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8-01-04刘吉禄
刘吉禄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先进教学设备也随之提升,在多媒体教学的时代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无疑为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创造交互式的教学环境,而且其操作简单,表达直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高效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电子白板;高效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型教学系统,作为一个包含高科技技术含量的新兴产物,其强大的功能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出现很好地将白板和黑板进行了融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版的合理利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白板简单的操作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师生间和学生间有更充分的互动机会,在此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上的合理运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运用电子白板,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的根本宗旨不在于传授知识上,而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唤醒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有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探求新知识。数学相对其他的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而且知识点也大都比较抽象,这时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运用交互式电子板书技术通过里面的各种操作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就能更直观地去感受,进而使学习变得简单化。例如,我们在学习“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的话,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如果教师能够根据知识点,为学生创设海上日出的情境,太阳作为一个圆形,海平面作为一条直线,呈现出太阳慢慢升起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把圆和直线关系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这种方式使课堂学习变得有趣,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当然从这一过程中,学生也深刻体会到数学其实就时时刻刻围绕着我们,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探索求知欲望。
二、合理运用交换式电子白板,使教学更直观,效率更高
交互式电子板书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主要是其强大的资源库和方便的操作性能。作为新型教学设备,其先进性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功能上的随意转换、放大、旋转等使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尤其在构图中能直观准确地表现出来,省去了很多手动画图的时间。例如,我们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时候,教师就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為大家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运用白板的绘图工具画出垂直线、同位角等多种相交线的形式,而且在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述每个相交线的特点以及学习的重点,这样教师不再用三角尺在黑板上画图,既节省了时间,又使画出来的图更精准。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增加互动环节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并不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技巧的过程,其操作简单易学,使用熟练后就像教师在运用粉笔板书那样轻松。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对知识点进行重复的灌输切换,还可以使课堂的互动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在互动环节中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例如,我们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后练习,这时教师可以点名学生来讲台前进行亲身的体验。学生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绘图工具画出轴对称图形,这种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来回答问题的形式比传统的举手回答问题更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并且也加强了学生对交互式电子板书的应用,学生也能够轻松地操作白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在讲台上操作也更能集中台下学生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时代下的高科技新兴产物,它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使课堂的有效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而且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潜在意识有了很大的挖掘,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整体得到全面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与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争取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更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路海霞,毕方娇.交互式电子版书与初中数学的整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11).
[2]杨静.浅谈交互式电子版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J].读与写(下旬),2012(10).
[3]徐建汉.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3).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班班通环境下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6]GHB0841)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