽快补齐农牧业短板

当前内蒙古农牧业领域的最大的短板在于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利用低效和流通环节不畅通,应尽快补齐短板。一是切实加强水利、道路、电力、网络、棚圈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生产必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固、修复和完善力度;二是着力提高水资源等资源利用效率。必须通过水权转换制度等制度安排,以及滴灌、全膜覆盖、喷灌等技术手段解决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高投入问题。通过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也可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降低农畜产品流通的物流成本,拓宽农畜产品流通渠道。加强保管设施、冷风冷藏设施、配送设施、加工设施、低温和常温仓库、精细包装加工设施、小批量配送的物流体系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建立现代化的农畜产品物流中心,完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引导和扶持农畜产品等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电子商务扩展内蒙古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客户群。

(四)继续加大惠农惠牧政策力度

惠农惠牧政策已成为农牧业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本质上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但是就农牧业本身来讲,其弱质性的特点和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农牧业生产领域的政策性支持不可或缺。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农牧业供给侧改革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
如何提高农牧业舆情应对与新闻发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