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范式及实践策略研究

2018-01-09洪琛姚庆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需求实践策略

洪琛+姚庆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人们的重心转移到了孩子的教育方面,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与标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范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超越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是现代语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转变的一种新的途径,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范式选择;实践策略;刚性管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2000703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多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根据相关的教育发展目标以及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资源的分配,以便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柔性化管理通过对高等教育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教育管理的进一步认识,提出有效的高等教育柔性管理实践策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学校的管理组织架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以人为本的柔性教育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柔性管理的改革与完善,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等教育柔性管理

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主要是通过将高等教育管理实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教学等方式,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向现代化与人本化转变的一种新范式。高等教育柔性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注重对于师生共同价值观与文化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从师生内心激发其潜在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管理要素优化进程,最大程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的柔性管理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通过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柔性教育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而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其融入教育管理、人才培养、人事与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将教师与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确定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位置[1]。除此之外,在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评价方面,学校通过开放式的评价管理体系,进一步对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进行改革与完善。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主要是通过组织文化对其进行文化治理。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与文化精神的树立,通过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实现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体现文化协调功能,从而实现共同的组织文化与目标,强调重视教师的操守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构建和谐完善的大学文化精神。

二、高等教育发展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教育核心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完善,高等教育的核心开始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教育的重点在于对每个人的独特的优势进行挖掘与培养,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活动,通过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将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话语形式,而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中,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过于重视权利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管理,扼杀了学生的个体创造力,导致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思想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变革,柔性管理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2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传统教育受到了历史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行政权力在教育中占据了过重的分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就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中行政权力主导发展形势,学校采用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导致学校过多地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组织性,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忽视了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民主化的管理[2]。除此之外,从管理方式角度出发,过于频繁的检查与监督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约束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高等教育柔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解放教师与学生的天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更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等教育的刚性管理已经成为人格发展的制度约束

高等教育的传统刚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人格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转变,高等的精英教育也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也从以物为本转化成以人为本。传统的刚性管理过于强调物本的理念,过于重视制度的约束,忽视了学生的核心作用,导致其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影响教育的质量。而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与价值都过于单一,同时由于人才培育目标的工具化,导致教育手段的工具化。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主要是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心理变化为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等教育柔性管理确定管理者与受教育者的獨立意识,通过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来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不断地加强学生与教师直接的有效沟通,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3]。因此,突破人格约束的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模式能够以人为中心,确立人的社会性、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创新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endprint

三、推行高等教育柔性管理的实践策略

1正确认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

要想在各大高校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柔性管理,就要通过认真的分析与了解,正确地认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兴的柔性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管理过程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刚性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强制性色彩,学校对学生下达的规定是不可违反的,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效率很高,学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达到学校所要求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管理模式背离了人的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极易造成学生的情绪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埋下极大的隐患。相较于刚性管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柔性管理则以学生和教师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通过对组织的发展目标、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了解,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4]。高等教育柔性化管理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为前提,推行非强制性的管理教学,这也就意味着推行高等教育柔性管理并不是对刚性管理的完全否定,而是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中一些问题,将其弊端摒弃,在刚性管理架构的基础上改变管理思想与方法,实现管理最优化,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柔性管理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达到管理模式与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程度。

2坚守和执行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实现柔性管理的思想精髓和核心思想。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基础,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各大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学生与教师为中心,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尊重学生的意愿,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而将以人为本贯穿教育管理整个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观念的人本化与個性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需要管理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不仅满足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基础生活需求,还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精神需求;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还要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出来。学校首先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并且让这样的观念渗透进每一名管理者的头脑之中,强化人文因素,不局限于“刚性管理”仅有的几个管理方面,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入手,通过对包括校园文化、学习环境在内的软件和硬件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理想人格的培育,从而提升学生本身以及学校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其次,柔性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十分繁杂,从教学到管理再到后勤服务,都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准则,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认真且及时地听取教师与学生对于学校种种决定的意见,不断根据来自师生的声音对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和改变,让他们脱离“被管理者”的身份,真正感受到身为学校主人的亲切感与自豪感;最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要摒弃强制性的规定对学生的束缚,转而使用具有激励效果的绩效管理手段,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内在的潜力,主动积极地在学习生活中表现更为优秀,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3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与形式

组织机构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物质载体。高等教育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要坚持管理方法与层次的科学性,寻找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与高等教育柔性管理范式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多元化的管理组织结构,进一步推动管理组织的多样化发展与进步。另外,通过提高信息传递的途径与效率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比如说等级划分过细、信息传递遗漏等问题,而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高教学保障,进一步推动校园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保障高等教育柔性管理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以及整体的教学效果的持久性。某种程度上来说,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与形式,通过对结构的精简与管理模式的变革,可以更好地对高等教育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4构建自主管理平台

与刚性管理的强制性不同,柔性管理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高度信任,在高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高校管理者看待学生的角度和方法。分权化是柔性管理所主张的管理方式,在分权化的管理方式之下,学生能够根据学校对自己不同方面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标准,多个方面齐头并进,通过自主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自我完善工作。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要逐步改变管理观念中老旧的、落后的元素,用平等、友好的方式代替强制、严肃的方式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合理设置机构内各项事务的处理部门,在决策的制定上和制度的安排上,保证参考学生的意见,同时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学生在被管理的同时成为管理机构的监督者;在学术事务管理方面,要将学术研究组织的功能发挥出来,让教师发挥出在学术事务方面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用学术研究组织代替硬性指标考核;在思政教育方面,除了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课程和活动之外,还可以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断提升思政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不断进行自主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比如无监督管理法、弹性学分制等,在给予学生十分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产生归属感、信任感以及对学校的依赖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提升自己、遵守学校要求的欲望,从而在满足学生个人发展要求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学校各项决策的认可度。

5构建良好的沟通鼓励机制

高校进行柔性管理的精髓在于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而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和鼓励机制,能够营造和谐友爱、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被管理者,也就是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柔性管理,是事半功倍的[5]。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及时、适时。当学生在某些领域里有了突出的表现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奖励,这样能够让表扬和奖励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动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学校的要求,配合管理者的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在奖励的设置上一定要科学合理,一不能平白无故地给予没有突出进步和良好表现的学生奖励,或是给予没有恶劣行为的学生惩罚;二不能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很少的奖励,而给表现一般的学生很多的奖励,保证奖励的公平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实践策略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