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

2018-01-0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吴 敏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 400038)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

吴 敏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 400038)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入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沟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沟通模式。结果SBAR沟通模式运用后,医生对护士的交班报告满意度增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SBAR模式之后,护士们充分地了解了SBAR床头交接班模式的益处,SBAR模式能够帮助护士积极主动的与医、患进行沟通,使患者信息的梳理更简单、更容易理清相关思路,使沟通方式更加规范,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SBAR沟通模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满意度

SBAR标准化沟通的这种模式是一种沟通工具,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SBAR的沟通模式可以个体化现况(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1]。SBAR沟通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整理,使医护人员更轻易地理清思路,防止出现信息数据有所遗漏、不能突出重点、条理不够清晰的情况,使得沟通方式更加地规范,以此使医护人员高效良好沟通的目的得以实现[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的神经内科,护士总数为32人,年龄21~43岁,病床的总数为100张。选取2017年1月~5月入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沟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常规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48.82±15.46)岁,观察组男71例,女29例,年龄(51.86±13.26)岁。常规组由16名护士实施常规交班模式行全脑血管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由16名护士实施SBAR规范交接班行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SBAR核查表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1.2.1 制定一个SBAR的交接核查表,以SBAR沟通模式为根本制定“患者交接核查表”,表中S代表的是自己的身份,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如患者年龄、病床号)、需要进行沟通交流的问题想要沟通的问题和传达的具体情况;B代表的是患者的基本情况,比如患者的以往病史、住院时间、诊断情况、病情与治疗的程度、异常理化的检测结果、常见症状等;A代表的是对患者目前统计到的资料进行专业性地评估,评估重点方向是监测患者近期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数据的改变状况;R代表的是在进行S、B、A,充分了解了患者状态之后,进行的治疗与护理手段[8]。核查表一共有8大项目: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往病史与过敏史、本次入院的病床号);患者的基本病情情况(诊断结果、常见症状、生命体征与NISS评分等);医护人员交班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对患者的病例或护理的记录进行检查、对患者入院的具体日期核实、对患者当前的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将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下来)[3]。

1.2.2 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

科室护士长与护士分析了实际情况与护士的现状而设计了SBAR模式的具体培训方式、步骤。SBAR模式的具体培训内容如下:向护士介绍SBAR模式的概念、意义与优点、医院应用SBAR模式的目的与SBAR模式核查表的具体操作方法等。SBAR模式的具体培训形式如下:统一授课指导、典型案例分析、受培训护士相互交流、实际情景的模拟等[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

2.2两组主治医生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主治医生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实验组交班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医生对实验组交接班的满意率比常规组高(P<0.05),实验组交班满意度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改进式SBAR模式在应用之后,能够明显提高交接班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使医生与患者更为满意。SBAR沟通模式在两组对比中体现了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医、护、患三者的沟通都得到提升,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交班流程更加规范,极大地缩短了护士交接班的时间,促进了围手术期护士交接班的质量[5]。

让护士学习SBAR交接班的模式,并评价各项指标,迫使护士改善懒惰、畏难的不良心理。护士应用SBAR模式需要及时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记录相关信息,分析整理患者所拥有的问题。同时,经验不足的护士能凭借SBAR一床头交接班的模式流程,寻找发现自身的知识弱点、盲点,达到促使护士自主主动学习的目的,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与有经验的护士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5]。在使用SBAR模式之后,护士们充分地了解了SBAR床头交接班模式的益处,SBAR模式能够帮助护士积极主动的与医、患进行沟通,使患者信息的梳理更简单、更容易理清相关思路,使沟通方式更加规范,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1] 沈蕴之,蒋 红,黄 莺,等.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88692.

[2] 张 曦,夏莉娟,鲍春燕.SBAR床头交接班工作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临床应用中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13):711.

[3] 郑醒云李银优健康教育执行单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2月第18卷第4期

[4] 马艳华.细节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5):627-628

[5] 洪海兰,王 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岗前培训J大纲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53-255.

R47

B

ISSN.2096-2479.2017.48.45.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大专实习学生参加早交班的效果分析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脑卒中病房护理交接班模式改良与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