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DVT风险评估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DVT中的应用

2018-01-08吴雪华郑红霞刘文娟张琼瑶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妇科血栓静脉

吴雪华,郑红霞,刘文娟,方 旭,张琼瑶

(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 242700)

LDVT风险评估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DVT中的应用

吴雪华,郑红霞,刘文娟,方 旭,张琼瑶

(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 242700)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预防妇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设计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从年龄、体重指数(BMI)、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术前血液的检查结果、高危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名称)、输血及失血量、止血药物的应用九方面系统评价妇科患者的风险,风险分高、中和低等级,并针对性的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将LDVT风险评估表用于2016年3月~11月妇科手术患者778例,与实施评估表前2015年3月~11月妇科手术患者726例发生DVT情况进行比较。结果LDVT风险评估表实施后,DVT发生率下降明显(P<0.01)。结论将LDVT风险评估表用于妇科手术患者,重视中、高风险患者,依据循征护理的原则,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落实评估表上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LDVT风险评估表;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干预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1],也是妇科手术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预防DVT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通过循征护理,针对妇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设计LDVT风险评估表。2016年3月~11月,本科采用LDVT风险评估表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依据评估风险指数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不断的观察与总结,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的临床实效,为LDVT风险评估表在妇科手术患者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现给予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LDVT风险评估表与构成

2016年3月~11月,借鉴LDVT妇科患者临床评估量表[2](该量表是2008年浙江省妇幼保健院、参考骨科手术后VTE形成的危险分级等基础上制定的),唐萍等[3]在应用此量表过程中认为虽然该量表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根据妇科患者特点,遵循循征护理的原则,在这个评估表的内容中增筛相关项目,见表1。

住院号: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表1 LDVT妇科患者临床评估量表

1.2 评估的时机与评分范围

护士在患者入院完成护理记录首页时开始,依据评估风险指标数据,在手术前根据患者九项评估内容评分结果累计,确定风险等级,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并针对性采用相应护理措施。

1.3 LDVT风险评估表评估使用方法

1.3.1 全员培训

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对全科护士培训,讲解评估表各评分细则。

1.3.2 评估方法

患者入院后按照风险评估表内容依次完成评估,患者手术后回病房即刻评估,高风险者qd评估一次,低风险者wid评估一次,中风险者至少每三天一次。

依据LDVT风险评估表评估,把九项分值累计,将分值高低分低、中、高危三级。

1.3.3 循征护理制定措施

遵循循征护理的原则,参照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病情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预防护理措施。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在床头及一览表上作标识,并每班严格床头交接班,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管理,①术前干预,提供心理支持,认真落实健康教育指导,大部分患者缺乏DVT 带来的危害[4],②术中护理:护士协助患者尽量采取合适卧位。③手术后及时评估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q2h协助患者翻身,用软枕抬高双下肢20℃~30°,必要时给予弹力袜[5]。④用50℃~60℃温水足浴,早晚各1次。⑤护士严格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干预。⑥术后饮食遵循“四低一高”原则[6],⑦术后鼓励早期功能锻炼。⑧开展针对性有关DVT知识健康教育。

1.3.4 质量监控

责任护士认真执行评估与措施的落实,护士长 每日“四查房”,及时总结并分析,杜绝安全隐患。

1.4 评价指标

评分标准[2]:负值及零分为低风险,1~2分为中风险;≥3高风险。DVT诊断标准:患者出现患肢肿胀、发热及疼痛,沿静脉走向有压痛,触及索状物,假如出现浅静脉扩张情况,采用彩色超声显像检查[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5年1月~11月,应用评估表前,妇科手术患者726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2例,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016年1月~11月,使用LDVT风险评估表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后,妇科手术患者778例,其中评分为≥3高风险的有187例(24%),1~2分为中风险的有432例(55.5%),负值及零分为低风险的有159例(20.4%),在发生的深静脉血栓4例中,表现为下肢的酸胀、疼痛,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症状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 论

3.1 LDVT风险评估表的使用有助于护士在临床上识别可能会发生DVT的患者

表2 两组患者发生DVT情况比较

临床医务人员都关注手术患者并发DVT的可能性,护士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把预防DVT护理重点之一,但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没有统一判断风险高低的标准,措施缺乏针对性。有了LDVT风险评估表,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客观、直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

3.2 LDVT风险评估表能做到全面的评估,为DVT预防与重点管理提供了依据

LDVT风险评估表的表格简单明了,省时便捷。依据风险的程度采用针对的预防措施。护士长每天“四查房”,确保预防护理落实到位,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3.3 LDVT风险评估表的使用能预防妇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

从表2看出,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明显差异。从高、中、低风险各自占的比例也比较适当,依据循征护理的原则,落实评估表上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1] 陈素平.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疗,2015,26(13):3056-3057.

[2] 唐 萍,林春兰,金小英,等.LDVT妇科患者临床评估量表在妇科术后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469-470.

[3] 詹 燕,库洪安.外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15,29(1):189-191.

[4] 张 敏,陈静娴,李春峰,等.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时间位点护理预防DVT发生的疗效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6-7.

[5] 罗雪芬,赖家湖.风险评估及临床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36-37.

[6] 谭群英,全凤英.压力抗栓泵和专业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DVT形成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1):1319-1322.

[7] 何小倩,温秀兰,邓 芳,等.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7):988-990.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8.181.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妇科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