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学院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2018-01-06胡一礼
摘 要:人文教育在中国高校教育中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体育教学是张家界学院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体育教学偏重于对学生技术技能和体能的锻炼和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的研究依托张家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一、 基本概念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方面
大学的教学目标定位要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小学有小学的教学目标,中学有中学的教学目标,大学有大学的教学目标。大学生个体的身体发育基本定型,心理上也渐渐成熟。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进而导致大学的教育目标定位过于专业化、工具化,使得教育目标缺乏特色。体育教育更为鲜明,无论从教师的教材選择还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不表现出“重体轻育”的特点。体育教学中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过于重视体测的达标,轻视学生个体差异,轻视体育理论教育和人文关怀。教师上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受到教学目标设定的局限性影响,导致了教学环节中的片面性,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的。
(二) 教学中学生求学精神方面
学生步入大学后要改变高中时代的填鸭式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是高中时代普遍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是不适应大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很多学生很难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导致学习的片面性,光靠老师课堂上的教授,自己不主动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是很难掌握知识的。很多同学意识不到,进而使得自己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耐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学院里出现了一些考研热和证书热。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证书越多越好,认为这样是提升了竞争力,这种学习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是盲目的,缺乏对知识追求的热情。不仅仅在文化专业课,在公共体育课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三) 校园体育文化方面对教学的影响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体育和大学体育活动。一方面是体育教研室没有明确的指导思路,加上学院对体育文化宣传和构建的不重视,导致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单一,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运动会和一些球类比赛,缺乏创新,体育文化的宣传手段上也很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是资金上的缺乏,一些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年久未修或未及时更换,还有就是目前学院没有室内体育场馆,一些受天气影响的体育课程很难开展,导致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学生上体育课也不积极,就目前来看这种影响是负面的。
三、 解决的方案
(一) 教师应该树立体育与人文结合的教育理念
首先,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重体轻育”的思想。在学院倡导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复合型培养,不要局限于专业。明确以提高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其次,明确教学目标,积极提高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体育观念,倡导和重视生命健康,鼓励学生学习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树立团队精神,培养优秀的品德。培养的学生是充满人文素养的,是有人性的世界合格公民。再次,教师应积极构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格魅力,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评价。最后,体育教师不能只是教授体育专业知识的老师,也应该是学生生活中朋友,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时时刻刻给于学生人文的关爱。
(二)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观
首先,学生应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摒弃带着功利性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看重专业课程,轻视公共课程,这样的学习态度是有偏颇的。尤其对体育的学习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不系统的。学生应该把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更应该认真,因为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更好的找到锻炼自己体格的方法。其次,学生应该深入了解体育相关的知识,学习体育人文,培养体育精神,坚持体育锻炼,永葆健康的生命。最后,努力践行终生体育观,“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三) 建设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
为了建设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学院应当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及时维护和更换器材,加强场地管理和器材的维护。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团体组织,鼓励学生举办或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拉社会赞助,开展学部自己的体育活动。积极打造学院赛事,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完善现有的每年一次的体育文化节,打造成为学校品牌活动。合理利用通识教育部名家讲座,有效提升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将健身实践和育人理论有效的结合。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体育人文教育更是潜移默化的。
四、 结束语
体育教学中对人文教育的探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还有校园大环境的原因。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缺失的,不论是手段还是内容以及形式。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实践性优势,积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初永和.试论校园体育文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 祁彬.人文——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新的方向[J].科技信息,2007(05).
[3] 陈俊钦.试论科学体育观何为体育观的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01).
作者简介:胡一礼,湖南省张家界市,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