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巯基-烯复合物与巯基交换反应的可控调节

2018-01-04张宝秀张淑萍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还原型巯基谷胱甘肽

张宝秀,张淑萍,苏 静

(长治学院 化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巯基-烯复合物与巯基交换反应的可控调节

张宝秀,张淑萍,苏 静

(长治学院 化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合成了两种不同pKa巯基的巯基-烯复合物模板分子EtSCN2和PhSCN2,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50 M的模板分子与1 mM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反应动力学,二者与GSH加成-消除反应的Halflife分别为14.8 min和1.5 min,相差将近十倍。初步实现了巯基与巯基-烯复合物的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控制。

巯基;交换反应;动力学控制

1 引言

作为调控细胞内外氧化还原环境、维持蛋白二级结构的重要物种[1-6],GSH含量变化与老年痴呆症、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是细胞内最丰富的硫醇小分子(1-10 mmol/L)[7],但其在肿瘤组织细胞外的浓度仅为1-10 μmol/L8],因此根据肿瘤细胞内外谷胱甘肽含量的差异,很多含有可被巯基交换的含硫药物递送体系被设计出来。但是不同的肿瘤组织微环境内巯基物种的含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够根据需要释放药物或者探针分子,需要调控巯基交换的反应性能,但是目前为止调控巯基交换性能的工作还鲜有报道。文章以巯基-烯烃复合物为母体,通过调节含有不同pKa的巯基连接单元,初步实现了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控制。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对羧基苯硫酚(AR),丙二腈(AR),原戊酸三甲酯(AR),无水乙腈(AR),三乙胺(AR),碳酸氢钠(AR),无水乙醚。

Waters半制备型色谱仪,Bruker AV 500 MHz核磁共振仪,Esquire 3000 plus电喷雾离子肼质谱仪,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2.2 模型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1)2-(甲氧基苯基)亚甲基)丙二腈(MeOCN2)的合成

图1 MeOCN2合成路线

0.66 g(10 mmol)溶于5 mL乙酸酐,搅拌下加入1.62 g(10 mmol)原戊酸三甲酯,体系回流反应15 h,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混合液用乙醚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后得到目标产物1.39 g,产率75%;1H NMR(500 MHz,DMSO)δ 7.74-7.60(m, 5H),3.89(s,3H).MS(m/z)184.25(M+H)+.(2)2-(乙硫基苯基)亚甲基)丙二腈(EtSCN2)的合成

图2 EtSCN2合成路线

将90 mg(0.5 mmol)化合物1和63 mg(1 mmol)乙硫醇溶于2 ml无水乙腈,加入200 mL三乙胺,室温下搅拌过夜,制备色谱分离纯化;MS(m/z)214.35(M+H)+。(3)2-(对羧基苯硫酚基苯基)亚甲基)丙二腈(PhSCN2)的合成

图3 PhSCN2合成路线

将90 mg(0.5 mmol)化合物1和154 mg(1 mmol)乙硫醇溶于2 mL无水乙腈,加入200 L三乙胺,室温下搅拌过夜,制备色谱分离纯化;MS(m/z)306.10(M+H)+。

2.3 实验方法

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巯基释放活性的药物载体分子,通过核磁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通过液相色谱仪研究了双键上不同pKa的巯基取代载体作为受体单元与GSH的反应动力学。

2.3.1 溶液配制

(1)10 mmol/L EtSCN2母液的配制:称量4.3 mg,溶于2 mL乙腈;(2)10 mmol/L PhSCN2配制:称量6.1 mg,溶于2 mL乙腈;(3)称量39 m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溶于5 mL纯水(氮吹去氧)中;(4)PB(100 mmol/L,pH=7.4):A液(0.2 M Na2HPO4)配制:称量14.32 g Na2HPO4-12H2O,溶于200 ml纯水;B液 (0.2M NaH2PO4) 配制:称取 6 g NaH2PO4-2H2O,溶于200 mL纯水,将38 mL B液和162 mL A液混合,并用纯水稀释一倍,用pH测定仪测定pH,NaOH和HCl溶液调节pH=7.4,本文所使用缓冲液均为该缓冲液。

2.3.1 GSH取代动力学实验

在两个1.5 mL的离心管离用乙腈分别从母液稀释配制200 mol/L的EtSCN2溶液与200 mol/L的 PhSCN2溶液各 500L。从母液稀释得到 4 mmol/L谷胱甘肽的PB溶液于1.5 mL离心管中。分别取500 L GSH加入到200 mol/L的EtSCN2溶液与200 mol/L的PhSCN2溶液中去并开始计时。小分子最终浓度为50mol/L,GSH最终浓度为1 mmol/L。分别在计取点时间时取两溶液各50 μL加入到10%偏磷酸中猝灭反应,并使用UPLC监测反应进程。

3 结果与讨论

图4 50 mol/L EtSCN2与1 mml/L GSH反应动力学

首先考察了乙硫醇作为取代基团时1 mmol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模板分子EtSCN2的取代动力学。该模板分子是由乙硫醇与与MeOCN2通过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所得,由于乙硫醇具有较大的pKa值,巯基活性较低,当其作为亲核试剂加成并消除掉甲氧基形成新的巯基-烯烃取代产物后,双键碳上电子云密度较大,GSH作为新的亲核试剂加成到双键上较为困难。同时当GSH的加成产物形成后,由于较高的pKa,乙硫醇离去较为困难,因此在动力学上表现为较大的半衰期。其取代半衰期Halflife为14.38 min,完全释放用时两个多小时,如果我们选取具有更高pKa的巯基取代物作为连接药物的连接单元,会得到更久的释放动力学。

图5 50 mol/L EtSCN2与1 mml/L GSH反应动力学

作为对照,接下来考察了苯硫酚作为取代单元时(PhSCN2)体系对1 mmol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反应动力学。苯硫酚相较于乙硫醇具有更低的pKa(pKa=7.8),其巯基活性更高,作为离去基团时也更容易离去。但是相较于乙基,苯环具有更大的刚性和体积,因此当GSH作为亲核试剂进攻时,位阻会稍大于乙硫醇,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两者综合起来如图5所示。相较于EtSCN2,苯硫酚的低pKa使得该模板分子与GSH有更快的反应动力学,其取代半衰期Halflife=1.5 min,完全释放用时不到十分钟,这比EtSCN2快了10倍左右。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调控双键上连接键巯基的pKa和位阻,能够进而调控其作为载体时修饰的药物或探针分子的释放行为,这为利用生命体系细胞内外,不同组织,不同细胞器巯基物种多少的差异来实现可控、原位释放药物或者携带探针荧光成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1]GO Y M,JONES D P.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2008,1780(11):1273-1290.

[2]CIRCU M L,AW T Y.Free Radical Biology& Medicine,2010,48(6):749-762.

[3]CAIRNS R A,HARRIS I S,MAK T W. Nature Reviews Cancer,2011,11(2):85-95.

[4]Peng H J,Chen W X,Cheng Y F,et al.Sensors, 2012,12:15907-15946.

[5]CASTALDO S A,FREITAS J R,CONCHINHA N V,et al.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16,2016(3):1-17.

[6]BRULISAUER L,GAUTHIER M A,LEROUX J C.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4,195: 147-154.

[7]CHAISWING L,OBERLEY T D.Antioxidants &Redox Signaling,2010,13(4):449-465.

[8]SCHAFER F Q,BUETTNER G R.Free Radical Biology&Medicine,2001,30(11):1191–1212.

The Dynamic Control of the 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Sulfhydryl and Mercapto-ene Compounds

Zhang Bao-xiu,Zhang Shu-ping,Su Ji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Two mercapto-ene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pKa of thiol were synthesized.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50 M molecular templates with 1 mM GSH was then studied by UPLC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ten times difference in Halflife with 14.8 min and 1.5 min.The dynamic control of the 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sulfhydryl andmercapto-ene compound is preliminarily implemented.

thiol;exchange reaction;dynamic control

O62

A

1673-2014(2017)05-0021-03

长治学院校级课题(201417);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432)

2017—06—11

张宝秀(1964— ),女,山西陵川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 周成勇)

猜你喜欢

还原型巯基谷胱甘肽
还原型阅读练习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分光光度法结合抗干扰补偿检测谷胱甘肽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巯基-端烯/炔点击反应合成棒状液晶化合物
TBBPA对美洲鳗鲡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海洋中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降解过程的研究进展
辅酶Q10,还原型的更好
巯基和疏水性对蛋白质乳化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不同pH值酿酒酵母分批发酵生产谷胱甘肽数学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