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治疗配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09于淋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充血性步行心功能

于淋淋

大庆第四医院心内二科,黑龙江大庆 1637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组织结构异常或功能性病变而导致的心脏造血功能受损、心室充盈以致心功能损伤,常伴呼吸困难、肺水肿及下肢水肿等,对患者生命造成一定威胁[1]。该研究意在分析体外反搏治疗与心脏康复配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该院治疗的98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6:23,年龄 39~73 岁,平均(54.71±12.64)岁,病程 2~6年,平均(4.12±1.05)年;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 27:22,年龄 38~75 岁,平均(53.97±11.26)岁,病程 3~5 年,平均(3.92±2.1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服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早晨口服1.25 mg的雷米普利(H20090542),另外加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国药准字J20100098),先服23.75 mg/次,1 次/d。 2 周后增至 47.5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0周[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心脏康复治疗与体外反搏配合治疗,先进行心脏康复规范化治疗,在住院期间组织康复小组,按不同病况定制规范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从床上起坐、关节活动锻炼逐渐过渡到日常的步行与上下楼梯基本能力的训练。在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康复中心可进行训练,组织其步行与体操训练,并对其进行饮食、心理与社交交际的指导学习。最后采用增强型的体外反搏机进行反搏治疗,进行1次/d,时长为1 h的治疗,连续10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各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有效:各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明显恢复;无效:各症状与心功能均无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总疗效=(显效+有效)/总数×100%;两组均于治疗前与治疗10周后进行6 min的步行距离测验评定其心功能,步行距离越长代表心功能越好,150 m以下表示心功能重度不全,150~425 m表示心功能中度不全,大于425 m表示心功能轻度不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疗效为93.88%(46/49);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疗效为75.51%(37/49);观察组的总疗效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组间比较,αP<0.05。

组别 时间LVEF(%)NT-proBNP(ng/mL)6 min步行距离对照组(n=49)观察组(n=49)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6.72±2.04(43.25±3.16)α 35.21±2.36(49.89±3.97)α 486.31±37.64(421.52±31.26)α 483.94±39.57(341.21±27.03)α 350.24±47.61(402.18±50.33)α 351.17±48.02(469.83±55.82)α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属于较为常见心脏类疾病,该病通常因相关功能受损而导致活动受限,严重者极易出现呼吸与心功能的衰竭,且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临床上如何提高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已经成为医者们关注的重点。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心脏康复与体外反搏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与药物疗法相比,观察组不仅总疗效显高,且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显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临床通常采用雷米普利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该治疗方案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对其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并无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康复护理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普遍认为心脏类疾病不但对心功能要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且还应注重其康复训练,此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实施康复训练,两者相互协调发挥作用,对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有很大帮助,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5]。体外反搏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近年来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也有了显著的应用价值,其可通过体外反搏装置的脉动式震动而起作用,可减少心脏性负荷进而消减心室充盈的状态[6]。该研究由于样本量小、时间等因素限制,未对两组患者临床远期效果分析,还有待研究完善。

综上所述,实行心脏康复治疗与体外反搏配合治疗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中疗效高,有助于心功能恢复且提高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1]熊春霖,余木生,许通文,等.体外反搏技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807-1810.

[2]刘淑芬,陈丽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90-94.

[3]刘凡.体外反搏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587-589.

[4]陈素芹,李立鹏,蔡柳燕,等.体外反搏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82-84.

[5]刘凡,李瑛,王友丽,等.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227-230.

[6]杨献军,黄飞翔,时永超,等.健身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93-197.

猜你喜欢

充血性步行心功能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从步行到奔跑
心功能如何分级?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