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道惟在妙悟
2018-01-05阮业勤
阮业勤
[摘要]教学《扬州慢》,教师采用自主品读、合作讨论、诵读体会、文字鉴赏等多种教学策略,以让学生领悟《扬州慢》的景物意韵和“黍离之悲”。“诗道惟在妙悟”,在教学中,抓住序言和词内容的对比,引领学生去“妙悟”诗词的深层意韵,生成独特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扬州慢;教学策略;深层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1502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想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突破点并适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很重要。笔者在教姜夔的《扬州慢》这一课时,就是以诗词的序言和词本身的异同为突破点,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词丰富的意象意境、多样的表达技巧去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文就谈一谈本课的教学过程和一点心得反思。
一、课堂呈现
学习这首词,笔者把引导学生领会词作充分体现的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这首词有一篇小序,如何处理其与词的关系,是笔者最先考虑的问题,在备课中反复阅读体会。笔者觉得序言是这首词的概括,而词是写景和抒情的具体展开,所以课堂上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去体味沉郁蕴藉、韵味无穷的写景抒情。笔者把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序言和词作主体内容的分析对比,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二是结合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审视并发现词的意蕴之美。重点在第二部分。当然对词的反复诵读体味贯穿始末。
课前笔者提供六个学习目标供学生参考:目标A——我能读出这首词的感情和意韵;目标B——我能翻译序言,并说出序言的具体作用;目标C——我能准确地疏通文意,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用文字进行描绘;目标D——我能理清思路,设计一个最合理最巧妙的结构图;目标E——我能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目标F——我就是“千岩老人”,我能道出其中的“黍离之悲”。(请每个学生完成两个目标,一个是目标C,因为目标C是把握词的意韵的基础,一个是自己想要挑战的目标。)
课堂上先请学生展示课前预习:(1)疏通序言和词的内容。(2)设计最合理的内容结构图。学生以“所见”“所闻”“所感”拟出清晰的结构示意图,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很成功。学生展示后,笔者顺势而问:“序言与词有何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异同,即相同点:从结构(情节)上,都写了所见、所闻、所感;不同点:词的内容和情感更丰富、更有意蕴。这时笔者引入一段话加深他们的理解:真正让小说优秀乃至伟大的,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是抽走故事后,再去审视并发现的气氛之美,是情节外的短句、标点、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鸣的营造。一首词更是如此。
到此,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课堂的第一部分结束,进入课堂的第二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笔者提出这部分的主要任务:请结合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审视并发现词的意蕴之美。具体要求是找出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反复揣摩,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我”在其中,善于联想想象。笔者请小组代表发言,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如:“‘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形成对比。写扬州的今日,虽是实写,但善于选择最能表现战后百事萧条的典型事物,留下开阔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学生的精彩发言在笔者的意料之外,笔者顺势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重点提出来分析,要求学生形成文字鉴赏后发言。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思考,并动笔鉴赏,所以发言很自信。下面是赏析示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词人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词人借助通感手法,似乎明月也有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花开依旧,人事全非。词人借此表现序言中的‘黍离之悲。”学生鉴赏到位,笔者顺势进行知识迁移,问:“‘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有无异曲同工之妙,谈一谈。”这个问题有难度,“寒”用得妙,但是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寒”的移情作用,于是笔者包办代替:“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而‘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用听觉写触觉,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鉴赏完笔者请学生结合学案的诵读提示,再次诵读,在今昔对比中加深对本词内容意蕴的理解。接着小组推荐诵读。最后笔者引入一段话作为总结:“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也要有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歌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因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欣赏。(朱光潜)”
二、课后反思
诗歌教学,盲目地分析讲解背诵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极力创设更多的情境,引领学生真正地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但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很难,因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限,对古代诗歌兴趣也不浓,所以教师的课堂引导就很关键。备课时如何巧设突破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笔者把词前序言和词本身内容进行对比,得出词的内容是“抽走故事后,是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鸣的营造”,加深学生对诗词写景抒情的认识,然后过渡到对本词的鉴赏。这个步骤是这节课笔者比较满意之处。但是在鉴赏阶段,学生文学素养不够的短板就出现了,于是笔者请学生反复诵读,先在心中体会,找出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再引领他们聚焦关键词,联系语境、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进行联想想象,“我”在其中,小组合作,大胆表达。应该说,学生的鉴赏还是很精彩的。但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时候,学生临场发挥不够好,笔者就直接代替学生来解答,缺少耐心和策略。说明对稍难一些的问题,笔者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急切地把自己解读的“答案”和盘托出是不对的。
三、教學延伸
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笔者会吸取这节课的经验教训,时刻不忘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确立把握诗歌词语的色彩、领会诗歌深层情韵的教学重点,根除读懂甚至翻译诗歌的意识,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味乃至独立地进行文字表达,培养学生优秀的诗歌鉴赏素养。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