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6梁富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议微课应用

梁富

[摘  要] 微課教学早已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 微课设计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威力十足”.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微课,并通过案例说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微课;课堂教学;应用;建议

什么是微课

微课教学早已走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早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什么是微课?这是微课教学首先要了解的.

微课(Micro lecture),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首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我国相关研究者建议微课设计的时间限制在10分钟以内,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用来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本文中,“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一春总结了微课的四个特点: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课微不小”、微课“步微不慢”、微课“效微不薄”. 微课虽然短小,但是“威力”十足,正所谓“小微课,大课堂”.

微课都是以小视频、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笔者做了一节微课,以短视频的形式把勾股定理的来源展示出来,基础不大好的同学也能认真倾听,因为是老师亲自制作,感受老师的亲切,上课注意力也集中. 最后以动态的形式感受勾股树,感受数学的神奇,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既感受了数学的应用,又学到了数学知识.

2. 善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数学概念课型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抽象的数学知识也难以理解,微课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

在教学“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时候,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概念比较难理解,而使用微课视频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能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也有助于理解公式,轻松掌握重点. 在讲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时候,“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以微课的形式把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展示出来,很明显它们相交于一点. 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大小,三条角平分线始终交于一点,这样可以很形象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3. 借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将知识进行拓展,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再学习,反复巩固,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可以在课外跟同学一起探究,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讲授“因式分解”的时候,学生对于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方法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有困惑的孩子可以周末在家自主学习,加深对因式分解的理解.

期末考试结束,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对期末考试的易错点进行分析,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借用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 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一些有用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在教授“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理解得不够深刻,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微课的形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k和b的作用,拓展了知识面.

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时,可以通过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测量,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也可以通过拼接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凑成一个平角,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对数学方法的理解.

微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1. 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不是所有的微课都适合教学,也不是所有从网络上下载的微课都能直接用,教师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对于与知识无关的内容需要进行删减,突出重点,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不需要太多的色彩、文字,色彩太绚丽不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所选的微课尽量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2. 要在选内容上下功夫

不是所有的初中数学知识都适合做成微课,有些知识不需要微课,比如“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个知识点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动笔多练,也需要师生互动,及时查漏补缺,这样的知识点选择微课教学就完全没必要. 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点也不适合微课,应由教师进行讲解,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现场提问,教师及时解答,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教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说明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至关重要. 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选择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或者学习方法,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典型作业进行讲评,拓展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语言表达

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需要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需要讲普通话,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课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形象直观地呈现. 在使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你”“你们”,应该与学生站在一起,多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亲切语言“我们”,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4. 要把握好微课的时间

微课有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和选择微课内容时需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有限,认知发展水平受限制,短小的视频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

5. 小中见大,微课不微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微课不是简单故事、简单素材的录制,教师应该精心挑选,要在原来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设置的内容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虽然设置微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但是里面的内容需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避免知识问题突然提出,学生不理解,也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造成思维混乱,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

比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时候,需要把勾股定理的来源和前辈们已经总结出来的证明方法解释清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觉数学学有所用、学有所感,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经过微课教学的一年实践,总结出微课教学的优势与不足,选择和制作合适的微课,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但是在微课教学中也遇到很多困惑,在微课选择上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很多新型的技术需要再学习;微课教学的评价机制还不完善,课后讲评作业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学习,但是不能及时评价和考查,导致有些自主能力不强的学生没有完成.

微课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新鲜血液,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得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微课教学是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开发和选择适合学生的微课,把微课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发一系列的微课平台,参加微课比赛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议微课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