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模块的构建研究

2018-01-04李立杰吕晶红

武术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在线课程武术

李立杰 吕晶红

摘要: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在学校体育领域中发展最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仅符合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也为武术课程建设与学生素养养成的双向互动创造了条件。在分析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和武术在线课程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武术文化、武术技术、专项能力、运动损伤、运动处方、精品赛事、学习行为和互动交流八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武术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模块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武术 在线课程 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9-0094-03

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能够为学生在网络教育环境和在线课程教学系统中建构起个体化和社会性兼备的学习空间。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线课程的发展对专业课程的升级、教学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拓展和教学过程的监控均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为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目前,关于武术教学的在线资源仅限于不同拳种和器械套路的完整与分解示范,尚未发现融“网络技术”“在线教学平台”和“个性化管理”为一体的武术在线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高校武术教学现存问题和武术在线课程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探讨高校武术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

1 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

武术本身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學习动机。然而,与武术的魅力相反,高校武术教学正在“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呼声中逐渐边缘化。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武术教学实践与高校育人需求的失配问题。首先,高校武术教学过度追求武术技术的“体操化”演练,忽视了学校武术和竞技武术在育人理念方面的差异。其次,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严重,对武术文化的独特性与个体社会化、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再次,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仅限于课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忽视了武术教学向课外的延续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高校武术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应予以更多重视,缺乏对学生的武术文化认知、学习反馈、武术交流能力以及民族文化精神养成等问题的关注。

2 武术在线课程建设的意义

高校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正是以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反思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保障,从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双重视角,为学生创造全面、深入了解武术文化的机会,并以此来缓解其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避免学校体育文化的全盘西化。同时,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能够帮助武术教学突破时间、空间、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充实和完善学生武术学习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武术文化传承的双向促进。此外,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是武术课程教学、网络技术、在线教育平台和个性化管理模式的融合,因此,对专项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在线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方法、评价方法和互动模式等。可以说,高校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拓展了学生武术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对专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并为武术文化的传承融入了时代特色。

3 高校武术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模块的构建

高校武术在线课程的主旨是通过武术文化、武术技术、健康促进和交流互动的结合,探索高校武术课程在线学习资源的构建与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模式的选择、师生互动模式的选择、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和督导机制的确立问题(见图1)。

3.1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更倾向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构成、价值取向、思维观念和审美等方面特征,有着区别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理论体系。因此,武术文化学习模块应该尝试从武术现代发展的大环境人手,剖析武术现代境遇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因。此外,对武术的文化阐述,还应包含对文化个性化流失和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等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形成对武术文化的理性认知。

3.2 武术技术

“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表现形式,能够给人带来最真实、直接和具体的感受,并以攻防实战、竞技比赛和表演展示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的普遍认知之中。[1]武术技术包括基础功法、套路技术和格斗技术三大方面,其中基础功法是以专项准备训练为主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平衡、跳跃、腿法、桩功和呼吸方法;套路技术是指彰显不同拳种动作的动态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的操化练习形式;格斗技术主要指体现了“以小力打大力,以柔弱胜刚强”的攻防“博弈”。[2]

3.3 专项运动能力

武术套路技术的演练能力是学生武术专项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是以体能和技能为核心,以心理能力为必要条件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技能包含了难度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分段动作技术和套路动作技术四个层级;体能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构成;心理能力则是透过目标设置、认知调节、动机激发和运动坚持性等来体现。[3]

3.4 运动损伤

武术本身具有技击性的特点,并对练习者的速度、力量、协调和柔韧的要求较高,加之练习者身体素质的差异,武术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所难免。调查发现,武术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腰、膝、踝、肩和腕等关节,又集中表现为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4]因此,在运动损伤模块中应该详尽介绍武术运动可能导致的损伤,分析不同类型损伤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损伤后康复期的注意事项,期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武术锻炼的科学性。

3.5 运动处方

鉴于武术流派和拳种的多样性、演练技术的复杂性和养生理念的独特性,学生从中获得的身体刺激和情感体验都存在一定的项目特征。因此,运动处方模块的资源选择应该充分体现武术的道德规范、攻防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特点和价值。同时,结合现有武术锻炼的身心效应研究的进展情况,向学生介绍武术在促进锻炼者身心健康方面的项目优势。此外,通过锻炼内容、锻炼负荷量、锻炼强度和锻炼形式的个性化设计,帮助学生体悟到武术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的良性转化,还能够为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提供独特的文化支持。[5]

3.6 精品赛事

武术赛事是以武术项目为依托,采取套路演练、功法展示和实战演练的三种表现形式,运用运动竞赛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武术竞赛过程的标准化设计。[6]精品赛事资源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文化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和商业性等特点,对于促进学生的武术学习、武术交流和相关的消费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武术精品赛事资源不应仅限于世界锦标赛、全运会和省运会武术比赛等高水平的竞技比赛,还应该把民间、校际和校内的武术交流赛融入其中,尝试通过多层级、多角度、多人群的武术演练,激发学生提升自身武术专业能力的动机水平和武术锻炼的参与度。

3.7 学习行为

武术在线课程的学习行为包括了信息检索、资源浏览、信息加工、知识管理、在线交流、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等方面。[7]对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记录是武术在线课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目前相關应用研究的思路主要是指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聚类分析和跟踪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特点,进而为在线课程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可以说,学习行为记录不仅仅体现了学生在线武术学习的个体特征,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群体学习记录的多维分析,更好地支持在线武术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和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3.8 交流互动

课堂武术教学受制于时间、空间、理论与技术的限制,在线课程建设则为武术教与学的创新提供了机会。嘲在学生武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更依赖于在线资源的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反馈的了解,有助于武术在线课程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同步发展。因此,武术在线课程的讨论专区主要是为教师参与在线讨论和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提供路径,并在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便捷条件的同时,发现课程的不足,并为课程的完善明确方向。

4 结语

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要立足于课程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整合,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与学习资源、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本质上,武术在线课程的建设是以全面展示武术的特色、了解大学生武术学习的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促进武术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沿伸,并真正实现武术教学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诉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3):1-5.

[2]李守培,郭玉成.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5(2):81-89.

[3]梅汉超.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58-61.

[4]马剑,邱丕相.人文视野中的武术攻防[J].中华武术(研究),2014(3)8:44-47.

[5]吕晶红,乔维维.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针对性改善研究[J].体育世界,2014(01):109-110.[6]冯建强.我国经济武术赛事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2):215-219.

[7]方海光,胡炜炜,杜 舟.基于xAPI学习记录的LMS网络系统构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65-59.

[8]柳世玉,温恒福.在MOOCs与讨论式教学的融合中推进大学教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7):107-110。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在线课程武术
中华武术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相结合的改革实现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