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初中历史与社会选择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8-01-05求苗仁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题干导语武汉市

求苗仁

[摘 要]

选择题是近年来各种考试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试题形式。近年来,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包括中考,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高质量的选择题。但有些试卷的选择题也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选择其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选择题;问题;改进

选择题是近年来各种考试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试题形式。由于选择题类型丰富多样,考核的知识面比较广,特别是阅卷方便快捷(尤其是现在可以电脑阅卷),所以选择题越来越受欢迎,在各种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初中的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的期中期末检测包括中考,选择题的占比基本稳定在40分左右,试卷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高质量的选择题。但我们也发现,有些试卷中的少数选择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卷的质量,影响了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同时也削弱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从本人平时接触和使用的试卷来看,初中历史与社會试卷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本文一一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导语与题目不相配——修改导语或更换选择题内容

现在,许多练习卷或期末检测卷喜欢用一段导语引出几道内容相关的选择题。许多试卷的导语编写精当,能巧妙而自然地引出题目,并为学生解答题目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有的导语还有较强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读题做题中受到启发教育,心灵得到陶冶。导语是试卷和题目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当的导语能有效提升试题质量,增强育人功能。所以,教师要根据考核内容的需要精心编写,突出它的精当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切不可随意对待。

纵观目前各地的期末检测卷,我们发现有些试题的导语设计不严谨,题目与导语不相配,导语成为一种摆设,起不到其应有的引子和提示作用。如某地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有三道选择题是这样出的:

湖北省武汉市前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城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内涝。为此,武汉市计划采取措施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结合武汉市局部区域图(图1、图2),回答1~3题。

1.图1所示区域的主要功能是( )

A.商业区 B.旅游区 C.生活小区 D.高科技园区

2.图1中C、D之间的符号表示( )

A.公路 B.铁路 C.长城 D.高速公路

3.若武汉市要在图2的A、B两地间铺设新的排水管道,则要准备的管道长度约为( )

A.2千米 B.4千米 C.6千米 D.8千米

从题目的导语看,下面的三道选择题应该都围绕洪水、内涝、排水这三个核心问题设置,如武汉市遭遇百年一遇洪水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体现了城市(社区)的什么功能?等等。但实际上,三道题目中只有第3题比较切合题意,第1、2两道题与导语几乎风马牛不相及。从出卷者的意图推测,他想通过导语引出考查内容。但导语没有选择和编制好,导语没有起到实际的引导作用,或者说,题目没有按照导语的要求进行设置,使题目偏离导语。在这里,没有这段导语,学生照样可以完成下面的三道题目,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所以,为了提高试题每句话的有效性,有必要对此题作适当的修改。经分析,此题可以有两种改进方法:

一是导语不变,删除图1,修改前两道选择题,第三道选择题不变:

湖北省武汉市前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城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内涝。为此,武汉市计划采取措施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结合武汉市局部区域图,回答1~3题。

1.武汉市遭遇百年一遇洪水的自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 B.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C.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D.夏季降水过分集中

2.武汉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体现了城市(社区)的( )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3.(略)

(注:此种改法,由于第一题的考试内容已经不在第一单元的知识范围之内,所以宜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使用)

二是删除导语主体部分,剩余部分略作修改,三道选择题不变:

导语:读下面两幅武汉市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选择题1、2、3(略)

又如,《励耘活页》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检测卷有两道选择题也有类似情况:

纱丽是印度女性最常穿的传统民族服装,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据此回答16~17题。

16.按人种划分,印度居民大多属于(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7.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导语讲印度女性怎样将传统服装——纱丽用不同的方式打扮自己,穿出自己的特色。按这一思路,下面的两道题目也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但题目完全偏离这一主题,纯粹将之作为印度的引子,给人为导语而导语的感觉,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我们可以对此题的导语和题干进行一定的修改,使导语和题干、题目融为一体,使导语成为做题必不可少的材料,同时让题目在导语的指引下自然生成,充分体现题目的精练性,体现和谐之美。

如由丝绸制作的轻柔薄爽的纱丽是印度女性最常穿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印度“女人最美丽的情怀”。据此回答16~17题。

16.印度女性大多肤色黝黑,只有少数肤色粉白。但从人种上讲,印度女性大多仍然属于(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7.印度女性之所以能经常穿轻柔薄爽的纱丽,这与印度的气候类型有关。

这气候类型应该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二、答案存在争议性——删除争议答案或合并“同类行”

从目前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试卷看,选择题都是单选题(包括传统单选题和组合式单选题),答案都是唯一的,即在所给的几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或者所组合的选项都必须是正确无误的,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或者目前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的答案,否则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甄别和选择。这是选择题的根本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试卷的题目仍然存在答案不唯一或答案存在争议的现象,违背试题的科学性和唯一性,影响学生做题。例如,2016年浙江长兴市期末试卷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10.一座预先设计好的首都是( )

A.华盛顿 B.巴黎 C.巴西利亞 D.汉城

出题者设置的正确答案是A。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韩国的首都早已不叫汉城,从2005年起就改称首尔,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题目涉及的知识没有与时俱进;第二,我们知道华盛顿和巴西利亚都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预先设计的城市。区别仅仅在于,华盛顿是为了终结南北双方的争夺,而巴西利亚是为了缓解东部沿海的城市沉重的人口压力。在这里,把华盛顿和巴西利亚放在一起,并把华盛顿作为正确答案,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出题者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查了许多资料,都没有这样的说法,只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第159页“内容点析”2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图4-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盛顿是一座预先设计好的城市——”。凭这句话就可以把它作为题目唯一正确性的依据吗?显然不可以。参考书的这句话并没有排他性,它只表明华盛顿是一座预先设计好的城市。所以,我认为这道题目是有问题的,必须加以改进,或者两座城市散去一座,或者将它改变成组合式单选题;同时将汉城改为首尔。这样,题目的争议性就消除了,学生答题也顺了。

又如,2016年浙江温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检测卷有一道选择题也是这样出的:

11.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她的“美”体现在( )

①纵横的水道构成了“大街小巷” ②经受“水淹之美”

③拥有许多精彩的传统节目 ④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此题设置的参考答案是A。笔者认为A中的②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值得商榷的。威尼斯确实因水而美,其独特的水城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游客。但近年来,由于水位上涨和海水倒灌等原因,威尼斯许多地方被海水淹没,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侵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整个城市的结构,城市因水而忧,“水淹”何“美”之有?“经受水淹之美”这句话本身就让人感觉有点别扭。所以,笔者认为选项②应该修改或更换,如果保留,则应该将其排除在正确答案之外。

三、题干主体松散多余——删除多余的题干部分或修改题干

与导语一样,选择题的题干是选择题的核心和灵魂。题干精当与否不仅反映试题的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判断与选择。所以,选择题的题干一定要认真编写,语言表述要科学规范,能为学生的判断选择正确定调和明确指路。学生考试的时间有限,所以与判断选择无多大关系的话尽量不要出现,保证试卷的简练性。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试卷在这方面并不是很在意,出现题干松散多余的现象,降低了试卷的严谨性。如2016年第一学期宁波市鄞州区期末试卷第25题选择题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25.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这是奥运会首次在拉丁美洲举行。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农业非常落后 B.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以黑种人为主 D.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本题中题干主体部分传递的信息是很丰富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第31届夏季奥运会,拉丁美洲,等等。但从整道题目看,题干的最后一句话对解答此题起关键和决定作用,而题干的主体部分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显得有些多余,完全可以散去。当然,如果删除题干主体部分,那么题目就会显得有些单薄,没有丰腴和厚实感了。所以,我们应该对题干主体部分适当加以修改,使题干和题支融为一体,贴切自然。比如本题题干可以这样修改:

25.65岁的张大妈今年暑假随某旅游团去巴西旅游,大开了眼界。但由于文化水平低,记性不太好,表述经常出现差错。以下是她回来后有关巴西的一些叙述,你觉得未发生错误的一项是( )

A.工农业非常落后 B.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以黑种人为主 D.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总之,为了提高选择题的质量,提高考试的检测和选拔功能,我们在命制选择题时,无论导语、题干、题支都要全面考虑,精心编制,做到导语清新合理,题干简练利落,题支科学正确,尽力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参 考 文 献]

[1]刘立元.简议初中历史检测选择题常见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9).

[2]光世雄.命制历史选择题的技术要求例谈[J].试题研究,2015(1).

[3]徐淑章.对一道历史与社会试题命制和考后的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9).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题干导语武汉市
数字算式
穿盔甲,慢慢爬
细雨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阔腿裤的小秘密
太阳“跟踪”我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