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研究

2018-01-04姜自立

体育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训练量有氧耐力

李 庆,姜自立 ,

LI Qing1,JIANG Zi-li2

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研究

李 庆1,姜自立2,

LI Qing1,JIANG Zi-li2

目的:探究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特征。方法:运用实地跟踪法对张培萌的赛前训练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对张培萌赛前的生理机能状态进行了评定。结果:张培萌在莫斯科世锦赛赛前7周开始了赛前训练,其赛前训练负荷的主要特征是赛前减量,其中,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反应力量训练的训练量呈下降趋势,而最大力量和最大速度训练的训练量呈上升趋势,但其训练量在整体上呈“渐进的非线性”减量模式,减量幅度为20%。与此同时,张培萌的血清肌酸激酶(CK)值和血尿素(BUN)值在赛前训练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两者在赛前1周时分别为243 IU/L和5.56 mmol/L;血睾酮(T)值和血睾酮/皮质醇(T/C)值在赛前训练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两者在赛前1周时分别为888 ng/dL和40.73;血红蛋白(HGB)值在赛前训练中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T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值在赛前训练中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通过赛前7周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使张培萌在莫斯科世锦赛前获得了良好的生理机能状态,为其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

张培萌;100 m;莫斯科世锦赛;赛前训练;训练负荷

1 前言

在莫斯科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 m跑半决赛中,我国短跑运动员张培萌以10.00 s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由他自己保持的10.04 s的全国纪录,这一成绩也追平了当时由日本短跑运动员伊东浩司保持的黄种人最快纪录,表现出了极佳的竞技状态。

田径百米属于周期性竞速项目,动作固定单一,其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态,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在训练负荷的刺激下,人体会同时出现疲劳和适应两种反应,且这两种反应会根据负荷的调整而变化。在高负荷训练的刺激下,疲劳曲线会高于适应曲线,随着训练负荷的下降,适应曲线会逐渐与疲劳曲线交汇,其交汇点正是运动员出现最佳生理机能状态的临界点[1]。因此,赛前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是短跑运动员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关键。

在前期研究中,关于赛前训练负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泳[11,22]、皮划艇[9,15]、自行车[6,24]、中长跑[12,21]等耐力性运动项目上,而对短跑等力量或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的赛前训练研究较少;此外,囿于教练员对运动员的“保护”,已有研究多对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特点进行分析,鲜见对运动员赛前的生理机能状态进行监测,教练员也无法根据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其训练负荷进行及时调整,即存在训练负荷(训练)与生理机能状态(适应)监测脱钩的现象[4];第三,已有研究多对赛前训练负荷的整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鲜见根据不同运动素质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率“分门别类”地对训练负荷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因此,前期研究成果对短跑训练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对短跑训练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

研究者定期对张培萌的生理机能状态进行了监测,并及时地根据张培萌的生理机能状态对训练负荷进行了调整,因此,本研究实现了“训练-适应”的双向监控,既可以为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高水平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张培萌,男,年龄26.5岁,身高187 cm,体重76 kg,在莫斯科世锦赛男子100 m跑半决赛中以10.00 s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表1)。本文以张培萌备战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赛前7周(2013年6月24日~2013年8月9日)的训练负荷特征为研究对象。

表1 张培萌2004—2013年百米个人最好成绩Table 1 ZHANG’s Personal Best Times in the 100 m Sprint over the Years

2.2 研究方法

2.2.1 实地跟踪

对张培萌备战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赛前7周的训练内容、不同训练内容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其中,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以最大心率百分比(% HRmax)为单位进行统计,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强度以最大速度百分比(% Vmax)为单位进行统计,反应力量的训练强度以最大距离百分比(% Dmax)为单位进行统计,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以最大力量百分比(% 1RM)为单位进行统计;有氧耐力、速度耐力、最大速度的训练量以米(m)为单位进行统计,最大力量的训练量以公斤(kg)为单位进行统计,反应力量的训练量以跳次(次)为单位进行统计。

2.2.2 实验监测

分别于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赛前7周、5周、3周和1周的周一早上7:30~8:00对张培萌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每次抽取静脉血4 mL。1)血睾酮(T)和血清皮质醇(C)的检测方法为:取全血2 mL 加入到促凝采血管中摇匀、离心、取血清,将血清置于UniCelTMDxI 800 Access免疫分析系统(USA)中,应用该仪器配套的T和C试剂盒,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分析;2)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N)的检测方法为:取全血1 mL加入到促凝采血管中摇匀、离心、取血清,将血清置于Beckman Counter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Coulter,DXC800,USA),应用该仪器配套的CK和BUN试剂盒,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分析;3)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等的检测方法为:取全血1 mL加入到EDTA-2K抗凝采血管中摇匀,将全血吸入到Sysmex三分类血球仪(Sysmex KX-21N,Jap)中,应用该仪器配套的HGB、RBC、HCT、WBC和PLT试剂盒进行测和分析。

2.2.3 数理统计

全部数据用 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张培萌的赛前训练大纲

赛前训练是指在一段可变化的时间内,通过训练负荷的“渐进的非线性减少”,以达到消除日常训练中累积的生理和心理疲劳并使运动表现最佳化的过程[18]。教练员为了使张培萌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表现出理想的竞技状态,根据不同运动素质的痕迹效应时间、短跑项目的专项特征、个人特点及其在一般准备期内的训练和比赛情况,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赛前训练指导纲要(表2)。其中,张培萌在一般准备期内的训练和比赛情况是制订该大纲最重要依据。

表2 张培萌赛前训练大纲Table 2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Schedul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2013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3.2 张培萌的赛前训练内容体系

训练内容是赛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根据不同运动素质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不同运动素质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过程的不同要求、不同运动素质对短跑运动表现的贡献率,以及不同运动素质对不同能量系统的刺激和所需的恢复时间,将张培萌的赛前训练内容分为了有氧耐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最大速度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5大板块,并结合张培萌的竞技能力特点和短跑项目的专项特征,确定了各个板块的训练内容(表3)。

需要指出的是,在张培萌的训练中,无论是在一般准备期、专项准备期,还是在赛前准备期,训练内容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就不同内容的训练比例和序列而言,一般准备期、专项准备期与赛前准备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就是说,在赛前训练中不同训练内容的合理比例和正确序列是张培萌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关键。不同训练内容的比例和序列是以“不同运动素质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因为在中断训练后,不同运动能力痕迹效应的保持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有氧耐力为30±5天,最大力量为30±5天,速度耐力为18±4天,最大速度为5±3天[13]。基于此,教练员应将力量和有氧耐力训练板块安排在赛前30天左右进行,将力量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板块安排在赛前15天左右进行,将最大速度训练板块安排在赛前10天左右进行。但在重大比赛前,教练员往往会制订一个长于30天的训练计划,那么,此时训练的痕迹效应就难以延续到比赛时,再加上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的心理压力也会缩短训练适应的痕迹效应时间[8],因此,教练员需要在赛前训练中通过插入微型训练板块的方式将各种运动能力的痕迹效应得到延长(图1)。图1所示的训练序列也正是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主要理论依据。

图1 不同运动素质的训练序列 [13]Figure 1. Training Sequences for Different Motor Abilities during Taper

表3 张培萌赛前训练内容Table 3 ZHANG’s Training Conten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3.3 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基本特征

训练负荷是训练频率、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总称。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中低负荷的训练虽有助于消除疲劳,但其也可能会导致训练适应的部分或全部损失;高负荷的训练虽有助于保持或提高训练适应,但其不利于运动员机体的恢复。因此,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恢复、训练适应的保持或提高,以及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都依赖于赛前训练频率、训练强度和量的合理安排。

3.3.1 赛前训练频率的变化特征

训练频率是指运动员每周进行的训练课次。表4显示,在赛前训练阶段的前4周,张培萌的周训练频率为7次,即周一至周五下午、周二和周六上午进行训练,周日休息,上午的训练时间为9:00~11:00,下午的训练时间为15:00~17:00;在赛前训练阶段的后3周,张培萌的周训练频率减少至了6次,即取消了原定于周二上午的训练。由于赛前1周的周六为比赛日,所以该周的训练总课次为5次。在一般准备期内和专项准备期内,张培萌的周训练频率均为7次,而在赛前准备期内,张培萌的周训练频率为6.43次。因此,整体而言,张培萌在赛前训练阶段的周训练频率下降了8.1%。

表4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训练频率的变化Table 4 The Change of Training Frequency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通过训练频率的变化,可以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行调整,进而达到调整竞技状态的目的,但当前学术界关于赛前训练频率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Houmard等[11]的研究报道,当赛前训练频率减少为一般准备期均值的20%~50%时,相关训练效应不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略有提高;Neufer等[20]的研究报道,当训练频率减少为一般准备期均值的50%~85%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会出现显著下降。Mujika等[17]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频率不应低于一般准备期的80%。就短跑项目而言,运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和神经-肌肉之间的精密协调能力,但上述训练适应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非常之短。如果运动员的训练频率在赛前出现显著减少,必然会造成训练适应的损失。因此,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训练频率的减幅较小,仅为8.1%。

3.3.2 赛前训练强度的变化特征

训练强度是指运动员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功率的大小。由表5可知,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除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随着比赛的临近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外,最大速度、速度耐力、最大力量和反应力量的训练强度在整个赛前训练中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表5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训练强度变化Table 5 The Change of Training Intensity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Lin等人[16]的研究表明,高强度的赛前训练能够有效地保持或提高运动员的血液总量、红细胞总量、柠檬酸合成酶活性、肌糖原浓度、肌肉力量和抗疲劳能力,从而有助于运动员形成理想的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反之,如果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随着比赛的临近而逐渐降低,则会导致相关训练适应的消退,其中,低强度训练对最大力量表现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5],这对于短跑运动员而言是致命的。因此,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除有氧耐力外,其他运动素质的训练强度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3.3.3 赛前训练量的变化特征

上文已经阐明,在张培萌的赛前训中,训练频率的降幅较小,多数运动素质的训练强度也是稳中有升。因此,赛前减量就成了消除其生理和心理疲劳、保持甚至提高训练适应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赛前减量是张培萌赛前训练的主要特征。

1.有氧耐力训练量的变化特征:在短跑运动中,尽管有氧能力不是决定短跑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但良好的有氧能力储备是运动员承受高负荷训练和加速机体恢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对于短跑运动表现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图2显示,在赛前7周时,张培萌进行了较大量的有氧耐力训练(7 500 m),其目的是帮助他消除前一阶段所累积的疲劳,同时为后一阶段的训练打下良好的有氧基础;由于有氧耐力的痕迹效应可以保持30天左右[14],因此,教练员在赛前6~3周的训练中大幅减少了张培萌的有氧耐力训练量,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降低有氧耐力训练的比例来增加最大速度和力量训练的比例,同时使训练总量在整体上保持下降,从而达到赛前减量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赛前2周时,张培萌的有氧耐力训练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因为教练员在此时插入了一个微型有氧小周期,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此举使张培萌有氧训练的痕迹效应延续到比赛期[14]。此外,此时安排大量低强度的有氧训练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消除运动员身心疲劳、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但由于大量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训练会降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水平[5],因而,教练员在赛前1周时再次大幅降低了张培萌有氧耐力的训练量。综上,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有氧耐力的训练量在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图2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有氧耐力训练负荷变化图Figure 2. The Change of Aerobic Endurance Training Load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2.速度耐力训练量的变化特征: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以无氧糖酵解为主要供能形式较长时间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2]。马勇占等人[3]的研究表明,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越强,在100 m比赛后程保持技术稳定性的能力越强,降速幅度也就越小。Gastin等人[10]的研究表明,在100 m比赛中,速度耐力对短跑运动表现的贡献率约为47%~55%。

图3显示,教练员在张培萌赛前7~4周的训练中安排了较大量的速度耐力训练(2 350~2 750m),其目的是强化张培萌100 m后程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但由于速度耐力训练属于力竭性练习,教练员为了防止过度疲劳现象的出现,在赛前3周时又大幅降低了张培萌速度耐力训练的训练量(550 m);在赛前2周时,教练员再次大幅增加了张培萌的速度耐力训练量(3 600 m),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强化周将速度耐力训练的痕迹效应延长至比赛期;在赛前1周时,教练员再次降低了张培萌的速度耐力训练量(750 m),其目的是让张培萌的机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在比赛时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由于速度耐力训练的痕迹效应能够保持18天左右[14],速度耐力的训练量在赛前1周时大幅减少并不会导致训练效应的损失。综上,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速度耐力训练量在整体上呈现了下降趋势。

图3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速度耐力训练负荷变化图Figure 3. The Change of Anaerobic Glycolytic Endurance Training Load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3.专项力量训练量的变化特征:力量素质是决定短跑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其中,100 m比赛加速阶段(0~30 m)的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水平(1RM)[23],而途中跑阶段的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反应力量水平[7]。因此,最大力量训练和反应力量训练是短跑项目赛前力量训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4 显示,在张培萌的整个赛前训练中始终保持了较大量的最大力量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在赛前2周时张培萌最大力量的训练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原因是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的训练效应不兼容[5],而教练员为了延长有氧耐力训练的痕迹效应时间和促进机体恢复,在此周大幅增加了有氧耐力训练的训练量,为了避免同期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就不得不显著降低最大力量的训练量;在赛前1周时,张培萌的最大力量训练量又出现了明显增加,达到了近6 000 kg,因为相较于往常,教练员在此周增加了一次赛前小力量训练,其目的是提高运动中枢的同步兴奋能力和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以保证张培萌在比赛时表现出期望的技术力量水平[8]。综上,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始终保持了较大训练量的力量训练,且随着比赛的临近呈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

图4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最大力量训练负荷变化图Figure 4. The Change of Maximal Strength Training Load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图5显示,除了赛前7周和赛前1周外,张培萌在赛前训练中都保持了一定训练量的快速反应力量练习,这是因为快速反应力量是影响运动员最大速度水平的重要素质,训练量和强度都应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力量练习对肌肉的刺激较大,容易造成肌肉超微结构的损伤,并最终导致力量表现的下降。因此,随着比赛的临近,教练员逐渐降低了张培萌快速反应力量的训练量,且在赛前1周时没有安排快速反应力量练习。

图 5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快速反应力量训练负荷变化图Figure 5. The Change of Reactive Force Training Load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神经-肌肉传导速度的改善、肌纤维的增粗、肌细胞内糖原储备的增加等支持力量训练适应的痕迹效应时间可以保持30天左右[13],但鉴于力量素质(最大力量和快速反应力量)对短跑运动表现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教练员在张培萌的整个赛前训练中都安排了较高量的力量素质训练。

4.最大速度训练量的变化特征:运动员的最大速度能力是决定短跑运动表现的首要因素,但运动员的最大速度是建立在神经元与肌肉之间高度精密的交互活动基础上,而这种交互活动相对不稳定,如果运动员缺乏专门性的强化训练,就很难将速度维持在最高水平上。此外,与短跑运动密切相关的代谢物质或运动能力的可塑空间较小,高强度的短跑训练仅能引起ATP、CP和无氧酶的少量增加,且其痕迹效应也只能保持5天左右[14]。因此,运动员的最大速度水平需要较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才能得到保持。

图6显示,在赛前7周和6周,张培萌均进行了约600 m跑量的最大速度训练;在赛前5周时,教练员为了强化张培萌的途中跑技术,逐渐增加了最大速度的训练比例,并在赛前4周时达到了赛前训练阶段的峰值水平(1 540 m);在赛前3周时,张培萌的主要任务是强化起跑和加速段落的技术,因此,相对于前2周,速度训练的练习距离相对更短,最大速度训练的训练量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赛前2周时,教练员为了进一步强化张培萌的起跑、加速和途中跑技术,再次增加了最大速度训练的训练量;在赛前1周时,教练员为了缓解张培萌神经和肌肉系统的疲劳,大幅降低了最大速度训练的训练量。综上,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始终维持了较大的最大速度训练量,且随着比赛的临近,训练量在整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图6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最大速度训练负荷变化曲线图Figure 6. The Change of Maximal Speed Training Load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5.训练总负荷量的变化特征:赛前减量的时间和减量的幅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准备期的时间越长、训练负荷越大,机体所需要的恢复时间就越长,赛前减量的时间就越早,减量的幅度也就越小;2)运动员的训练年限越长、竞技水平越高,赛前减量的时间越早,减量的幅度也越小;3)耐力性运动项目的减量时间要长于速度或爆发性运动项目的减量时间;4)运动员的年龄越大,身体的恢复能力越差,赛前减量的时间越长、减量幅度越小。

就张培萌而言,为了备战莫斯科世锦赛,在进入赛前准备期前已经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和比赛,身体和心理上均累积了较深的疲劳;此外,相较于自行车、皮划艇等耐力性项目的训练,短跑项目的训练具有“量小、强度大”的特点,因此,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的减量幅度不宜太大;再者,张培萌已是一个26.5岁的“老运动员”,相对于年轻运动员而言,他的身体恢复能力明显下降,消除机体疲劳所需的时间也会更长。综合考虑到短跑项目的特点、张培萌的训练年限和个体差异性,及其在一般准备期的训练负荷,教练员从赛前6周时就开始对张培萌进行了“渐进的非线性”减量训练,减量幅度约为20%(图7)。值得注意的是,在赛前2周时张培萌的训练量出现了显著增加,其目的在于通过训练负荷的显著增加,对机体产生一个“生理上的诱导作用”。因为当减量训练进行到赛前2周时,张培萌已基本从前期大负荷训练所致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具备了完成并对更大训练刺激产生积极响应的能力,因此,此时训练负荷的显著增加不仅可以产生更大的训练适应,而且不会造成机体的过度疲劳[21],同时还可以将此周大负荷训练引起的训练适应和超量恢复效应延续到比赛时,诱导出更为理想的生理机能状态,

图7 张培萌赛前训练总量的变化图Figure 7. The Change of Total Training Volume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ve Training Phase

3.4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态进行科学监控是实现赛前训练负荷合理安排的有力保障。本文对张培萌赛前训练期间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及时地对张培萌的赛前训练负荷进行了调整。

3.4.1 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特征

表6显示,赛前7周时张培萌的T值为赛前最低的748.7 ng/dL,C值为13.9 µg/dL,T/C值为53.86,提示,张培萌在赛前训练开始前承受了较大的训练负荷,机体恢复不足,需要降低训练负荷以促进机体恢复;随着赛前6周时训练负荷的逐渐下降(图7),张培萌的T值和T/C值在赛前7周~3周呈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而C值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提示,张培萌机体的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生理机能状态逐渐变好;值得注意的是,在赛前1周时张培萌的T值达到了赛前训练阶段最高的888.0 ng/dL,说明张培萌对赛前训练负荷刺激的良好适应,机体无疲劳积累,竞技状态逐渐回升,但此时C值升高至21.8 µg/dL,T/C值为最低的40.73,提示,赛前2周时训练量的大幅增加仍使张培萌的机体处于分解大于合成的状态,教练员需要在赛前1周时降低训练负荷,才能使张培萌在比赛时达到理想的竞技状态。

表6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T、C和TC值的变化Table 6 The Change of Serum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Levels and T:C ratios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3.4.2 物质和能量恢复指标的变化特征

表7显示,赛前7周时张培萌的BUN值和CK值分别达到了7.11 IU/L和480 mmol/L的赛前最高值,这可能是一般准备期内高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刺激引起的,提示,教练员应及时适度地降低训练负荷,以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出现;随着赛前6周时减量训练的进行,张培萌的BUN值在赛前3周时达到了赛前最低的5.56 IU/L,BUN值的变化也与整个赛前减量趋势一致(图7)。值得注意的是,与赛前5周时相比,张培萌的CK值在赛前3周时再次出现了上升,这可能与赛前4周时最大速度训练量的显著增加造成了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损伤有关;随着赛前2周时整体训练负荷量的增加,张培萌的BUN值在赛前1周时再次出现了微弱的上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提示,张培萌对运动量较为适应。同时随着最大速度训练量的显著下降,张培萌的CK值在赛前1周时再次出现了下降,达到了赛前训练中最低的228 mmol/L,提示,张培萌在赛前蛋白质合成状态良好,骨骼肌代谢机能水平较高,有利于其创造优异的成绩。

表7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BUN和CK值的变化Table 7 The Change of BUN and CK Levels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3.4.3 氧转运系统和免疫系统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表8显示,随着赛前训练负荷的变化,张培萌的HGB值在赛前7周、5周、3周和1周时分别呈现出了“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提示,张培萌对赛前训练负荷产生了良好的适应,生理机能状态得到了改善,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此时处于生理机能状态的“巅峰期”,有利于创造优异的成绩。此外,张培萌赛前RBC、HTC、WBC和PLT值的变化特点提示,张培萌的乳酸缓冲能力略有提高、血液循环速度相对稳定、免疫系统机能状态良好、血管微细结构无明显损伤。

一个成功的赛前训练不仅可以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而且可以保持、甚至提高运动员的训练适应,反映在生化指标上就是:T值在赛前达到最高值, C值逐渐减少,同时T/C值逐渐增高;BUN值和CK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HGB、RBC和HTC值逐渐增加,WBC和PLT值在正常范围内处于相对稳定[17]。表6~8表明,张培萌的赛前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基本符合上述趋势,充分说明了张培萌莫斯科世锦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合理性。

表8 张培萌赛前训练中HGB/HTC/RBC/WBC/PLT值的变化Table 8 The Change of HGB,HTC,RBC,WBC,and PLT Levels during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hase

4 结论

1.根据不同运动能力的痕迹效应理论、短跑项目的专项特点、张培萌的个人特点和既定的参赛目标,教练员为张培萌制定了一个为期7周的赛前训练计划。在张培萌的赛前训练中,训练频率下降了8.1%,训练强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训练总负荷量出现了约20%的下降。

2.赛前减量是张培萌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主要特征,其中,有氧耐力和速度耐力训练负荷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最大力量和最大速度训练负荷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其训练负荷总量在整体上呈“渐进的非线性”的减量模式。

3.赛前生理机能状态的科学监控是实现赛前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有力保障。内分泌指标、物质和能量恢复指标、氧运输系统和免疫系统指标提示,张培萌在比赛时处于最佳的生理机能状态,这也充分说明了其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合理性。

[1] 陈小平. 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运动,2009,1(2):4-9.

[2] 姜自立,李庆.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特征探究——以清华大学男子短跑队为例[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3):101-107.

[3] 马勇占,王培广. 对 100 m 跑血乳酸变化特征及速度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61-63.

[4] 潘志国,范晓绵. 陶宇佳备战十二届全运会赛前训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14,36(5):58-61.

[5] 于洪军. 论同期力量和耐力训练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策略[J]. 体育科学, 2014,34(2):18-33.

[6] BOSCH T D. Improved time-trial performance after tapering in well-trained cyclists[J]. S Afr J Sport Med,1999,6(1):10-14.

[7] DELECLUSE C. Inf l uence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sprint running performance[J]. Sports Med,1997,24(3):147-156.

[8] FLECK S J. Periodized strength training:a critical review[J]. J Strength Cond Res,1999,13(1):82-89.

[9] GARCIA-PALLARES J,SANCHEZ-MEDINA L,PÉREZ C E,et al.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apering and detraining in worldclass kayakers[J]. Med Sci Sport Exer,2010,42(6):1209-1214.

[10] GASTIN P B. Energy system interaction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during maximal exercise[J]. Sports Med,2001,31(10):725-741.

[11] HOUMARD J A,JOHNS R A. Effects of taper on swim performance[J]. Sports Med,1994,17(4):224-232.

[12] HOUMARD J A,SCOTT B K,JUSTICE C L,et al. The effects of taper on performance in distance runners.[J]. Med Sci Sport Exer,1994,26(5):624-631.

[13] ISSURIN V B,LUSTIG G. Classification,duration and practical components of the residual effects of training[J]. Leistungssport,2004,34(3):55-59.

[14] ISSURIN V,YESSIS M. Block Periodization:Breakthrough in Sports Training[M]. Ultimate athlete concepts Michigan,2008.

[15] LE MEUR Y,HAUSSWIRTH C,MUJIKA I. Tapering for competition:A review[J]. Sci Sport,2012,27(2):77-87.

[16] LIN Y,CHANG C. Monitoring the training effect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elite athletes[J]. Int J Sport Exer Sci,2009,1(1):15-21.

[17] MUJIKA I. Tapering and Peaking for Optimal Performance[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9.

[18] MUJIKA I,PADILLA S. Detraining:loss of training-induced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adaptations. Part I[J]. Sports Med,2000,30(2):79-87.

[19] NEARY J P,MARTIN T P,QUINNEY H A. Effects of taper on endurance cycling capacity and single muscle fi ber properties[J].Med Sci Sport Exer,2003,35(11):1875-1881.

[20] NEUFER P D,COSTILL D L,FIELDING R A,et al. Effect of reduced training on 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in competitive swimmers.[J]. Med Sci Sport Exer,1987,19(5):486-490.

[21] SPILSBURY K L,FUDGE B W,INGHAM S A,et al. Tapering strategies in elite British endurance runners[J]. Eur J Sport Sci,2015,15(5):367-373.

[22] THOMAS L,MUJIKA I,BUSSO T. A model study of optimal training reduction during pre-event taper in elite swimmers[J]. J Sport Sci,2008,26(6):643-652.

[23] TRIPLETT N T,ERICKSON T M,MCBRIDE J M. Power associations with running speed[J]. Strength Cond J,2012,34(6):29-33.

[24] ZEHSAZ F,AZARBAIJANI M A,FARHANGIMALEKI N,et al. Effect of tapering period on plasma hormone concentrations,mood state,and performance of elite male cyclists[J]. Eur J Sport Sci,2011,11(3):183-190.

Study on Training Loads of Elite Sprinter ZHANG Pei-meng in Preparation

Objective:To explore ZHANG Pei-me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ract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2013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Methods: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fi eld work,this paper collected ZHANG Pei-meng’s training load characteristics,and combining the monitoring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evaluated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ZHANG Pei-me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before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Results:ZHANG Peimeng started the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7 weeks before the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ZHANG’s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as pre-competition tapering. ZHANG’s aerobic endurance,speed endurance,and reactive force training volume decreased,while his maximal strength and speed training volume increased. ZHANG’s total training volume decreased by 20% with a progressive non-linear pattern. During pre-competition training,ZHANG’s serum creatine kinas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demonstrated a downward trend and reached 243 IU/L and 5.56 mmol/L,respectively. Testosterone levels and the testosterone:cortisol ratio demonstrated an upward trend and reached 888 ng/dL and 40.73,respectively. His hemoglobin level peaked before the competition,while his red blood cell count,hematocrit,white blood cell count,and platelet count remained in the normal range. Thes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ZHANG was in his optimal physiological state prior to competition. Conclusion:A 7-week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ZHANG Pei-meng’s optimal performance at 2013 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ZHANG Pei-meng;100 meters;Moscow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pre-competition training;training load

G808.1

A

2016-08-11;

2017-12-10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重点项目资助(2015THZWZD0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基本17-41)。

李庆,男,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物力学,E-mail:qingli56@163.com;姜自立,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应用、运动生理机能监测和运动技术分析,E-mail:jiangzili2010@163.com。

1. 清华大学 体育部,北京,100084;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 1.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 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Beijing 100061,China.

猜你喜欢

训练量有氧耐力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