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贝多芬奏鸣曲OP7.NO3之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

2018-01-09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三连音奏鸣曲乐句

刘 韫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浅谈贝多芬奏鸣曲OP7.NO3之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

刘 韫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本文主要从两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其中主要从作者简介、作品概况和作品曲式简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对演奏风格把握和演奏技巧的分析做了细致阐述。在演奏技巧分析中,从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入手,对演奏作品时,运用的每一种技法都进行分析,从而让演奏者更好的把握作品情感和更好的演奏作品。

演奏风格;演奏技巧;作品情感

一、作品分析

(一)作者简介

贝多芬是海顿、莫扎特以后的欧洲音乐史上的又一位音乐巨人,是集聚古典主义之精华开启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圣人。他的倾世音乐作品很好的在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这两个音乐时期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200多年来,他的诸多经典作品,一直震撼着全世界每一个热爱音乐的灵魂。

本文浅析的这部作品属于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作品。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极端的自身性格充分塑造了他音乐作品的形象与色彩内涵。

(二)作品概况

贝多芬奏鸣曲OP7是他作品《英雄》的前兆,两部作品都是降E大调,在感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他的人生经历、自身性格和作曲功底影响下,这部非常著名的奏鸣曲OP7诞生了。尤其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技巧的娴熟,情感的碰撞彰显了贝多芬作品创作的传奇色彩。本文主要对OP7NO3的演奏技巧做出了细致的分析。

(三)作品曲式简析

《贝多芬奏鸣曲集》OP7NO3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首部(第一部分)与再现部(第三部分)相同,中部与首部、再现部形成鲜明对比。首先是调性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降E大调转到了降e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在乐曲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上都形成了很强的对比。

二、作品演奏风格把握与演奏技巧分析

(一)演奏风格把握

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当中,按照时期划分,可以把它们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贝多芬早期作品是从第一首(OP1.NO1)至第八首(OP13)。本文浅析的贝多芬奏鸣曲OP7NO3是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要想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我们得前往贝多芬所处的年代去看看。

1.音乐风格

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受其老师音乐风格的影响。他早期的作品趋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显得结构严谨简单,风格古朴自然,节奏十分规整。在乐句上,十分规整对称,乐章段落一般都有明确的终止式。这一时期,贝多芬的作品也像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样十分具有思想性,耐人寻味。但是又在此基础上贝多芬发挥了自己极大的创新,极大地发挥了钢琴的极限音量、极限音区与极限速度,同时,在力度上,贝多芬的风格特征也十分鲜明。因此,我们在演奏过程中,既要带有古典主义风格的演奏风格,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贝多芬特点的演奏风格。

2.作品所描绘的场景

此乐章为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首部)与第三部分(再现部)完全重复。中部与前后两个部分在乐曲感情色彩和调性上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一个乐章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这时正值夏季,在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里,当白天的时候。人们欢乐的在这里野炊,愉快的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河畔的流水声,人们的歌声,孩童的嬉戏声,鸟儿的婉转歌喉。人们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构成了衣服美丽的画卷。当傍晚时分,人们渐渐散去,鸟儿也回到了自己的巢穴,炊烟渐渐升起,天色渐渐的黯淡下来,有许多阴森恐怖的魔鬼出现了,极度紧张的情绪弥漫开来。伴着这低沉的音调,人们的心情紧张到了极致,仿佛有什么哽咽在喉咙一般。同时也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随着这漫长紧张的黑夜的渡过,渐渐地又从黑夜过渡到了黎明,到了白天人们欢乐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我们可以根据作者描绘的场景和情绪情感,从而去把握作品的演奏技巧。

(二)演奏技巧分析

OP7NO3这个乐章是一个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同时在演奏技法上也是有很高的要求。例如休止符的处理方法、多声部复调感的把握、力度几号的处理、调性变换演奏情绪上的转换、踏板的使用、三连音的演奏以及三连音在演奏过程中左右手的整齐度等许多演奏技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1.休止符的运用

休止符的处理方法。如前一个乐章一样,用两个和弦的乐句和休止符的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的休止拍子必须要精确,有音乐的律动暗含其中。休止符在某种程度上指乐句之间的呼吸感,但是整体的大乐句不可以就此切断,形成若干个小部分的乐句。琴者在弹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小乐句句尾的收束感,收束感不宜过强,应该与下一乐句很好的犹记得联系起来。

此乐章在首部情绪阳光、快乐,仿佛人们在阳光下快乐的玩耍嬉戏。使用小快板的速度,在降E大调上呈示,温柔的主题在弱的、柔和的力度展开,由第一动机舒畅奏出,具有稳定的平和气氛,要注意充分的把握休止符的呼吸,小分句的落滚状态要很好的把握。虽然在第一乐段有许多乐句,并且有许多个休止符将他们隔开,但是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在弹奏过程中很多演奏此作品的演奏者容易将这一部分分为若干个部分,是不可以的。

2.多声部复调片段弹奏方法

如图一所示,此处使用了复调性的写作手法,多声部的复调感很明显,琴者在弹奏过程中,一定注意分声部练习,每一个声部都描绘了不同的人声和场景,每一个声部都要进行很好的诠释才行。在弹奏过程中,首先注意高声部旋律线条一定要流畅、突出,在和弦处要求琴者集中的奏出和弦,既不能分散又不能有太多力量的迸发。其次,进行分声部练习,每一个声部在同时弹奏时都要听得见非常的分明才行。

图一

9-14小节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弹奏时,在感觉上和弹奏的感情上不能与第一乐句一样,这就失去了作品写作此句的意义,弹奏时注意和下一句的连接。同样,也是运用复调的方法去练习,但是最终的音乐情感不同。

3.力度对比

图二

如图二所示,13小节中,pp的力度对比极其优雅细腻,像是描绘了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腼腆的微笑一样动人,美丽。在15小节,第二动机出现于降B大调,力度记号sf指的是中间声部F音的延长,像是圆号的起奏,上声部短小乐句的落滚使用,给人一种活泼愉快的感觉。中间声部F音强音的保持,还有低声部的厚重感,都要进行分别细致的练习。

19小节当中,左手声部的第三拍上的音,力度标记为sf,在弹奏时要非常肯定的奏出。21小节,在低声部有属到主的进行,结束为完满终止,下行的琶音力度为弱收。

图三

如图三所示,51小节和55小节,也要注重力度的变化,力度渐强又减弱,做枣核状。琴者在弹奏过程中,要记得到位处理此处。86小节,用主调的完全终止结束乐句。87小节,右手的这些和弦在弹奏过程中一定要连贯。左手的降E音须有分量些厚重些。

pp和p时常被突然强烈的ffp所打断,同时琴者必须要认真体会渐强后达到p的含义,弱奏的三连音仿佛暗含玄机,到力度ffp的时候达到迸发。

在中部末尾处,G音的出现时一个明显的调性过渡的标志,此处ppp是贝多芬难得采用的力度记号,要求琴者放松的弹出此音。第150小节,引出大调调性,又回到白天阳光明媚之感立即笼罩开来,心中的律动任应继续,一直持续到全曲结束。

4.卡农式片段演奏方法

如图四所示,在25-30小节,由主题第一动机进行卡农风格创作,是主题性风格的。高低声部之间的模仿要明显,左右手的高潮点、旋律线条要清晰出现。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要完美诠释。主题相互交错,加强主题印象。此时,降B、降D、E音以二分音符交错出现,同时此处的力度以渐强的趋势不断推进。33小节第三拍的颤音要以明亮的音色奏出。

图四

5.踏板的运用

由于当时还处于古钢琴时代,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踏板使用较少。在作品的中部的小调段落,踏板的使用非常有助于不安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但是踏板绝对不能模糊了三连音音型中的细节,或者因为踏板使用不到位而导致和声的模糊,要既有旋律感又有三连音的颗粒分明与整齐感。其次还要注意,踏板的深浅以及换踏板。演奏贝多芬早期作品时踏板不宜踩的过多,可使用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踏板,长踏板与碎踏板。

6.三连音的演奏方法

图五

如图五所示,在96小节,进入中部,节奏、情感和调性都发生了变化,转入降e小,音乐律动不能停歇,三连音一定是均匀的、整齐的。三声中部的降e小调本身就蕴含着悲痛、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其中,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场景。与首部阳光明媚的温和之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的三连音在弹奏过程中应十分均匀、圆滑,一种节奏律动蕴含在其中,同时还要注意旋律音的突出(三连音的第一个音为旋律音),琴者在弹奏过程中,可以将旋律音当作一条旋律线进行模唱。在125小节,再现的乐句改用主调的完全终止结束。第140小节,结束时由新材料构成的新旋律是非常安逸寂静的,像是从黑暗中过渡到的黎明,天蒙蒙亮的感觉,因此在此处应当把它弹的很朴实,它是饱含着忧愁和安逸的音调。第141小节,加固降e小调灰暗色彩的调性。

作品的中部都由三连音构成,作者希望营造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和与首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感觉,因此这一部分的演奏显得尤为重要,在练琴过程中,可以采用慢速练习绕动手腕达到连贯统一的方法进行练习。双手弹奏时要注意左右手的整齐程度,弹奏时,也应该从慢速开始,进行练习。

本文主要对OP7NO3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可以借助本文给予演奏者一些独到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去演奏此作品。■

[1]郝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J].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法]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J].耶鲁大学出版社提供版权.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4][苏]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三连音奏鸣曲乐句
手机上的奏鸣曲
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
春天的奏鸣曲
刍议西部民族音乐
——临夏“花儿”的曲式特征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论桑弗(SHUFFLE)节奏的训练
饥饿奏鸣曲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