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2018-01-03周媛
周媛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了较多的古诗词,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个要求可梳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背诵与积累,第二个层次是感悟与运用,第三个层次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实况是,许多同学达不到第二个层次,更莫说第三个层次了,不少同学连第一个层次也达不到,背不了优秀诗文80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成为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教学的改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对古诗词教学做了试探性的改革,时间是从2015年下半年到现在,做法有以下几点。
1.在温故知新中进行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乎?”温故知新,对学习任何知识都重要,但对学习诗歌更加重要,因为诗歌是最看重背记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时代对经典诗歌的背诵是要滚瓜烂熟的,永记不忘的,是要打好底子的。要做到这样,只有拿起老祖宗的法宝——温故知新,反复背记,直到熟烂于心为止。我曾做过测试,在初一新生中,能当众很流利地、一字不错地背出20首古诗词的人竟不到20个人,有的甚至三五首也背不好。要改变这种情况,我教初中的古诗之前,发动全班同学去吃回头草,把小学学过的古诗反复读,直到多数同学熟记于心,尽可能把底子打得牢一点、实一点。
2.在适当扩大阅读中进行
学生熟记了小学学过的古诗词后,我要求他们对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在背记上要学一首过关一首,在此基础上我又遴选了一些初中语文课本中没有的且十分精美的古诗,分阶段介绍给他们阅读。
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学生推荐了两本学古诗词的著作,一本是徐昌才先生的《唐诗不妨这样读》(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徐昌才是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出版了多部诗歌鉴赏专著,他的这本关于唐诗阅读的书,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与鉴赏范例,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古诗阅读的大门。另一本是周仁旺先生的《诗作·诗品·诗教》(中国文艺出版社)。周仁旺先生曾工作于我校,是作家型教师,已有三百多万字的著作,他的这本书,既有他的诗歌作品,也有他的诗品作品,还有他向人介绍写诗的内容。我着重推荐学生去看“诗教”部分,它包括“诗歌知识问答”、“诗歌体裁”、“诗歌格律”三大内容,对诗歌知识的介绍和教人写诗很详细。这两本书的内容都适合初中生看,在教学中我会根据需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读。
3.在多种阅读方法中进行
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是很多的,我指导学生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三种:类比性阅读、对比性阅读、感悟创新式阅讀。
类比性阅读。类比性阅读就是选取某一个角度或侧面,把多首诗歌放在一起,或从意象、或从题材、或从语言、或从情感入手,指导学生进行类比阅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学过的诗歌进行分类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当中,我让学生把小学到初中学过的古诗,或按题材进行分类,分出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等;或按照意象进行分类,分出风月、山川、草木、关塞、鸟兽、人物等;或按照情感进行分类,分出思乡、爱国、怡乐、哀怨等。我还组织学生对每一类诗歌开展一次阅读分享会,进行适当指导和点评。这样的分类阅读,使学生由此及彼,视野更加开阔,阅读兴趣也更浓。
对比性阅读。对比性阅读,就是把两首具有某些联系或相似点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对比的内容和角度,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来决定,或从题材、或从主旨、或从情感、或从语言、或从形象、或从意境、或从手法进行对比阅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当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比如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我把白居易送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拿来指导学生对比阅读;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我把其一拿来指导学生对比阅读;教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时,我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拿来指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题材、比语言、比情感、比意境、比手法等加深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感悟创新性阅读。感悟创新性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带着审美眼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感悟,尽量做到不人云亦云,有创新的发现。比如,在教学生读李商隐的《乐游园》时,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名句,我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传统阅读中已形成共识的感伤情调,而引导学生读出了夕阳最美、晚景珍贵、余光切莫蹉跎的新悟。在教学生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中,让学生跳出诗中包含的,众所周知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引导学生悟读出新事物的出现是以旧事物的消亡为借鉴和前提的新体会。
4.在读写结合中进行
由于中考对古诗词的要求只停留在阅读和理解上,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填空默写或理解性默写,因此,绝大多数初中老师教古诗时,只求学生去过默写关,没有想过去教学生用古诗词的体裁形式去写诗。我过去也是这样,但在我的试探性改革教学中,我开始教学生去写古体诗歌了。在这方面周仁旺老师为我做出了榜样,他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是既教读也教写的,使以写带读、以读助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他的学生既有许多古体形式的诗歌见于报刊,也有一些阅读欣赏性的短文被公开发行的报刊采用,他的《诗作·诗品·诗教》的附录还收入了他指导学生写的古体诗等作品,形式多样,包括绝句、律诗、古风、词牌、曲调、对联。
我指导的步骤,跟周老师一样,先简单后复杂,先写五言绝句后写七言绝句,先写五言律诗后写七言律诗,先写诗后写词曲,写词曲皆以小令为主。所有体式都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品为例子,写作时先仿写再创作。教师对学生比较好的作品作适当的修改,修改完后再在班上进行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和改动的理由,讲完后要作者再写,直到写出比较好的范作,然后把范作发表在班刊上,供全体学生学习。将近两年的时间,学生写出的形式和内容上都不错的作品有几十首,这里遴选三首有代表性的作品于下:
五绝·借路灯光写作业
陈嘉熙
窗外路灯光,幽幽照我床。
埋头忙作业,不觉夜深凉。
七绝·望月思乡
张菡
独上天台望月明,依依泛起故园情。
亲朋好友今何在?万语千言对影倾。
相见欢·深秋
梁心茹
秋来独忆春红,已无踪。昔日繁花转瞬皆成空。
杜鹃泪,他乡醉,岭重重。窗外飘来冷雨共寒风。
5.在召开诗品会中进行
这里所说的诗品会,是班级诗品会,虽然级别低,但最能活跃气氛,最能调动学生读好诗和好读诗的兴趣,当然,这里的诗品会主要是有关古典诗歌的诗品会。在教学过程中,我每一个月举行一次诗品会,以交流阅读体会,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与审美情趣。
在一次诗品会课上,叶梓健同学说:“老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都对仗工整。这首诗不仅形式美,而且内容更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美在生动的形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美在蕴含的哲理。”我称赞了这位同学的说法。陈超恒同学说:“老师,中唐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更精彩呢。它不仅全诗对仗,而且还是全诗合平仄的呢。”他接着边背一句诗边讲出这句诗的平仄:“岁岁金河复玉关,仄仄平平仄仄平;朝朝马策与刀环,平平仄仄仄平平;三春白雪归青冢,平平仄仄平平仄;万里黄河绕黑山,仄仄平平仄仄平。”“说得好!新发现!”我为他鼓起掌来,全班同学也为他鼓起掌来。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使这个班级诗品会气氛很热烈。
三、教学的收获
通过将近两年的试探性地多渠道进行古诗词教学改革,我发现学生懂得了一些阅读和写作古体诗歌的方法后,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水平,而且用古体形式写诗歌很来劲,作文水平也明显提高。
1.阅读水平的提升
根據新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的三个层次来对比,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第一个阅读层次上,学生很看重背诵和积累,变被动背记为主动背记,许多同学将课文中的古诗词读得熟、记得牢,有的同学在读熟记牢课文的基础上,又自觉背记了一些课外自己感兴趣的古典诗歌。
在第二个阅读层次上,同学们阅读古诗的自我感悟能力强了,有的同学还很有自己的见解。在一次诗品会课上,尤婉桦同学说:“老师,过去我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只听人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这首诗的名句,它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王安石写诗认真,反复锤炼了句中的谓语,先是用‘吹,再是用‘到,又是用‘遍等,最后才敲定用这个‘绿字。现在我明白,‘绿字比其他字形象,诗歌最讲究形象。再说,其它字呆板,是谓语的一般用法,‘绿活泼,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是谓语的创造性用法。”我当即表扬了他,为他能有这样的理解感到分外高兴。
在第三个阅读层次上,同学们的古典诗歌的欣赏品味水平和审美情趣明显提高。在一次诗品会课上,胡健彤同学说:“老师,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很形象,每句诗是一幅风景,我读完这首诗时,仿佛眼前挂着四幅画。而且古人写绝句是不求对仗的,这首诗却是全对仗,全诗四句,上两句和下两句之间都对起来了。这在我读过的古诗中是很少见的。”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观点,也更加坚定了多渠道进行古诗词教学改革的信心。
2.写作水平的提升
学生不仅如前所述能进行古体诗歌的写作,而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运用古诗词造句方法来作文的多了。最突出的表现,很多同学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律诗中的“对仗”用到作文中来。比如李佩桓同学在一篇《秋思》的作文中写道:“风飘飘,雨潇潇。门前的小河里,泛起了微漾的寒波;路上的乔木下,铺贴着憔悴的黄叶。清晨,我背着书包打着雨伞,融进了清秋,行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这个不长的语段,却长长短短三处用到了对偶,小作者运用对偶来写作文比较娴熟,来自于平日写古体诗词时在对仗上是下了番功夫的。
我的试探性多渠道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改革,虽然要到今年六月才结束,但是同学们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已经有明显提高,这不仅深化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