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研究
2018-01-05黄蓉
黄蓉
[摘 要] 创新是各行各业的普遍要求,创新与创业是新形势下一大经济增长点,因而人才作为创新创业的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度剖析江西省双创人才服务体系的内涵,指出现有人才服务体系中存在团队组建难、成果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要打造江西高校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圈,必须优化人才政策,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基地,积极与周边省市建立睦领友好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一校一带;金融分级;多证合一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5-0025-04
一、江西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内涵
江西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可参考孙航(2011)的服务结构分为人才、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服务环境四个层次。如图1所示,第一层是人才——人才是该服务体系的核心,其他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展开的。第二层是服务内容——力求将服务覆盖到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中,是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第三层是服务机构——服务机构是人才服务的实施主体,各个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合理分工是服务体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最后是服务环境——从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
二、人才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
我国目前关于人才服务体系的研究很多,例如朱正春(2011)等人探讨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整合模式,致力于将人才服务与就业深层次的融合。孙航(2011)进行了区域人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科学界定区域人才服务体系的内涵,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区域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和服务成效构建区域人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给本文提供了重大指导。唐果、贺翔(2012)指出,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四大重点,即积极促进人才服务形式多样化、大力培育服务主体、完善促进人才服务市场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政府对人才服务市场环境的监管,市场化人才服务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激发各方主体活力的重要内容。
国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明显比国内成熟,从总体上来说,国外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服务工作主要集中于组织支持、法律保证、金融、财政、技术、信息支持、人力资源和咨询诊断服务等方面。
三、江西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服务现状
第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江西省相继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降低创新创业准入门槛,激发主体活力,加大资金扶持,提升服务水平、人才体制机构改革等方面为我省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第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逐步增加。由图2(引自江西省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可以看出,江西省的R&D经费逐年提升,主要投资于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占GDP的比重增长加快。据2017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江西省R&D经费支出增加25亿元,占GDP比重为1.1%。专利申请总量增长65.9%,增幅全国第一,专利授权量增长30.3%,增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1%。说明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开始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的加大投入取得了良好开局。
(二)现行人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优秀的创业团队组建难,人才、双创成果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一部分创业者反映,创业过程中组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十分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身的社交范围太窄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具体如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某些在高校内部研发出的技术在社会上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或因与企业的需求不對口,造成研发成本、双方时间精力的浪费。
2.社会资本引入范围窄,对创新创业企业后续金融支持、发展反馈不够。目前,我省设立了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基金等,运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模式,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资金风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现有的PPP项目主要为国有企业运作,且较多是“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社会民间资本难以进入且对PPP项目收益回报的期望值过高,中小微企业难以受益;其次对于创新创业企业的贷款没有针对性,没有考虑企业不同性质和其发展生命周期,缺少后续支持、监督与服务,现有资金等扶持主要集中在创业初期,而对于一部分顺利度过生存期但仍然存在资金缺口的企业,缺少后续投资以及财政税收优惠,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创业成果的保持。
3.人才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少、政府服务压力大。目前,高校在地区的创新创业知识支持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的创业孵化中心、双创办等,我省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意识薄弱,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不足,担负知识和技术传播任务的中介机构门类不全,力量薄弱,服务能力需要提升。
四、对江西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打造江西高校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圈,推动“一校一带”,“内加外”格局建设
目前我省各大高校如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航空大学等都有各自的学科特色,各高校内部不乏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人才,打造高校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圈,旨在联合、整合各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各高校核心学科优势,加强高校间的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为此,可单独划分出一个交流基地,供各高校人才联系与合作,以便目标一致、价值观一致、能力互补、资源互补的高素质创业团队的成立与指导,同时加强各高校间的战略合作,增强项目承办能力,打造江西高校联盟品牌。
推动“一校一带”格局的建立。建立三方合作的“一校一带”区域格局,以高校为中心,充分发挥其研发能力与人才培育能力,和该区域政府和有需求的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打造接力式人才培育链,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有保证的输出人才,增强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本地转化与产业化。
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基地,积极与周边省份发展睦邻友好的双创合作关系。“内加外”中的内,指的是江西省内创新创业基地或企业;外指代的是省外的创新创业基地或企业,“内加外”格局鼓励在因地制宜发展省内特色产业时,有意识地吸收省外创新主体进入,促进不同地域人才思维理念、管理方式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和“昌九经济走廊”相关人才、项目、投资、企业的吸收,积极促进和发展“昌九双创走廊”。
(二)金融支持“分类分级”管理,完善社会投融资政策法规
对于双创的金融支持要“对症下药”,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从源头上来讲,要从实际层面放宽创业贷款的准入门槛,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降低创业者资金风险;从管理过程上来说,对不同行业种类要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力度,对如高新技术类、医药类、服务类等类别依照其价值制定不同的金融对策,同时对每一类别中的企业按照其所处事业阶段实施支持服务,对于已度过创业生存期的企业,要增大投资与指导,保障成果;对特别有前景的企业继续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新创业项目,完善PPP立法,消除进入障碍,保证实施安全,并在公共平台上组织各地方政府与企业学习PPP内容,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期望;加大创业风险基金的设置,鼓励各大银行适当提高对坏账的宽容度,投融资政策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优化要求,将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引向“互联网+”、共享经济、“一村一品”等社会热点领域。
(三) 创建赣江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在赣江新区先行试验推进人才服务的“多证合一”,发挥带头作用
创建赣江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市场人才服务主体,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赣江新区实行“高层次人员服务卡”制度,让满足条件的持卡人员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成互通共享的网上服务平台,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尽可能在网上办理,对于必须在线下进行的服务事项,加强各个审批、服务办理主体之间的联系,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效能,实施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共享,减少重复申请、重复审批,同时各部门、各地方要全面清理并取消涉及办事程序的各种奇葩证明,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人才。
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在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双创服务分内容咨询办公室,努力在政策宣介、法律咨询、场地和融资、用工与社保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领先中部地区的政府办市场化人才服务中心。
(四)创建创新创业科技社区和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高质量服务机构提供事业发展平台
由于我省的經济发展水平和一些历史遗留因素的制约,与北上广等地区相比对,对人才的吸引力量薄弱,尤其是薪酬激励方面的优势薄弱,所以建议从事业平台方面着手,辅以薪酬激励的手段。建议在交通好,位置好的地区创建科技社区与人才公寓,并完善配套措施,对于有战略意义的大企业入驻实行定制服务,并开展“聚才计划”,在社区内采用市场化角度、企业家眼光评选人才,进行奖励激励,不设学历或资历限制,最大程度上吸引人才和资金,提高归属意识,带动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 芸,尹 啸.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黄彦菁,孙丽江.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11).
[3]唐 果,贺 翔.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建设重点[J].经营与管理,2012,(10).
[4]谢群慧.人才张江:汇聚最有效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J].浦东开发,2012,(08).
[5]孙 航.区域人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5).
[6]朱正春,沈志和,丁小龙.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整合模式初探[J]. 中国就业,2011,(07).
[责任编辑: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