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2016-05-30
2015年12月1日下午,由富蘭德林證券公司、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共同主辦、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為指導單位的「2016台商機會與挑戰」研討會在滬舉辦。研討會就「如何運用台灣資本市場發展企業」及「台商轉型之機會與挑戰」議題展開討論,吸引了台商企業代表近200人參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金雷、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政宏、台灣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在研討會上,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重點講解了大陸「十三五」、「一帶一路」下台商新面臨的新機遇;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芳榮則在研討會上發表了台商如何善用台灣優勢進行產業升級、應對大陸環境變化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台灣的優勢在於「小」,不需要追求「大」。面對台商近年來普遍在大陸碰到的經營困難和資金危機,他認爲,台商應回到故鄉找優勢,特別是台灣小而精緻的優勢。
作爲輔導過多家台企在兩岸上市的專家,劉芳榮對兩岸企業狀況有深刻的了解,在研討會上他說:「大陸領導人在國家遇到困難或者危機時往往喜歡從歷史中找答案,那我們台商在遇到困難時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迴歸台灣特色找解決方案,利用台灣的優勢進行產業升級,再連接大陸市場。」
大陸很「大」各種資源都很多,但是除以14億呢?人均就很少了。劉芳榮建議台企不要與大陸企業比製程、比成本、比規模,應該比精緻、比服務,這樣才有差異。他舉例說,大陸僅招商銀行一家的市值就超過台灣所有銀行總和,台企和陸企比大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小並不代表台灣銀行獲利差,最大的差別只是規模而已。
劉芳榮認爲,台灣的「小」代表精緻、靈活,太大反而會成爲累贅。至於服務的優勢他更是例舉了大陸前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的台灣經歷,成思危當年在台灣士林夜市買一杯奶茶,飲料吧的小妹在給他奶茶前細心地幫他把杯子擦乾淨,這種細心的服務讓成思危感動得差點掉淚。劉芳榮指出,這種「小」而精緻的服務正是台灣的「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