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主干课程建设研究
2018-01-09娄淑娟
娄淑娟
(江西省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上饶334000)
历史教学主干课程建设研究
娄淑娟
(江西省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上饶334000)
历史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大纲为前提,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它的主干课程除了要保留历史专业的共性,还应突出师范专业的个性,且要体现地方特色。
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课程建设
引 言
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过多、过细、过窄的问题,国家教育部相应地压缩了专业的数量,调整了学科目录。在这之后,高校主干课程建设工作也相继展开。
一、课程划分原则
对于学生而言,最有学习必要和最有价值的,最能体现专业水平和特色,能够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才是主干课程。通俗来说,对于某一专业是有之必然无之不必然的课程即主干课程。首先要明确不同类型的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其主干课程的不同。如综合院校历史专业是为了培养史学研究者、史学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工作者,培养目标相对宽泛,而高等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历史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
第一,其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复原和研究客观历史。而根据复原和研究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把课程分为断代史、通史、国别史、地方史和专门史等,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是“两通”,即世界通史和中国通史。第二,其结构的基础部分是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对于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比较重要的是对文字资料整理和研究的课程。第三,其结构的理论部分是对史学史的研究,也可以细化为对本体论、史学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课程的设置要遵循有关的划分原则,并根据学院专业的自身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这是进行主干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之一。
二、课程建设
虽然说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但更为主要的是实践问题。换句话说,在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是什么和为什么有了明确认识之后,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实地落实好这些认识才是重中之重。需要明确的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以学生是否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为基准。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制定作为教学和教育工作方案和基本依据的教学大纲。同时,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二者之间的知识载体,教师主导着这一系列教学和教育工作。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应该以大纲为前提,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进行主干课程的建设。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对已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目前的课程设置并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
1.统一认识
对于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问题,学生、教师和校系领导要在各方面形成统一的、充分的认识: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既关乎具体课程的建设,也关系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整个历史专业的学科建设。所以,各方面要重视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自觉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而言,要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细心检查等;对于校系领导来说,则责任更大,除了要保障财力、物力、人力,还要将建设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纳入日常的议事日程中进行讨论研究和落实检查。认识的统一是进行课程设置的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要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认识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做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认识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也会更加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历史课程设置与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将现有的问题加以改正,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改革的效率。
2.稳定教师资源
主干课程建设的核心和主导是教师,所以一方面要稳定好通过选拔的主干课程任课教师,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后备的师资力量。通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讨论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是完成和落实教学任务的纲要、方案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所以不能随意更改,确定下来后要在至少四年或一个教学周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以及学科前沿最新的研究情况才是教学大纲的制定依据,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因为先有大纲后才定教材,这是工作的程序,不能本末倒置。教材作为“教”与“学”的基础材料和读本,教材的选择应该是体例好、材料新、内容全的教材。教材的材料和观点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可用补充教材和参考教材对更新的观点和材料加以更正和补充,但作为基础读本的材料不宜经常变动。
3.不同的课程在内容的讲授上要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
通常来说,《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复原和解释了中国和世界的客观历史过程。“两通”包含了上下五千年整个人类的历史,课时安排最多,但课时的限制使得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简练地讲授历史过程的复原。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大多会给学生勾勒出历史脉络,这一脉络是进行历史知识体系教学的基础,教师往往会在其后的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及知识进行详细的评说与诠释,这种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自主的学习与学生自身历史思维体系的形成。在进行《史学概论》授课时应当以讲授史学理论和方法为主。史学理论的讲授应该更多的是注重启发、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对史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理论,所以要提倡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简及选读》《英文历史要籍介简及选读》应该以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为主,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古汉语或英语解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外历史名著的理解和领悟。《历史学科教育学》的教学则有所不同,其要求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理论体系教学出发将实践教学突出这一课程的特点。同时可以针对地方的特色将区域历史文化整合到学科教学中。这种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并应用这一思维进行历史文化研究。
4.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
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能很好地辅助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但是,不是所有课程或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能弃教学内容于不顾而盲目地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形式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内容服务。
最后特别强调的是,人是主干课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教师。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至关重要,他们是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师德是教师思想素质的核心,对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是心理素质的关键,业务素质则是指教师的学识和能力。主干课程的建设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和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因此,要想建设好主干课程,首先要建设好一支师资队伍。
通过建设各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专业基础。但是对于各个专业主干课程的组成以及建设等具体问题还没有一致的对策,至少历史专业是这样。因此,对于课程的建设应当引起足够的认识,提升历史课程的质量。
[1]张文生.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9).
[2]李西亚,巩汉涛.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论课程改革刍议[J].世纪桥,2014(03).
娄淑娟,1981生,女,江西上饶人,历史专业,硕士学位,教师,讲师,现任职于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