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外阅读效益助力初中语文学习
2018-01-03陆玉华
陆玉华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健康读物,争取每学年阅读2~3部经典名著,每年的课外综合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但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客观上由于家庭缺乏一定的阅读氛围,加上条件有限,缺乏足够的课外读物,在校学习时间较少,也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教学时间。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益,籍此求教于广大同行。
一、激发课外阅读内驱,调动学生兴趣
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针对他们这种心智特点,我们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内驱,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我们可以适当渗透名人作家的趣闻轶事,适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在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情境中生成阅读内驱。我们还可以开设课外阅读推介课,可由教师适当介绍作品的大致情节,在学生津津有味地沉浸其中时,突然话锋一转,抛出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想象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作品最终的结局。
当然,课外阅读推介课也可由学生以《好书推荐》《读书感悟》《我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等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以学生自己的视角推介他们喜欢的书,更利于发挥聚同效应,促使更多的学生生成内驱,如饥似渴地加入到课外阅读队伍中来。
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益
学生具备了课外阅读的动机,不等于掌握了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没有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工作就如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收获不了较高的阅读效益。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可开展微型读书报告会,为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和感想创设必要的平台。学生交流完毕后,教者要对学生在交流发言中的精华成份进行必要点拨,引导学生借鉴其他同学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如对每一篇课外阅读的篇目、作者、核心观点、精彩词句进行分类摘抄,及时记下课外阅读留给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感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随着学生阅读素材积累的增加,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也随之增强。
我们还可指导学生在每读完一本课外读物后进行必要的练笔,写心得,谈体会,或仿照作品中优美语段进行仿写,或对作品中某一情节进行续写,或对作品结尾进行合理的改写等。阅读后经常练笔有利于学生增强对阅读素材的灵活运用,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选择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细读,边读边想,边读边悟,悟出作者创作的思想,想出作者表达的手法,对于感触最深刻的地方还可以重点圈划,以便小组合作交流阅读感想。方法用对了,路走正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就会明显提升了。
三、增强课内课外融合
在课外阅读工作中,学生容易沉浸于作品情节,迷恋故事表象,少数学生还专门挑选消遣、刺激、娱乐类的课外读物。这种读书方式如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因此,对于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教师要适度介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课外阅读取向。为了让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完美地融合起来,我们可针对教材中的精选课文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名著名篇。如我们完成了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可针对本单元的小说主题和写人记事的创作主题,推荐学生阅读人物形象鲜明的《水浒传》;又如完成九上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可针对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品味、感悟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要求,结合本单元呈现的都是中国作品,推荐学生阅读思想丰富、主题深刻的国外文学作品《格列佛游记》。
再如完成九下第四单元的教學任务后,可针对本单元知人论世读经典的主题,推进学生阅读鲁迅先生融记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种内出课堂教学,外溢课外读物的“涟漪效应”,能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语文学习,树立大语文学习的理念,同时也更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连锁反应,产生更强烈的内在阅读动机。
总之,在有限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取向,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这样既能有效提升阅读效益,更有助于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中(22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