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功用看古代诗歌翻译作品的审美再现
2018-01-05刘智临李亦凡
刘智临++李亦凡
摘 要:《唐诗三百首》英译杜甫诗中许渊冲和吴钧陶分别从形式系统层面及非形式系统层面实现审美再现。其中,许渊冲通过对原诗音韵的再现、字形美的再现以及摹声词的使用;吴钧陶则通过对诗歌意境美再现,具体表现为意象的翻译,对诗歌“诗眼”的翻译。
关键词:审美再现;《唐诗三百首》英译本;许渊冲;吴钧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01-02
一、引言
文学被认为是美的“语言艺术”,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提及到文学的狭义含义:“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从本质上看,文学可以视为一种审美形式。
二、文学审美功用观的发展
文学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有一段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对于文学审美提出了见解。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强调文章的写作需要文采,提出了文学中美的重要性,认为缺少文采的文章无法得以广泛传播。魏晋以降,文学的审美性更是脱颖而出,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在秦汉时期便存在着“文质之争”,“文”本义为斑纹或图式,代表的是一种审美的观点,强调文章写作注重辞藻华丽,赏心悦目;“质”代表的是本质,意味着文章的写作注重内容的充实与丰富,“文质之争”本质上就是内容与形式之争。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其中他首次提出了“诗赋欲丽”的观点,认为诗赋应华丽,将诗赋形式美提到了首位。
晋代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绮靡”体现了诗歌的形式以及审美价值。范晔在《后汉书·文苑传》中说文学“情志既动,篇辞为贵”,文章不是出于纪事载言,而是缘于“情志既动”,提出了文学创造者的审美意识及审美体验,而文章本身的语言美也是文学有价值的重要原因。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中更直接说:“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将文学与“情性”、“神明”、“气韵”等词联系起来,并且以“蕴思含毫”来体现文学的委婉美与朦胧美。
齐梁时期,钟嵘在其《诗品》中提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提出了永嘉年间,文学重说理,而轻文辞,读来缺乏味道。可见审美与文学之间关系密切。这些观点也指导文学翻译,译者除对原文准确、忠实的再现外,还应把握其文学美感。
三、杜甫诗译文的审美再现
杜甫诗歌工整、意境沉郁感人,具有特殊的美感。《登高》这首诗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字形美中,余光中《谈文学与艺术》第93页记录了他和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的对话:“像杜甫《登高》里面这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木”的后面接“萧萧”,两个草头字,草也是木;不尽长江呢,“江”是三点水,后面就“滚滚”而来。这种字形、视觉上的冲击,无论你是怎样的翻译高手都是没有办法的!”。
宋人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中曾论述过杜甫《登高》这首诗的精炼及意蕴丰富,他对颈联进行分析:“万里,地辽远也。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对诗中十四字的分析,精炼准确地写出了诗人当时孤寂冷落、凄凉无依的状态。
杜甫的诗歌之美,从外在上看美在工整对仗,音韵和谐,声律严谨。从内在看美在内容充实,意象丰富,意境感人。在《唐诗三百首》译文中,许渊冲英译《登高》与吴钧陶英译《月夜》分别从这两个层面中对杜甫诗歌进行把控,从而再现了原文之美。
(一)形式美——语言之视听感性美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On the Height
The wind so swift , the sky so wide , apes wail and cry ,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A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 , Im grieved at autumns plight ,
Ill now and then for years , alone Im on this height.
Living in times so hard , at frosted hair I pine.
Cast down by poverty , I have to give up wine.
(许渊冲译)
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的翻译观点,即“意美、音美、形美”,主张保留原诗的内容美,形式美和音律美。英语由于没有声调,缺失了汉语的平仄美,所以只能通过押韵来实现代偿。原诗中,“不”与“无”以韵母U押了头韵,“下”和“來”以元音a押了尾韵。译文则以“the boundless”“the endless”,“shower”和“hour”来押韵。
从原诗的字形看,“落”与“萧萧”都草字头,对应“江”和“滚滚”的水字旁。译文通过利用“sheds”与“shower”之间,同是以“sh”为首,对应“落”字同“萧萧”字的草头旁;“rolls”与“hour”之间也带有以“r”结尾,如同保留了“江”及“滚滚”的水字旁,使得译文也有字形对应。然而,草字头代表草木,水字旁代表水流的文字内涵却无法得以保留。endprint
原诗用摹声词来再现原诗之语音美。以“萧萧”来模拟树叶掉落时的声音,以“滚滚”来表现长江流动的声音。译文则用“shower by shower”来代替“萧萧”,“shower”与“萧”字从听觉中存在相似之处,同时shower含有阵雨的意思,可以让人联想起雨水的声音,从而将阵雨的声音同树叶落下的萧萧声联系起来;同时hour by hour则与shower by shower对应,模拟的是长江波涛涌动的声音,从而保留了原诗的摹声美。
(二)非形式美——意境之朦胧含蓄美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The Moonlit night
The moon illumining the night in Fuzhous sky,
Alone in chamber you will watch it sailing by
Though far away,Im sorry for our children dear,
Who do not know to yearn for me in Changan here.
Your balmy ,cloudy curls the misty air bedews;
Your fair ,smooth arms are chilled in the silver hues.
When can we both stand learning by the gauzy veils
Our facesll shine with tears that have become dry tails
(吴钧陶译)
《月夜》是杜甫写的一首思乡之诗,然而这种对家乡的思念,是从妻子思夫之情中反映出来的。原诗第三联杜甫描绘了妻子在夜晚的雾气中站立许久,雾水沾湿双鬓,身边萦绕着寒气的画面,孤独、凄凉的意境跃然纸上。原诗是以“香雾”对应“清辉”,以“云鬓”对应“玉臂”,为四个互相对应的意象,以一个“湿”字對应一个“寒”字,句子对仗工整。译文中,吴钧陶将译诗的视角转换为第二人称视角,用“balmy”和“cloudy”来翻译“香雾”、“云鬓”,用curl一词来将读者代入一个云雾环绕的气氛之中。对于“清辉”“玉臂”的翻译,吴则翻译成“fair,smooth arms”、”silver hues”,把握住了“清辉”中的“清”字的冷色调感,“玉臂”中的“玉”的平滑感,用“chilled”来写出了“寒”。
同时,在《月夜》这首诗的翻译中,吴钧陶把握住了整首诗的诗眼,如“闺中只独看”中的一个“独”字、一个“只”字,两字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寂寥,吴用“alone”开头于诗首字,让人一开始看这首诗就奠定了基调,以强调诗人的这种孤独感。同时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中杜甫用一个“湿”字、一个“寒”字,来体现妻子的内心活动。吴对其翻译为“air bedews”“silver hues”写出了空气沾湿了鬓发,而用“silver”给整首诗带来一种冷基调,使得整首诗的意境再现了出来。
四、结语
老子曾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将“美”与“信”两者对等起来。然而随着后世文学审美观的发展,本是处于对立面“美”与“信”“华”与“实”已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相互促进,甚至有融合的趋势。孔子的“文质彬彬”“美善相乐”更是给文学之美确立了新的方向。无论是许渊冲先生英译的《登高》抑或是吴钧陶先生英译的《月夜》,都是对原诗的美进行保留,当然这并不代表将“美”与“信”对立起来,而是在“信”的基础上保留“美”。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罗大经.鹤林玉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