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18-01-03吕彩莉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有神读书笔记笔记

吕彩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写好文章的千古诀窍。而读书有“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是读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做读书笔记多么重要。会读书的人,读书总是离不开笔记的。因为“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者。”

一、读书笔记的作用

1.读书笔记有助于累积资料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成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人的知识是从无到有,由少积多的,阅读本身就是知识累积的过程。对于初学写作的人,积累语言资料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每天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格言警句、精彩段落,平均每天100字,一年就是三万六千多字,坚持三年就是十几万字,这是相当可观的。它对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帮助是极大的。

2.读书笔记有助于记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读书笔记则是弥补这种脑力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读书笔记是人们记忆力的延长,是人脑有效的外存贮器。

3.读书笔记有助于理解

做读书笔记是一种读书与思考过程的产物。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促使阅读者更好地把握问题的重点和实质,可以锻炼判断、概括的能力。它是加深理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4.读书笔记有助于把过程引向创造

对于阅读者来说,阅读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发现和创造。经常读書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读书过程中,由于得到书中某种内容的“触发”而产生新的思考或在脑际中闪现出新的思想火花。

二、读书笔记的形式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学做如下几种笔记:

1.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摘录原文的重要处、精彩处、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实、资料等,如果原文篇幅精短,整体构思好,语言好,还可以全文抄录。摘录的目的在于累积资料。必要时,在摘录之后,可以结合摘录的内容,写一点自己的认识、体会。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包括书(篇)名、作者、页数等。

2.批语式笔记

批语式笔记就是在原文顶端、后面、行与行之间、佳妙处旁边加上批语。这种方法被人们广泛采用,它的好处是灵活、简便。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写批注,不仅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把握书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督促自己动手笔录,记下某些感受、某个思想火花。等到自己将来重温此书的时候,还可进行某些比较,看看自己当初的认识是否正确,以及现在的认识是否更全面、深入。清代金圣叹批点《水浒》、毛宗纲评估《三国演义》、黄小田评点《儒林外史》都属于这一类读书笔记。

3.心得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就是读后感,是读者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见解、心得和体会写下来。它是读者巩固和发展阅读成果的一种比较正规的笔记形式,其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或一个观点 ,也可以针对一篇或整本书写。写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实际,既可以针对当前的社会实际,也可以对照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的实际;但是必须突出重点,不要脱离文章的主旨,也不要主次不分,面面俱到。

4.分类式笔记

分类式笔记就是把不同书籍和若干资料中的相同内容,按类别整理、综合到同一个题目或专题之下,如把平日摘录式笔记按人物类、景物类、警句类、抒情类等进行分类整理。社会学家费孝通就很推崇分类笔记,主张读书要定期“盘货”,把摘记下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他认为读书过程中的每一次“盘点”,都会加强学习的针对性,使学习更有效益。如果没有分类,资料就是一团乱麻;没有比较,就选不出“最佳”;没有归纳,就不能认识规律;没有“提炼”,就达不到升华。

记笔记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符号式笔记、提纲式笔记、专题式笔记等,这里不一一介绍。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笔记是可以同时综合运用的,如读书时,既可以做摘录式笔记,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做一次分类式笔记;既可以做批语式笔记,也可以做心得式笔记。不管何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收到功效。

三、读书笔记的要求

积累的素材如何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帮助?从“读书破万卷”到“下笔如有神”中间需要做什么?杜甫的“群书万卷常暗诵”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句诗里包含着三个诀窍——反复、吟咏、背诵。

1.反复

“群书万卷常暗诵”,“常”就是经常,就是反复地读。古人有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许多书籍,尤其是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意义深邃,不是只读一遍便能理解的,须要反复才能领悟消化。而有的人读书只想一蹴而就,马到成功,只顾向前,不肯重复。书是读了不少,但都是稍加浏览,一晃而过,结果像竹篮子提水——装得快漏得也快,头脑里煮了一锅“夹生饭”,读了书等于白读,这叫欲速则不达。

2.吟咏

吟诵的好处,首先是能帮助记忆。一篇文章读一遍不能留下较深的印象,读上两遍三遍,内容便比较熟了,甚至能背出来,日子长了,就能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其次,经常吟诵,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收到更好的读书效果。三国时魏国的大司农董遇就曾说,范本“必当先读百遍!”又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为他深知,反复诵读、吟咏,是一个细嚼、玩味、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

3.背诵

当代作家梁衡说背书是提高写作能力“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力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果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与结构。”平时背得多,记得多,一旦动笔行文,脑子中知识小仓库的门就会自然敞开,好词好语好句子就会接踵而至,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任你驾驭、使用,使你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这些作家学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反复、吟咏、背诵是从“读书破万卷”到“下笔如有神”的必经途径,也是提高写作能力“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只有记住前人的东西,才有可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东西。许多高明的文学家都是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向前人借词、借句,借气、借势,翻出新意的。

阅读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不仅是积累语言素材、提高文学素养的过程,更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317000)

猜你喜欢

有神读书笔记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写作得良方,下笔如有神
写作经常练,下笔如有神——读小学作文的随堂练笔
使用调整画笔 让人物眼睛更有神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题不在大有神则灵:对一道高考选择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