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90例临床观察
2018-01-09陈保忠张丽荣张永军
韩 非 陈保忠 张丽荣 张永军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3.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医学结合
蒙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90例临床观察
韩 非1陈保忠2*张丽荣3张永军1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3.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90 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巴特日-7味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巴特日-7味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疗效。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巴特日-7味丸;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
据 WHO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高于国外的30%,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与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又称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性腹泻[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出现腹泻,将90例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3±6.5)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5±6.7)岁。使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3]:参照2001 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制定。①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黏液脓血便,同时伴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②大便常规发现有白细胞或脓细胞、红细胞、霉菌或无异常;③大便镜检提示球菌、杆菌比例失调,涂片可见 G +球菌或真菌。
1.3 排除标准:①感染性疾病如食物中毒、菌痢、阿米巴痢疾等;②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缺血性肠炎等;③器质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癌、慢性胰腺炎等及近半年内有过胃肠道手术者等;④服用导泻药、利胆药、祛湿药及其他可引起腹泻的非抗生素类药物。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巴特日-7味丸。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蒙脱石散每日3次,每次1袋,口服;巴特日-7味丸每日2次,每次10粒,口服。以上3种药物均服用5天。
2 统计方法和疗效判定
2.1 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2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大便次数每日2~3次,近似成形,或便溏而每日仅1次;有效:大便的次数和质有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Z值为-2.426,P值为0.015,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4 结论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巴特日-7味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疗效。
5 讨论
AAD 是抗生素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生率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现代医学对于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调的防治策略主要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等。蒙医“黏虫”指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虫类,包括各种病毒、致病菌及微生物。巴特日-7味丸由草乌芽、麝香、诃子、黑云香、银朱、多叶棘豆、茜草配制而成,性凉,有杀黏、清热功效。巴特日-7味丸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AAD疗效确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等.消化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9.
[2]高楠,陈卫昌.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诊疗规范[S].州医学,2011,34(1):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 5) :316.
[4] 李岩.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012-101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45-253.
*通讯作者:陈保忠,男,从事中医临床研究。
R291.2
B
1006-6810(2017)08-0032-02
2017年3月6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