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文本困境生成特定语境

2018-01-03蒋若飞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境课文文本

蒋若飞

如何处理教材?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努力探究,给出的答案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有的教师会从中解读出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有的教师则会解读成父与子之间亲情和情绪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文本解读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教材处理的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教材的处理策略方面有一种个性化的自我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多个方面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现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分享出来,以飨同仁。

一、理清教材文本困境,定位文本内容

在语文教材的文本处理当中,不同的主体就有不同的维度和视角,综合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其一,是以作者本身为主体,一切的解读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作者,根据作者的视野来进行解读和挖掘。这样的一个解读视角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它占据了大部分的教材处理市场。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惯用这样的视角来处理教材。其二,是以读者为解读的主体。这由德国哲学家姚思提出,他认为读者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带有自主性和个性的,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作者,必须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在这个唯读者论中,读者是具有能动性的个性主体,而不是像傀儡一样的被动接受者。

显而易见,在以上两种教材文本的解读模式中,前者将作者的地位过分夸大,将阅读的重点全部集中在作者的创作动机上面,受到了一部分批评家的诟病。后者则将读者的主体性过分放大,导致读者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距离文本越來越远。读者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无形中制造了很多无序的乱象,导致文本的理解大多流于偏颇的窠臼之中,当然也遭到了很多批评家的反对。

随着以上两种教材文本处理模式的争论,第三种更为客观的文本解读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既要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要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个时候的文本,不仅仅是作者所创作的原作品,而且也包含了读者对文本的再读创作。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本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让教材不再是死板的教科书,而是具有再造性的文本。借助读者阅读,教材可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教学实践证明,最为合适的教材处理是将文本解读定位为作者和读者对文本的互动交流,再创和共生。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作者和文本的关系,也要考虑到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三者之间共生的关系,才能推动文本解读的发展,实现对教材文本的有效处理。关于文本教材的研读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立足教材文本主体,将作者的创作意图、编者的选材立意、读者的个性解读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一起补充完善,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合理的教材处理策略。

二、尊重文本意图,生成恰当的教材语境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对文本进行解读。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文本解读的实体是教材文本,这是最客观的一个依据。因此,在进行解读的时候,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和文本教材展开踏踏实实的对话,和教材的作者展开踏踏实实的对话。教师不但要弄清楚在教材的文本当中,到底表述了些什么,而且要循着蛛丝马迹,认真梳理文本的脉络,从文本的零散表达当中寻找深刻的人文意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则陷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只纠结于文中的只言片语,进行片段的揣测。有的教师甚至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其主要的事实依据,也只不过是抓住了一些零星的片段和句子,有的还只是借助了一些零散的资料,诸如对作者的一些背景介绍。这样的教学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虽然相对而言,它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联想,但是,容易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时误入歧途,这样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曾经听过有位老师上《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这位老师将重点放在对创作背景的分析上面。知人论世固然是一种文本解读方式,但花费大量时间展开大量史料的分析和研读,个人认为这样的解读有些偏颇,跟教材文本的选文原则相违背。其实这样的教学引导,不利于初中生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本身的解读和认知。另外,在对作者的人生历程梳理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性格分析和判断,学生所作出的五花八门的猜测似乎又有脱离文本之嫌。

笔者认为,学习课文,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领会作者用语的精准和巧妙,更要深入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层理解,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要立足教材文本的客观表述,紧抓文本的特定情境,生成特定的文本语境。例如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想象一幅画面,画面中有一家四口人,借助想象对照教材文本,逐步梳理教材文本的表述。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引发出深情实感,从而对文本的特定语境有了一定的把握,本节课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现作者的创作本意,确定教材的目标

根据文学评论的理论,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阅读者切实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很有必要的。在处理初中语文教材时,教师需要全面把握一个事实:这个文本成为教材文本之后,必须会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教学语境,并且这个语境一定要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没有特定的教学目标,那么,教学文本的确定意义就无从谈起了。

还以《散步》这篇课文作为一个例子,曾听过有位老师在解读的时候,将其处理为一篇描写权威和秩序的文章,乍一听很有新意。这样的教材处理方法确实可以让学生开扩眼界,打开思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这是两个世界中,新旧意识的替换和更迭,代表着这个时代各个领域内的有序转换,这也意味着一种生机。这样的解读视角无疑让整个文本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评课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是对文本的一种过度解读甚至是一种误读。事实到底如何呢?参阅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一些感受和体会,结合文本本身,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本意是为了宏扬国人丢掉的孝道,提倡一种尊老爱幼、有担当责任的人生态度。这位老师的解读,显然是违背了作者的创作原意,没有尊重作者在创作教材文本时所抱持的写作意图。因而,这样的解读与文本的实际意义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这样的解读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深入解读。由此可见,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紧密联系教材文本,深入发现和挖掘创作者的写作本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才能有的放矢。endprint

四、把握编者的选材立意,深入教材语境

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一个教学文本都经过教材编著者的精心挑选。这个挑选原则包括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运用、题材立意等多个方面。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专题架构,编选的语文教材自成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特定的语用能力。在这些编选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贯穿到底的主线,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为此建立专题训练,承载一定的教学目标。

就以《荷塘月色》为例,这篇课文既出现在初中教材的《荷》专题里,又同时被选编在高中的教材当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尽管是同一篇课文,但是各个学段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初中教材当中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感受荷塘月色之美,激起学生爱荷之情。而在高中教材当中选编的目标就更深入了一层,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品味精练优美的写景语言,而且要让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意义有一定的把握。作者在苦闷烦恼中去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这一方荷塘,这一泓月色,给了作者心灵的慰藉。陶醉其中,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自然是一幅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图。面对芜杂的现实,作者的逃避只是暂时的,现实社会还须面对,理想社会还很遥远,这份难以名状的感情又岂是初一学生能够轻易把握的。对于高中生而言,也许能循着这条旧中国知识分子踽踽独行之路,探寻出一片新的天地。

五、把握读者的个性视角,选择文本意义

在教学中,面对一个新的教材文本的时候,作为教学者,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角度和视角,对教材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梳理和解读。当教师从文本当中梳理出某种感悟的时候,就要认真地想一想,这种感悟,是否和学生的感悟,有一定的契合度?能不能将这种感悟强加在课堂教学中,强加给学生来接受?这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材文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解角度,阅读是自主开放自由的。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独特鲜明的视角,针对教材的文本展开学习。不管学生领悟到了什么,对于他们而言,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情感熏陶。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一意孤行,非要将自己对于教材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那么也就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理解。

事实上,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教师所要把握的尺度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将自己个人意义上对教材的处理解读,进行适当地引导和传递,从而让学生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种传递。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理解,不再生硬。由此可见,对教学教材内容的处理要遵循教师的个人解读和普遍意义的学生解读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处理好教师主体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够让教材处理得更有意义。

綜上所述,如何处理教材文本是每个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客观合理地处理教材文本,突破教学困境,这需要教师实施恰当的教材处理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实现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215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境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