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实践
2018-01-05吴瑜
吴瑜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多元化智能理论,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智能开发的目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进行分析。用优势智能来激发兴趣,以学生的兴趣来带动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均衡提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实践进行探究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多元化智能 实践
多元化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将人类的智力划分为九个范畴,其中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在教育中运用主要是通过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挖掘每一个学生学习方面的天生优势,弥补学生的学习劣势。这种教育理念和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来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将媒体手段与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开发学生的最优势智能,不断的对弱势智能进行弥补,最终实现平衡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对美术有兴趣,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用照片、图画、图表等图形的进行教学;针对喜欢音乐的学生,将音乐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更感兴趣;还有逻辑学、哲学等不同的兴趣爱好都可以融入进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一)借助视觉的空间智能
具象的内容更容易吸引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历史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将传统画作更详尽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借助视觉的空间智能来对传统文化做到更加直观的认识。《清明上河图》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北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借助音乐智能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在历史教学课堂上,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音乐将背景进行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对历史文化有全新的认识。比如,“黄河大合唱”展现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让学生以音乐的形式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喜欢历史。
(三)借助内省智能
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会是成长的最好助力。只有不断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让学生拥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自身的角度和观念认识历史。学生间的差异性必将出现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学生又结合自身的知识和认识做出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四)借助数理逻辑智能
利用数理逻辑将历史的脉络进行整理,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例如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多个“汉”朝,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进行整理,这都可以是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概念包括的基本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后果要素等,用一张结构图就可以使其清晰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那些偏好逻辑思维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多元化智能理论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是不同形式、相对独立的智能组合而成。因此每个人都会存在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智能发展的程度、方向不一,从而会形成风格迥异的学习习惯。通过多元化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多元智能和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丰富并加深思维方向,让学习更加的自觉,进而实现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
(二)改变了历史的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智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特点,通过开发和培养实现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每一项智能的侧重点来强化学生不同的学习技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智能理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促进了高中历史素质教育的实现,这都对于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引入,对于教育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给教育形式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提升素质教育的效率。多元化智能教学理念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全方面对学生智能进行开发和培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分析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为他们打造“因材施教”的教学氛围。利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完成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姚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19.
[2]李艷.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