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西部民族音乐
——临夏“花儿”的曲式特征

2019-05-15何永伟

黄河之声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音临夏曲式

何永伟

(甘肃省临夏中学,甘肃 临夏 731100)

临夏全名称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枹罕,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黄河上游,因古人认为黄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十六国时前凉分凉州置州,治所在枹罕(今临夏市西),曾先后设为镇、州、路、卫、府等。

临夏“花儿”的传唱地以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市、东乡县和政县、广河县、积石山县、永靖县等地为中心,几乎传遍甘肃省,与青海、宁夏等地花儿属同一体系,并相互交融、连成一片。临夏“花儿”系有男女对唱时彼此的称呼转化而来,也是以“花儿”的产生地和当时人们对山歌的特殊称谓而得名的。临夏“花儿”是临夏地区汉、回、土、保安、东乡、撒拉等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瑰宝,在藏族和裕固族中也有传唱。

“花儿”一词,一般称为“野花儿”、“少年”、“山歌”。这与临夏人酷爱牡丹,喜欢养花有直接关联,从而取“花儿”为名,富有诗意的歌名,表现了临夏各族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对花儿的热爱。临夏“花儿”在长期的传唱中,除了使用常见的音乐曲式之外,填入了大量的衬句,衬段来扩充旋律,形成了众多的结构形式,也具有别具风格的曲式风格特征。

一、两句式“花儿”曲式

如《东乡令》,这种“花儿”曲式是由两个乐句构成,属简易式曲式。《东乡令》为D羽调式,其曲式为两句式结构,前四小节为A乐句,由商音为主的旋律逐渐走向主音羽音,旋律走向相对较为平顺,其中贯穿了三连音、前八后十六节奏,使平顺的旋律稍有动感---模仿麻雀的叫声。后四小节为B乐句,是对前一乐句的一种拓展,也是对主音调式的一种肯定,节奏相对稳定,但运用了高音i--低音6的十度旋律大跳,使旋律的色彩有一定的变化,丰富了乐曲的调性。

二、两句半式“花儿”曲式

如《河州三令——软令》,这种“花儿”曲式是由A乐句+半个衬句+B乐句构成,扩充句在上下乐句中间,是折腰式“花儿”的演唱曲令。

《河州三令——软令》,这首“花儿”属于E徵调式,其曲式为两句半式曲式结构,先是由一句引子带出典型的“花儿”旋律。5--6--i--2,四小节构成A乐句,只用了商、角、宫、羽四个音,相对平稳的三拍子与两拍子相结合,便呈现出稳健而优美的韵律;两小节构成的衬句,运用串联句(哎呦想下的凶呀),用一个扩充半乐句移位延伸,承上启下,既对上乐句进行呼应,也为B乐句的进行铺下了准备;六小节构成B乐句,在A乐句四个音基础上充分加入徽,通过几小节音的变化,把旋律引到主音徽音上,基本上构成了乐曲的旋律框架。其中羽徽的大二度下行,使得高亢、明朗的徽调式“花儿”隐含着羽音小调的风味,也是徽调式“花儿”终止时常用的一种手法。

三、三句式“花儿”曲式

如《撒拉令》,这种“花儿”曲式是由A乐句+一个完整衬句+B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扩充句在上下乐句中间,也是折腰式“花儿”的演唱曲令。这首“花儿”属于G徵调式,A乐句中起头的角音围绕着主音徵(3-5-3),属音商(3-2-3)的大量级进,使旋律富有色彩性,这种旋律走向也与撒拉族“花儿”多用角音,羽音有关;中间加了一个扩充半乐句移位延伸,承上启下,既对上乐句进行呼应,也为B乐句的进行铺下了准备;B乐句由5小节构成,整体上是在A乐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变体形式,突出了主体乐句,又使主体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撒拉族人民的心声,也是撒拉族人民吸收,改造“花儿”的一种杰作。

四、三句半式“花儿”曲式

如《梁梁上浪来令》,这种“花儿”曲式是由A乐句+半个衬句+B乐句+一个扩充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扩充句在B乐句之后。

这首《梁梁上浪来令》,G商调式,其曲式为三句半式曲式结构,期中A乐句由5小节构成,之后是4小节的半个衬句,B乐句实际是A乐句的反复,最后扩充乐句是衬句的扩展。

以上是临夏“花儿”曲式结构中常用的几种,另外还有四句式、四句半式和多句式,只是使用量较小。同时各种形式的曲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传唱中有许多临时变体,“花儿”像是运动着的流体形式,这与每个人演唱风格的关系较为密切,可以临时发挥,关键在于如何充分体现临夏“花儿”的魅力,更在于它的传唱性、民族性相结合,并得到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主音临夏曲式
和声小调音阶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寻觅临夏至味
应试曲式分析的几个重要方法
关于拉莫键盘作品中装饰音奏法的研究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