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移动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2018-01-06靳颖立王丹玥高学东纪永强郑爱华
靳颖立 王丹玥 高学东 纪永强 郑爱华
[摘 要] 在移动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及企业精细化管理亟须提高的背景下,企业业务移动管理平台发展缓慢,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构建新型企业业务移动管理平台,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完善企业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但同时也存在使用安全、用户体验、软件适用性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系统框架设计、UI设计以及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找到优势与劣势之间的平衡点,从而构建创新型且应用性较强的企业业务移动管理平台。
[关键词] 企业管理;移动互联技术;信息化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1. 028
[中圖分类号] F270.7;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21- 0070- 06
1 前 言
现代的移动终端已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内存以及与电脑一样的操作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且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灵活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等优势。另外,随着集成电路等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运行速度不断提高,促进了移动终端由简单的通信工具向综合信息处理平台的转变。目前,我国已成为移动终端用户数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移动终端数量的增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已成为用户最主要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数量增长使企业管理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传统的管理手段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而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办公、管理中信息传递时间地点的界限,实现了内与外互联、人与人互联、物与物互联甚至是人与物互联。故构建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企业管理平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原生动力。
企业管理移动平台可分为企业主营业务管理和企业办公管理两类,主要应用方向有业务信息传递及存储、流程监控、协同办公、知识管理、企业对内外部宣传等,而目前由于业务复杂等原因,企业业务移动管理平台发展缓慢,技术方案较不成熟。
2 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2.1 企业构建业务移动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企业构建业务移动管理平台已成为企业社会发展大势之所趋,且构建企业移动业务管理平台能够为企业在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效益,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灵活性。企业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流程的监控与审批,传统的流程监控发展经历了纸质审批、PC端系统内审批的方式,而以上审批方式存在流程进度无法监控、审批人知晓审批任务不及时、审批动作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等劣势,导致流程进度效率低下难以把控。而如果将审批工作部署在移动平台上,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审批人可及时接收、知晓审批任务并执行审批操作,从而保证企业运行的高效与灵活。
(2)保证企业内外部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如果将企业管理比喻为人体,那么企业内外部业务的信息则为人体中的经络,一旦这条经络异常甚至堵塞必将引起企业系统的瘫痪。而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换频率成倍增长,仅靠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无法保证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导致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通过移动业务平台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结合的构建方式,可打破企业内外部的界限,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和有效配置,打破企业内外部业务信息传递壁垒,保证业务数据内外对称一致。
(3)促进企业管理精细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只注重工作结果,即传统的管理追求大而全,追求管理的系统性,而对管理过程中的细节注重不足,导致工作质量难以控制。首先企业可通过构建移动管理平台拓宽监控企业运行的范围,进而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细节进一步把控,其次企业可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发现企业运行潜在的隐患。如在工作流审批环节,通过平台运行可及时发现流程中时间耗费较长节点,排除人为因素后便可知晓造成该环节为瓶颈节点的原因,并加以优化和改善。同时可建立对企业员工的全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立更加公开、透明、公平的考核机制。
(4)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企业运行中的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构成,而企业管理成本是间接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构建移动管理平台能大大减少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企业管理费用主要包含人工管理费、通信费、软硬件设备费用、修理维护费、办公费和会议费等。首先,移动管理平台可部署在公有云服务器上,以此减免服务器租赁和人工维护的费用;其次,企业召开会议可在移动管理平台上进行,能够节省办公费与会议费。
2.2 企业构建业务移动管理平台面临的问题
虽然移动平台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但在设计移动管理平台方案时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终端及网络安全问题。该部分主要包含移动设备使用安全与数据网络传输的安全问题。移动设备携带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易被窃取、易盗用、感染病毒的危险,且在数据传输方面存在易被拦截、传输通道被攻击的风险。故在设计方案中需着重考虑安全认证等问题,避免造成损失。
(2)UI交互及用户体验问题。对于较复杂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可能存在需要展示的数据量较大、操作较复杂的问题,故在UI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方面需重点考虑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内容显示方式及用户操作方式,提高显示界面友好度、减少不必要的用户操作,以提高移动端系统的可用性。
(3)系统适应性问题。由于移动设备种类、品牌的多样性与操作系统的不兼容性,在开发时需要针对用户使用的不同设备和不同业务需求进行开发和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另外在产品选择上应考虑选择成熟的开发平台减少重新开发的工作量以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4)数据与管理标准的制定问题。构建完整的移动业务管理平台需要与企业内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传输效率问题,充分保证数据的传输精度和速度问题。另外,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案,提高外部信息的可用性,并通过数据分析支持企业内部决策。
3 企业移动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在构建移动业务管理平台时需要在保证使用安全、用户体验良好、成本可控等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全面管理的目标。下面通过某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业务,研究探索移动业务管理平台的构建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3.1 现有业务存在的问题
W公司下厂验收的物资包含“W公司采购物资”和“非W公司采购物资”(只承担物资的委托检验职责),由下厂验收人员在厂家完成下厂验收任务。
对于“W公司采购物资”,已在企业内部系统中实现了下厂验收通知单编制、审批、派工、任务终止以及下厂验收报告功能。对于“非W公司采购物资”,在检测中心单机版系统中实现下厂验收通知单、下厂验收报告及合格证的管理,未在内部系统中进行管理。目前的下厂验收管理流程如图1,经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信息系统支撑下厂验收异地办公,下厂验收通知单的下达、下厂验收结果的反馈全部通过传真、快递等传统手工方式,下厂验收工作通过传真方式传递工作量较大、容易丢失且浪费纸张造成管理成本过高。
(2)下厂验收结果及厂家质量文件等资料无法及时传递回W公司,需要等待验收资料返回后才能下最终结论,造成下厂验收工作周期长,工作效率低。
(3)W公司采购物资及非W公司采购物资同是下厂验收业务,但是目前分别在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与验收任务管理两个系统中进行数据录入,不利于数据的统一配置管理,且容易造成内外部业务数据不一致。
3.2 业务流程的再造
将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再造后可构建下厂验收移动管理平台实现对下厂验收信息的采集,规范和优化下厂验收流程,减少纸质单据的传递,实现下厂验收人员异地、移动办公,并通过与内部系统数据交互实现信息流与实物流的同步,减少等待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再造后的下厂监制验收整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3.3 业务移动管理平台的实现
针对上述业务的移动管理需求,下面介绍下厂监制验收业务移动平台技术方案。
3.3.1 系统总体框架
在坚持操作简便、方便用户使用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将执行下厂验收任务操作相关系统功能部署在移动端,系统管理配置类功能可部署在PC端。
另外由于该业务涉及与企业现有内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故下厂监制验收移动管理平台包含内网系统和互联网系统,具体系统业务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在互联网中搭建移动管理平台,并对内网系统功能进行改造,通过扫描二维码、数据包传输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导出、导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
对内网系统下厂监制验收通知的功能进行改造,以生成验收任务二维码、数据包等方式导出下厂监制验收通知等功能;互联网系统接收内网系统传递的W公司采购物资的下厂监制验收通知单,并实现非W公司采购物资的下厂监制验收通知单创建、修改、删除、审批等管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在互联网系统中实现对W公司采购、非W公司采购物资下厂监制验收过程的任务单管理,并提供用户、角色、权限、流程等后台管理功能。
3.3.2 管理平台关键功能
下厂验收移动管理平台以下厂验收任务数据传递为主线,在业务流程中以单据的形式向用户进行展示,并由用户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该系统主要用户角色包含信息录入员、任务初审员、下厂监制验收调度人员、下厂监制验收人员、资料审核人员、采购员。下面对系统重点功能的实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通知单管理模块。通知单管理模块主要包含:通知单查询、通知单导入、通知单重新导入、通知单制单、通知单审核、生成任务单等主要功能。
针对通知单导入功能,通过数据包或二维码方式导入至移动APP系统中,通知单导入界面需显示操作记录,另外导入时需对数据进行唯一性校验,重复的数据不允许导入,通知单单据采用主子表形式存储。对于因系统故障等而导入失败的数据插入临时表中,供用户进行重新导入的操作。
通知單制单即系统支持人工制单,由信息录入员将验收任务及详细验收信息录入到系统内,该功能主要满足非W公司采购物资的验收需求,且该功能部署在移动管理平台的外网系统中,可减少调度员导出验收任务通知单的工作量。
(2)任务单管理模块。任务单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任务单查询、任务单分配、任务单执行、任务沟通、任务预警、生成验收报告、资料审核、合格证制单等主要功能。
任务单是由通知单中的行数据组成的单据,由通知单号加行号唯一确定一个任务单,且系统自动为任务单进行编号。调度员以通知单整单或拆单的形式分配给下厂监制验收人员。调度员可在系统内将任务单分配给具体的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并指定验收周期,同时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可对任务单进行确认操作,如果下厂监制验收人员由于无法及时达到生产厂等原因也可对任务单进行退回操作并说明原因。
任务单执行功能中由于任务单数据较多,移动设备操作不便,故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可将下厂验收任务单生成PDF文档发送至指定邮箱并打印出来,在执行过程中可在纸质任务单上进行记录,系统提供批量设置验收结果的功能,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可在完成验收任务后统一录入到系统内,也可将验收过程中的图片等文件作为附件传至系统内。另外系统支持离线暂存功能,网络情况不佳时,可将待提交的信息进行暂存,待网络正常时自动提交。
任务沟通功能可支持下厂监制验收人员针对具体验收任务与系统内调度员或其他验收人员通过分享验收任务的方式发起消息沟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提高沟通效率的目的。
任务预警功能主要通过移动端应用消息提醒、短信提醒以及邮件提醒等方式,保证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及时知晓验收任务,提高验收任务按时完成率。
生成验收报告功能,支持同一通知单上多个任务生成一个或多个验收报告,以及任务跨单生成同一报告,下厂监制验收人员可灵活掌握验收进度,同时也可针对客户的需求定制验收报告。
(3)后台管理。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参数设置、流程设置、基本档案管理等功能。
系统提供流程管理功能,支持业务流程和审批流程的可配置性,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灵活性。
基本档案管理主要针对公司的管理,对委托單位、承制单位等基本档案进行新增、修改、删除、失效等管理,能够减少通知单制单的手工输入工作,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3.3 系统安全管理
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提供系统的安全管理功能。
(1)日志管理。提供强大的日志审计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用户的各种操作信息,包含字段:通知单/任务单编码、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内容,日志信息包含用户的登录时间、地点、客户端浏览器等信息,用户操作的时间以及参数等详细信息。
(2)系统用户认证。为了防止设备丢失、被盗用,移动管理平台提供对用户访问的设备进行绑定控制功能,即未绑定的设备不能访问系统或执行特定操作,且若用户发现设备丢失被盗可及时告知系统管理员,并对丢失设备进行冻结,使其无法登录系统。
3.3.4 系统配置部署方案
本着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可采用租赁服务器及数据服务和采用VPN通信加密的组网方式部署下厂监制验收移动管理平台,具体部署方案如图4所示。
3.3.5 移动端界面原型设计
(1)通知单界面。通知单节点主要包含对通知单的具体操作,如通知单查询、通知单导入等功能。通知单相关操作界面UI设计见图5。
(2)任务单。由于下厂验收任务中涉及的验收物资信息、验收内容等数据内容较多,故将任务单界面所要显示的业务数据分成物资信息、操作记录和验收结论三大类,并采用下拉框方式供用户查看,任务单相关操作界面UI设计见图6和图7。
另外系统满足平台自适应与设备自适应,即能够在安卓、IOS平台和PC客户端上同时使用,且在不同分辨率的手机、平板电脑、PC的不同设备上也能够正常显示和使用。
3.3.6 应用效果
下厂监制验收业务移动平台改善了W公司的管理模式,畅通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了验收任务等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安全性,更是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之前调度员一天最多只能分发120余项验收任务,而现在只需一个按钮即可完成任务分发。
4 结 语
“互联网+”推动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应用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将加速能源、现代制造业和企业生产服务业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形成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管理模式新形态。企业需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取长补短,将管理模式结合移动互联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新的突破和尝试。
主要参考文献
[1]黎建青. 浅谈企业移动办公平台的建设[J]. 红水河, 2017(1):121-124.
[2]官子力, 张旭梅, 王兴山.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ERP产业链商务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6, 36(6):95-98.
[3]赵樊. 移动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发展锦上添花[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