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

2018-01-03陈永洁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业链

陈永洁

摘 要 作为农业科技服务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园区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形式变化。因此,本研究基于对农业科技服务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概述,分析其在农业科技服务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出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形式,分别划分为技术推动式、产业带动式、组织推动式、培训引导式以及综合服务式等类型,以期为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研究的后世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49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带来了农村科技的高速腾飞。现阶段,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形式与内容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园区开展规模化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进行具体研究。

1 基本概念

1.1 农业科技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是依托现代知识、技术、研究方法等手段,以经验传授、信息传递等方式,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信息推广、教育支持和信息服务,完成农业发展技术的传递和指导。农民通过接受农业科技服务,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完成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的革新,从而促进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效益的切实提高。

常见的农业科技服务包括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教育和信息服务,四大服务内容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进行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1.2 现代农业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是在界定的区域内,通过运用农业高科技、先进农业园区经营管理理念,建设形成“一产为基础,二产、三产兼容”的具有景观展示效果的现代园区空间。现代农业园区基于提高农业发展效率,革新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为所在地域的农业发展带来强大的示范和引导效果[1]。

常见的现代农业园区不仅开展农业新品种、技术的实验、组装和效益转化工作,更会将园区内的人员配置、信息服务、培训机制、科研状态、技术储备以及资金支持等情况进行示范展示,并完成物质、资金和人才要素进行高效整合,促使当地农业的全周期高速发展。

2 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

2.1 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关系

现代农业園区是传统农业科技服务的创新和补充,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实验基地、品种展示基地的重要载体,同时为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推广服务、科技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业科技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开展生产前的培训宣传、技术和品种提供工作,完成生产中的技术指导和生产实践,同时还负责在生产后的成果转化和农业增长方式创新探索。简言之,农业科技服务就是农业科技服务的具体形式和平台载体。

2.2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

2.2.1 创新性

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层面,对技术挖掘的深度不足,尤其是缺乏先进的体制创新和管理模式研究。而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科技服务不仅在体制、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层面进行不断突破,并站在全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将农业科技服务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全周期之中,带来加工深度、销售渠道以及营销方式的全方位进步。

2.2.2 市场性

现代农业园区不仅进行开展技术研发,更能够通过新品种栽培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更加直接地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辐射,与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科技服务需求的匹配度较高[2]。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对象是当地农民,通过研发、推广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科技服务项目,是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市场性”体现。由于具有鲜明的市场性,现代农业园区提供的农业科技服务和成果具有紧俏性和前瞻性,能够推动农业发展的方向符合市场需求。

2.2.3 全产业链性

现代农业园区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其服务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周期。具体来说,在农业生产开展前,依据农民需要进行与之匹配的品种研究、技术研究。在农业生产中,提供集约化较高的生产技术、规格和流程,帮助农户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在农业生产结束后,为农产品的深加工、质量把控、渠道建设提供帮助,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生产全周期的农业科技服务,打造出全链条的产业服务模式,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3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

伴随着科技进步、平台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而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的新型模式,确保园区技术的顺利研发、推广以及应用,从而保障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和效益稳步增长。具体来说,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五种。

3.1 技术推动式

将技术视作商品,农业产业园区视作商品拥有者来引入营销理念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具体来说,是从供需关系层面来进行技术接洽,将技术的传播、转化和推广过程转化为技术交易的形式。此时,农业产业园区扮演着农业技术中介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有偿提供技术服务获得经济收益,从而促进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而产业园区中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从而建立起现代产业园区内部的激励制度。同时,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让农业技术服务更能匹配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3.2 产业带动式

现代农业园区具有产业示范和推广的功能,可以通过将农业技术进行规范安排,迅速将农业科技成果融入生产实践中,并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在农业生产、用药用肥等层面的监控与指导,完成园区内统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即形成统一、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带动和创建龙头企业,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示范作用,并积极引导其他农民和农业资源参与产业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农业发展产业链条和农业结构。产业带动式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企业创业和产业发展,直接为农民收入带来提高[3]。同时,叠加技术支持和辐射作用,让产业化发展道路更加健康可持续。

3.3 组织推动式

农村合作组织、农业联盟等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农民团队,其机构组织相对灵活简便,与农民发展具有较高的粘黏度,其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却能够发起和组织更具实践性的农民改革活动。因此,只需要通过对农民组织进行发展推动,协调政府、科研机构的共同力量构建起更为立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形式。在这一农业科技服务形式中,农村合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4]。具体来说,农村合作组织能够帮助政府科研组织、供销组织以及推广组织展开对农户的直接服务,为后者提供必要的农业科技支持、渠道开拓以及推广经验。此外,在外部企业、社区组织与农户的关系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建立起双向沟通的纽带。尤其是在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层面,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再叠加农业合作组织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中收获的技术和经验,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户实现经济发展。

3.4 培训引导式

培训引导式服务是较为常见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也是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科院科技服务的重要形式。农民之所以需要培训引导式服务,是由于现阶段城乡二元体系下,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的青壮年更倾向于前往城镇务工,导致留待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接受能力有限、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令农业科技服务的开展难度提升[5]。因此,在引进新型品种和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农业科技的培训服务。本质上,培训引导式服务的终极目标是在于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农业实用技术能力和生产指导能力的稳定农民队伍,通过培训引导式服务,令参与培训的农民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并使这一部分的培训者成为农业技术服务的持续传播者和践行者。由于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天然亲近,接受过技术培训后的农民,进行新技术与品种的传播,往往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此外,通过培训者对农业技术和品种的實践,能够起到一定的成果展示和技术示范作用。此外,依托这样的培训引导式服务也降低了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成本,降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3.5 综合服务式

综合服务式是指通过引导科技院校专业农户和农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依托农业技术专家或现代农业园区提供的技术支持,建成具有科技服务能力的基地和平台。通过基地和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孵化出一批具有较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龙头企业,完成农业科技服务向农民的直接输送,切实推动农民的收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综合服务式的服务内容相对广泛,且更加直接有效。常见的综合服务式服务是专家沟通,通过专家交流会和讲座的形式,完成对农户对科技成果展示、教育技能培训和技术信息传播。由于是专家面对面地直接推广到生产一线,因此去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效率,并有效促使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实现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掌握与应用。此外,农民在参加专家培训讲座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流将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反馈,方便专家进行持续的研究和问题解决,同时也为专家进行后续的农业科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参考。无形中,通过提供农业科技的综合性服务,创造了产研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4 结论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也将日渐丰富。此外,农业科技服务的机制建设、方法建设和效果评估都需要进行持续研究,以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本质上,以现代农业园区来承载农业科技服务,本身就是对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性探究。现阶段,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扩大和不断探索,能够促使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农业科技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晨曦,赵霞.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3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6):1020-1025.

[2] 杜华章,赵桂平,严桂珠.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85-91.

[3] 胡韬.湖南省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4] 刘硕.农业科技组织在规模农业中的作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5] 胡超.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产业链
FDI的异质性与工资水平的空间溢出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智能电视产业链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