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8-01-09刘玉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通率罗非班血小板

刘玉照

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莒南 276600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常见静脉疾病的一种[1]。现阶段,临床上应用频率较高的血小板药物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利于对糖蛋白Ⅱb/Ⅲa受体和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进行阻止,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4]。研究显示,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显著[5]。该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70.05±8.12)岁,包括 36 例男患者,14 例女患者;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70.21±8.26)岁,包括3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肿瘤者;近1个月内存在创伤史和重大手术史者;既往存在脑出血、脑梗死史者;活动性内脏出血者;入组前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抗凝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卧床,将患者患肢抬高30°,给予其100 IU/kg肝素钠皮下注射,每12 h皮下注射1次,48 h之后给予其口服华法林片治疗,将患者的INR作为依据,对其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替罗非班):卧床,将患者患肢抬高 30°,给予患者 0.1 μg/(kg·min)替罗非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患者100 IU/kg肝素钠皮下注射,每12 h皮下注射1次,48 h之后停止替罗非班,给予其口服华法林片治疗,将患者的INR作为依据,对其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静脉再通情况,将其分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未通3种情况,部分再通、完全再通率之和即为总再通率;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hs-CRP、FDP、PAI-I、tPA、MPAR 等指标情况。

1.4 统计方法

将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再通情况

观察组中35例完全再通,13例部分再通,2例未通,再通率为96%;对照组中34例完全再通,13例部分再通,3例未通,再通率为94%。两组静脉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指标对比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IL-6、hs-CRP、FDP、PAI-I、tPA、MPAR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IL-6、hs-CRP、FDP、PAI-I、tPA、MPAR 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相关指标对比(±s)

指标 对照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IL-6(pg/mL)hs-CRP(mg/mL)FDP(mg/L)PAI-I(IU/mL)tPA(AU/mL)MPAR(%)82.35±19.02 24.97±7.74 14.65±5.16 11.87±1.28 1.65±0.77 75.88±15.35 75.63±20.42 21.85±4.16 17.55±2.63 9.06±2.38 2.15±0.415 66.99±16.72 80.69±22.86 25.67±6.23 15.36±4.76 12.02±2.12 1.82±0.63 73.23±17.12 43.22±12.56 13.22±3.22 22.56±3.78 6.88±3.68 2.99±0.25 32.56±19.82

2.3 安全性

没有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颅内出血、泌尿系统、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出血现象。

3 讨论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疗法为抗凝,溶栓疗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并且难以获得明确的疗效,所以其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6]。以往研究显示,静脉血栓形成和动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大差异性,血小板为动脉血栓的主要成分,红细胞和纤维素为静脉血栓主要成分,该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静脉血栓中血小板的作用[7-8]。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对静脉血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替罗非班有利于对糖蛋白Ⅱb/Ⅲa受体和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进行阻止,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次,该药物还能够对血小板活性进行抑制,将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减少,促使微血管痉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将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进而发挥出良好的抗炎、促纤溶作用。该研会结果显示出两组静脉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FDP、PAI-I、tPA、MPAR 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该药物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来对静脉血栓进行治疗。其次,对该药物的安全性进行探究可知,研究中没有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颅内出血、泌尿系统、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出血现象,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存在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1]王峰,王植荣,刘芳如,等.替罗非班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纤溶系统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4):352-355.

[2]古旭云,朱昱冰,赵磊,等.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98-300.

[3]王峰,王植荣,刘芳如,等.替罗非班与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4):35-38.

[4]何小伍,马礼坤,黄文胜,等.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68-370.

[5]邱炜炜,黄辉,袁彬,等.冠脉内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99-100.

[6]李丰伟,张振建,钱进,等.单纯血栓抽吸及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前列地尔对急诊PCI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J].微循环学杂志,2017,27(1):29-33,38.

[7]陶志强,宋杰,黄为,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761-762.

[8]蔡舸,吕云,高彦,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运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35-536.

猜你喜欢

通率罗非班血小板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与血浆Lp(a)相关性分析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