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融入
2018-01-04姬全禧
姬全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已经充分地融合在一起。科学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引用能让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多媒体的引用还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将结合初中数学的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讨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初中数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十分严谨的学科,它更注重理论知识,同时,它还是初中课程学习中的必修课,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困难。然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用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许多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放映出的图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不足
1.教学方式单一
黑板、粉笔、讲台是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师生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互动,缺乏新颖的授课方式,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对这种循环的教学方式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抗拒学习,这种心理会严重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同时还会分散他们注意力,使其不再思考学习方面的事情,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1]。
2.教学的精确度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同时它又是涉及很多图形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图形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许多数学教师并没有精准的作图方法,他们只是大致地描述图形让学生理解,但是这种手工作图并不美观,同时精确度也十分低,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十分琐碎,同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十分多。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和马虎的情况,并且初中生并没有形成判断力,因此,学生会记住一些错误的知识点,这些错误可能会对学生的考试和未来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
3.学生的理解程度差
数学例题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学生通过对例题和习题的练习能够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通过大量的习题能够帮助他们牢记知识点。但是,教师的思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并不能够设计出详细的习题让学生解答,教师只好让学生买课外资料进行练习,但是课外习题针对的重点并不全是学生需要的,因此,即使学生练习大量的课外习题他们的进步也很小,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如果学生的练习跟不上,题型的见识有限,那么,他们的理解也会被限制,对知识的运用不熟练,他们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改变单一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荧屏给学生展示知识点、习题等的教学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各式各样的动画,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音频,缓解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的压力,让学生疲劳的大脑得到放松。教师也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本身的理解,让知识点更加清晰,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2]。
2.提高教学的精确度
多媒体教学的解题方式是通过计算机计算,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不会出现计算性错误,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在讲解图形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作图的精确度远远高于人工作图,当出现错误时,它还可以撤销,对原图形不会产生破坏,教师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作图时间,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细致讲解,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图像以及教师的讲解,更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让他们产生清楚的思路。利用多媒體不会产生计算、作图等失误,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精准度,确保教学的正确性。
3.让数学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中包含着不同的例题和理解方式,当学生对知识比较模糊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对应知识点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浏览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理解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数学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中的知识点不再抽象,而是将知识点具体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加简单,让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但是多媒体毕竟是机器教学,它并不能够完全地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寻找不同教学方式的利与弊,综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提高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成光.例谈七年级数学课目标达成[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
[2]唐海峰.人教版与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