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习
2018-01-05朱金清
朱金清
【摘要】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中国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将中华节日文化有效地传给下一代,提出了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习研究。开辟以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为活动平台,以少先队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为活动主线,在全市各校展开“网聚少年”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习活动,形成了“一平台、一主线、四主题、四方式、十方法”的网聚少年传统节日文化传习亮点。不只开辟了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网络传递的广阔前景,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便捷、完整、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效解决了课外课程资源课堂运用之不足,少年儿童文化自信传承之难题,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输送进了课堂、家庭、学生的心里。
【关键词】网聚少年 传统节日 文化风俗 传习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习的意义和价值
1.是少年儿童接受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需求
中华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一直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央宣传部等《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提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得以立足于世界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源泉之一”。
《浙江省教育厅2017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意义,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
2.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需求
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而如今,面对社会上洋节越过越热闹,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要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在我们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的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播种下民族传统文化之根脉。
3.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用电脑、玩电脑的需要
网络时代,沟通与交流变得极为简便,当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借助于网络的方便与快捷,扮演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利器,业已成为一种当代使命和神圣担当。且网络教育不仅信息量大,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且教育内容形式新颖、生动,它借助多种媒体设备,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学习者既可以看见文字和图像,同时也能听见声音。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开展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提高。更广泛的满足了青少年对“玩电脑”的需求。
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对于网络学习,处在处处严管之中。好多家长怕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只允许孩子短时间上网玩玩游戏,却不让孩子通过网络去学习,除非是老师有网上作业布置。由于网络学习无其它任务,孩子们又想玩电脑,便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习活动。开辟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为活动平台,以少先队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为活动主线,通过“网聚少年”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传习、传播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到一直是大人们参与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中,去认识和理解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传统节日人文素养,播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提升凝聚力、进取心、正能量。
二、传统节日文化传习的内容与方法
1.确定传习活动内容
“传统节日文化”是指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传习内容为:
2.建构传习网聚框架
(1)搭建一个平台。建设以市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为网络学习活动平台,链接各学校。开展学习组织、活动指导、资源提供、微信推送、互动展示。达成网聚少年进课堂、进家庭,引领少年儿童参与传统节日,传习节日文化风俗,弘扬中华节日文化。
(2)建立一条主线。以青少年宫少先队“我们的节日”学习传播为活动主线,链接各学校少先队开展活动。
(3)开辟三大途径:
3.确定传习活动方式
采用四种传习活动方式:
4.形成传习活动方法
十大传习传播活动方法:
找一找、看一看、摘一摘、读一读、加一加、答一答、讲一讲、演一演、做一做、传一传。
找——利用“网聚少年”平台,找主题活动图片资料(如传统节日图片系列),找微信推送活动,找微信互动作业。
看——看节日文化风俗图中的人文故事、风俗习惯、诗词歌赋、挖掘节日内涵。
摘——从图片资料中摘抄自己喜爱的人文故事、诗词歌赋,手拉手传习与传播。
读——从“网聚少年”平台上提供的图文,展开读图、读文、读故事、读诗词歌赋。
加——加入网聚少年传统节日文化传习活动群,参与“网聚少年”微信推送活动,开展节日风俗、文化传习、传播。
答——根据“网聚少年”活动题库和微信推送活动,积极参与其中,开展网络答题活动。
讲——流动青少年宫进校园,讲一讲与节日相关的人文故事、名家名人、诗词歌赋。
如清明讲伟人毛泽东、雷锋;端午讲屈原,中秋讲嫦娥奔月想,中国年讲灶王奶奶为民间办事。
演——演绎传统节日中的人文故事,进行自编自演;演唱吟诵诗词歌赋,进行传播;扮演名家名人,展示名人气概;表演手工制作,传承节日手工艺。
做——从做一做中,传习节日风俗学会做人。如:从做清明团子中明白清清白白做人,从折朵纸花祭英烈中,明白不忘前辈不忘初心。从端午节裹粽子中认识屈原,明白爱国。从中秋节烘烤月饼、吃月饼中,了解中秋的思乡文化、团圆文化。从过年打年糕,做大红灯笼、剪窗花、送春联、贴福字等活动中。体验中国年的团圆文化。总之通过动手做,让手艺传习,让风俗传承,让文化传播,让中华情更浓。
传——传,拉小手、牵大手开展节日风俗传承、传统文化传习、道德文明传播。
如清明祭英烈,雷锋肖像日记带进社区进家庭传播。端午国旗下讲中国故事,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中秋团圆文化国旗下歌咏传播,制作成青少年道德广播在全市播出。传统节日课本剧汇报演出。庆新年,迎新春春联、福字送农家。节日文化手抄报制作传播,等等。
三、传统节日文化传习的成效
通过活动研究,建立了青少年宫“网聚少年”传统节日文化传习的新模式,为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提供了借鉴样本。
通过活动,提升了对节日的知晓度,参与度。学生对节日的知晓度从原来的18%提升到92%,参与率从原来的21%,提升到96%。
通过活动形成了“一平台、一主线、四主题、四方式、十方法”的网聚少年传统节日文化传习亮点。不光开通了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网络传递的广阔前景,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便捷、完整、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效解决了课外课程资源课堂运用之不足,少年儿童文化自信传承之难题。
通过活动,使传统节日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手工艺,在孩子们的眼中留下画面、脑中留下记忆;在孩子们的口中留下了故事、手上留下痕迹;在孩子们心间烙上烙印、行动产生了动力。大大提升了家国情怀、爱国情操、文化自信。使之扩大眼界、增长知识、获得感受、明白道理、提升素质,烙上中华传统文化之烙印。
参考文献:
[1]刘锡诚.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3,(04) :74.
[2]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藝术百家,2012,(03) :5.
[3]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2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