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陸運、船運各有千秋

2018-01-04

澳门月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優勢影響發展

以往港澳往來的方式主要為船運,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會增加陸運這一選擇。於澳門而言,港珠澳大橋對現有的船、陸運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哪些產業會由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而得益?

胡祖杰議員透露,對港珠澳大橋的落成比較樂觀,無論是澳門海上或空中都有一個正面的影響。事實上,港珠澳大橋是完善了大灣區陸路交通,路通自然人通、財通,相信會對海上交通有一定的影響。港珠澳大橋現時的發展是偏向香港西部的大嶼山,而人們一般去的地方都是中區等地,短期內對於海上的公共交通應該不會造成影響,較為重要的是如何優化海上的交通,令使用的市民更加便利,如改善服務、增加航點等等。另一方面,港澳兩地的機場應該優勢互補、互相配合,盡早制訂發展策略,做到避免兩地資源重覆,並且安排好相關配套設施,期望達到“1+1=3”、更大的發展空間。

高冠鵬教授表示,目前澳門只有一個深水港,是澳門自己挖出來的,主要是進口汽車,亦可運輸其他貨物,成本頗高;而香港的青葵碼頭,一個碼頭的吞吐量相當於整個澳門。與其用這麼貴的成本維護一個深水港,倒不如考慮利用香港的貨櫃碼頭,直接將貨運入澳門,可以減低成本。當然,這會對澳門的物流業有所衝擊,因為失去了這個渠道很多人會失業,所以要視乎澳門有否需要保障本地物流業界的利益,而維持現在的成本。

如以現時澳門的政策、物流量來說,得益的情況暫時分別不大。澳門本身能夠經港珠澳大橋行駛的車輛,不外乎是客運、貨運兩大類,私人車輛則可能較少。

在客運上很明顯會造就到一批司機,可能會出現陸上客運取代航運的情況。一艘船可以容納四百人左右,但是一輛車只能乘載四十人左右;若要取代一艘船的話,是要十輛車、十位司機同時運作才能取代一艘船,這需要更多的人力才能實現,而行業亦會有更大的競爭。現時澳門的司機行業仍然缺乏人手,而這個行業會產生更多的需求,政府能夠配合客運業的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與司機相關的,還有貨物運輸。澳門現時應該認真地思考如何應用港珠澳大橋,讓澳門成為某一種貨物運輸的中心,這也是其中一個可考慮的方向。參考世界上其他不同的港口,運輸業發達的同時,也是國際性的水產或農產品的轉運中心,澳門或可考慮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新的建設,或可有規劃地鼓勵業界建設一些分流中心,澳門可以分流一些貨物到香港或珠海,為澳門物流業構建更多新方向。

而乘搭車輛到香港的成本與搭船暫時來說是差不多的,在票價上未必有特別或優勢之處,問題在於靈活性。一路直通目的地,是比較靈活的,這是其中一個優勢,讓整個澳門的市民受惠。

此外,澳門市民要去香港機場也將更加方便。當然,這也要視乎香港能否互相配合,使方便的程度有所提高。因為搭船去香港機場的話,可直達機場禁區,不需要另外再辦一些手續;而由澳門乘車經港珠澳大橋去香港機場的話,暫時未看到有任何的安排可以直接到禁區。所以在這方面,船運與港珠澳大橋的陸運可謂是各有千秋。

陳冰冰理事長認為,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首階段澳門開放行車車輛的數量有限,暫時是六百部。目前仍不肯定會有多大的影響,會否有更多的人選擇走陸路,真的是未知之數,明確通關方式之後,它的便利性要讓市民實實在在地去試行,市民試完覺得是真的方便的話,才會繼續使用。

港珠澳大橋對通行車輛是有條件的,例如一年要繳交三萬的費用,究竟在一年的期限內是否值得,相信這是很多私人車主或是企業會思考的問題,所以一定是試了才知道。

至於船運則應該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港珠澳大橋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建設做好了之後,會為整個澳門帶來更多的旅客,事實上整個市場是有所擴大的。可能很多人來到澳門之後,又會通過澳門的船運,去到不同的地方,其實是更加方便,所以不會有太大影響,相對的可能是還會帶來更多的商機,大家都會同樣受益。

李國輝理事長指出,就海運物流方面來說,港澳之間可以預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家,但是不能肯定海運物流就會因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而即時有所影響,海運物流未必會全部轉去港珠澳大橋物流。

不過,按長遠來看,如果能夠將港澳之間的海運物流能夠加以增值、加以配合,或可合併成一個大型組合,繼而實現海運物流持續營運及發展,這也不是一個可以被否定的一個構思。

另外,港珠澳大橋的優勢在於,時間上的控制能掌握得比海運物流好一點,港澳之間萬一有救援物資、緊急物資需要運送,那港珠澳大橋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港珠澳大橋存在這麼多、這麼大的機遇,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作為牽頭者,若沒有一個準備、策略、規範給業界的話,無論是經營跨境陸路運輸的企業,或是從事海運、空運物流的企業,又如何制訂與周邊地區的合作策略呢?

廖權輝副會長直言,其實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第一時間受到衝擊的,肯定是既定的運輸行業。以前是靠船運入澳門,但是大橋開放之後,就是陸運的各方面應該會佔更大優勢。試想,以前經香港轉入澳門的物資,例如凍肉、罐頭食品等,外國貨物全部都是經香港的貨櫃碼頭再轉來澳門,但是如果把整個貨櫃拖到澳門,澳門又沒有適合的深水港去迎接這批貨船,因此澳門在運輸上來說是比較不佔優勢的。而日後即可利用貨車運輸經港珠澳大橋運進澳門,如此一來既增加了流量,又降低了成本,因此,澳門的生活用品價格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現時澳門的建築技術相對於香港,仍然在發展當中。當大橋開通之後,日後建築行業有望可由香港直接搬運建築相關儀器過來,不需重覆拆卸、組裝的手續,相對來說是方便了很多。所以對以後的澳門基建來說,一定是有好處。

而船運業與旅遊業的結合,未來肯定會有一個嶄新的方向、形式。

猜你喜欢

優勢影響發展
論唐代《詩經》研究對詩學理論的影響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2020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遊記的形成與發展
中庸之道的傳承和發展
如何構建企業的生態優勢?
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