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

2018-01-06侯文亚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厌学情绪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在中职学校中,厌学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分析该现象原因有很多,如何解决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建立自信,是本文讨论重点。本文就厌学现象进行浅显的分析,并给出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见。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情绪;学习兴趣

在中职学校里,厌学情绪不仅仅是哪门课哪位教师哪位同学的事情,而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就该现象进行浅显的解剖分析,并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曾有哲人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启迪人性,可以理解为启发引导人向往美好,去思考去创造美好,而教师所起的作用,可以理解为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去启发学生。

对于中职学生,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本身已经体会生之美好,则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则很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或者起码能认真对待,以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的目的。但是如若因家庭或自身原因造成心灵封闭,落满尘埃,则很难打开心扉去迎接新的知识,体会知识的美好,甚至难以体会生命的美好。

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后者现象,或因父母离异或因父母工作繁忙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照看,缺少监督和监管,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得到纠正,进而中学甚至小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甚至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因此学习结果就可想而知。在经过中小学之后,对自身认识也在老师家长不断地否定中形成,面对学业也大部分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反正一直都学不好,就自暴自弃,放任随之。长此以往,自暴自弃的不仅仅是学业,有可能更进一步的是对自己的否定,而不自信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问题。

常听同行教师抱怨说所讲内容很简单而且有趣,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方法,但是有些学生却完全不理会,完全沉浸在手机里,或者睡觉,或者木然处之,或者几个同学聊天说笑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若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让学生提不起兴趣,那么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若教师已经热情洋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一部分学生较配合,另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产生厌学情绪,自暴自弃,那么教师除了注意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做得更多,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归根结底还在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变上,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关心和引导,对于任课教师,除了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美好的事物引导、启迪学生去热爱生活,热爱梦想,去做最好的自己。

但是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值得注意,这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教师最大的教学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呢?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爱学生,尤其那些厌学情绪严重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关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厌学,关爱是最好的法宝,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一颗温暖的心才会进一步追求进步。

第二,了解学生,了解现在学生的所思所想,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行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心灵,做到真正的关爱。现在普遍提到“Y时代”这一新兴词语,主要是讲十几岁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他们代表这一时代,他们的思想和七零八零年代不同,更注重自身感受,喜欢英雄,特别是有缺点的英雄,他们的表达方式直接,但是有些情绪化,他们喜欢教师像朋友一样,而不是高高在上等等,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

第三,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每节课内容要生动,站在学生角度,安排任务内容,任务最好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等比较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很多中职学生日久天长总觉得自己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因此厌恶学习。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获得信心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有信心才会进一步热爱学习。

第四,放开眼界,启迪心灵,勇敢地追求梦想。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重点首先不应该放在某个知识点,而应该放在学科大的环境引导上,教学开始时应详细介绍学科大环境,在所教授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教学科有更大范围的引领,学科的前因后果,特别是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多欣赏好的成功的案例,最好落实到学生以后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领悟,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学生有兴趣学习,甚至去自学探索,逐步培养其建立梦想,勇敢的追求梦想。

第五,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好的习惯。除了有梦想,还应该有脚踏实地地去追求梦想的习惯,有毅力能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梦想的习惯,有团结合作的习惯,有谦虚谨慎的习惯,有勤奋好学的习惯,有自尊自爱自信的习惯,有“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习惯,等等,一切学习和做人的好习惯,都应该贯穿在每节课每个任务中,因此教师的教学设置需要精心准备。

第六,帮助学生找到榜样。一个好的榜样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进步的动力,因此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榜样,对学生自身进步有很好的帮助。

中职学校的教师非常不容易,虽然没有中小学教师的升学压力,但是面对的学生问题较多,厌学情绪较重,而他们同样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同样有权利过好自己的人生,同样应该做最好的自己;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残酷的社会,他们更应该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现实是他们其实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甚至行为习惯需要更大的提高和纠正,这些都是中职教师应该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身,更需要一颗博爱的心去温暖他人。

参考文献:

[1] 何旭明著.学习兴趣的唤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2] 董妍著.学业情绪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3.

[3] 廖勝根著.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成都地图出版社,2014,11.

作者简介:侯文亚,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厌学情绪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抑制途径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