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建议

2018-01-04李江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融资难创业小微企业

李江娜

[摘要]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在重庆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融资难,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但收效不是很明显。因此,本文从小微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宏观政策三方面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缓解的措施。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创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13

[中图分类号]F276.3;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023-02

小微企业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微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重庆市企业总数的90%,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点,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庆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从重庆市工商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末,中小微企业期末登记户数为67.0万户,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微型企业有52.06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7%;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7020亿元,对全市GDP贡献率达42.6%;吸纳就业710万人,人均工资4.5万元,为全市305万户家庭910万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行业分布来看,80%以上的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与住宿餐饮等实体经济行业,小微企业已成为实体经济的生力军。

2当前重庆市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

2.1企业内部原因

2.1.1小微企业经营稳定性差

小微企业的进入门槛低、经营规模小、资金薄弱,这导致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比较差,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从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近30%的中小企业存活不到两年,近6成企业存活5年以下,多数中小企业厂房门店是租用的,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不足,银行在稳健性的经营原则下,为规避风险会尽量少贷或不贷给小微企业资金。

2.1.2小微企业用工成本高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小微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小微企业要获得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72.8%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中最大的成本。2016年,重庆市重点监测的1727户中小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营业收入0.6个百分点,企业社保支出仍占工资的35%以上;65.7%的企业依靠提高工资水平稳定用工和吸引招工。

2.2金融机构的因素

2.2.1商业银行信贷歧视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企业占比在37%左右,比2015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对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力的信贷支持,无疑会增加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另外,近几年经济持续下行,银行惜贷、限贷、缩贷与抽贷,进一步加剧了融资难。贷款期缩短,一般只有1年,到期后先还旧再贷新,企业不得不找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过桥资金冲贷。更有银行在企业还款后不予放贷,导致企业资金断链停产,甚至倒闭。

2.2.2缺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

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有关数据显示,重庆市多数小微企业的借款周期以3个月和6个月为主,且借款需求出现的频率较高。但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以1年期为主,在期限上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匹配。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基本以足值易变现的房产抵押为担保方式,担保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重庆市小微企业普遍集中在劳动较密集型的产业,可作抵押的房产、店面数量较固定,往往在商业银行办理贷款后再有融资需求时,很难贷到款。目前,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银行授信产品种类相对缺乏。

2.2.3担保体系不完善

目前,重庆市担保行业的体系不完善,导致其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限制过多,且成本较高。例如:对小微企业的征信、负债、财务状况、净资产以及行业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小微企业通过担保融资,中间费用繁多,加上担保费、评估咨询费、财务审计费与保险费等,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实际成本一般在12%一15%,是基准利率成本的2~3倍,高昂的融资成本导致小微企业发展受阻。

2.3宏观政策的因素

2.3.1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小微企业通过股权、债券融资的数量少,规模小。究其原因,一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时间长、程序多、把控严,过多的限制,导致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依靠资本市场融资。以股票市场为例,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缓慢,IPO门槛高,符合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小微企业微乎其微。新三板市场虽说对上市企業规模、盈利性没有过多要求,但从股改到上市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短期的融资需求。二是股权、债券融资的费用高。企业通过新三板融资费用少则百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虽然上市后政府会分期补贴一部分的上市费用,但远水不解近渴,上市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

2.3.2服务体系不尽完善

财税、金融、创新创业政策等还不尽完善,相关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到位。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在政策咨询、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法律以及信息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收费、公益性服务的力度不足。

3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3.1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其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努力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减少融资阻力。一是转变经营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以股权或债券激励的方式吸引或奖励高级人才,让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二是积极加入中小企业协会,吸取优秀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及时了解及申报国家相关的减免税收等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積极申报相关的减税项目;三是遵循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按照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公布公司的财务信息,杜绝“逃、赖”银行债务的行为,增强企业信用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融资能力。

3.2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机构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且小微企业融资的巨大需求也是未来金融市场扩展的重要内容。一是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的授信和监督管理制度,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二是积极探索推行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抵押方式,对资信良好、确有偿还能力,但抵押不足的小微企业,发放一定额度和期限的信用贷款。对发展前景好,规模较大、经营业绩稳定的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加大授信力度,实行循环额度贷款。三是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做法,由政府牵头,政银合作以财政资金作为担保,建立各级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3强化政府支持,做好政策引导

一是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解决关键症结问题,构建涉企政策绿色通道,促使各项涉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企业得到实惠;同时加强政策解读,确保各企业全面领会政策实质,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引导企业妥善处理债务融资风险。企业规范经营、适度负债是金融支持的基础,政府要将企业经营的稳健性作为运行监测、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的考量因素,引导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稳健经营,合理负债。三是搭建平台,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府要继续建立政银企合作平台,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服务“金字品牌”,加大综合统筹力度,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政府要加强要素保障,深入落实降本增效工作措施,强化综合调度,加强有效供给,保障企业平稳高效运行。四是探索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的结合点。

3.4完善融资体系,优化金融服务

一是监管银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继续加大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严禁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切实帮助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创新力度,丰富融资产品,简化授信审批手续,不断提升实体企业融资便利性。二是加强保后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我国可鼓励担保公司采取“一企一策”的灵活经营方式,增加担保贷款、稳定担保贷款,不断完善、落实保后检查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担保客户的保后管理工作,保证资金安全,增强抗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融资难创业小微企业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