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2017年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思考
2018-01-03
项城市2017年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思考
项城市农业局农经总站 刘长猛
河南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主办
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开展至今,项城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的标段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有的标段则是条理不清,一直落后。
一、项目经理要对项目工作内容足够了解并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核心,其对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和沟通能力,将直接影响项目开展的速度。确权工作大致可分为资料收集整理、实地勘测、制图公示、数据建库、合同签订、证书打印、档案整理等过程,其中资料收集整理、证书打印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图表制作、数据建库工作技术性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较高。一方面,我们要求项目经理根据不同工作阶段工作内容的特点,组织协调相应工作人员。比如在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可以从公司抽调刚入职人员,甚至聘请当地人员进行培训即可满足要求;而在图表制作、数据建库阶段,则要从公司抽调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避免因技术人员经验不足造成工作进度缓慢。另一方面,我们要求项目经理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时与镇干部、村干部进行沟通,制定工作计划,适时组织村民参与填写资料、指认地界、纠正错误等工作,避免因人员组织不齐造成各阶段工作时间加长,项目进展缓慢。
二、技术力量强、人员数量充足,是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求农户信息输入准确,测量定位精准。因此,保证足够的人员数量,成为项目能否跟上总体进度的一项重要因素。以外业勘测为例,每人每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是有限的,只有3名测量人员的项目标段和有6名测量人员的项目标段相比,每天的测量面积仅仅是后者的一半。数据库建设人员数量更是影响项目开展速度的关键。数据库建设工作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在信息公示、勘误改错、数据库建设、合同打印过程中,都需要技术人员的配合,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要做到能够保持2~3名熟悉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人员在项目现场的标段,可以当天完成反馈到项目部错误信息的修改工作;而部分标段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估计不足,盲目投标,造成仅有1名甚至没有技术人员在现场,导致因反馈的各种错误信息不能及时修改而积压,延误工期,甚至因为信息沟通不畅而发生返工现象。
三、创新工作方法,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是减少后期工作难度的关键
土地确权工作的规程,是通过前期试点总结出的经验,虽然有些步骤在细节上是可以灵活变通,但大体流程是不能前后调整的,否则就会增加后期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甚至造成反复返工。户籍和地块信息的确认,是合同签订和证书打印的基础,在公示勘误阶段,应该进行多次公示,以保证农户家庭成员及地块信息的正确性,为减少公示次数和防止农户多次要求修改信息,避免造成工作的反复和工作量的大量增加,各标段项目经理在和农户进行了交流沟通后,确认了户籍、地块信息正确无误的,让农户进行预签字,签字后不再进行改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提高了农户对确认信息的重视度,避免了后期工作中因农户个人原因产生的反复修改现象,减少了信息修改次数;另一方面也便于统计各村组的确认进度,及时向未能确认信息的农户发出确认通知。
四、每日工作安排、错误问题上墙,便于问题的查看和解决
确权工作工程量大,工期较长,对每天工作的安排是否合理,对未完成工作和发现问题的归类总结是否及时明了,是对项目经理综合工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对各项目督导检查过程中,在工作刚开始时,部分项目经理即打印出项目所在镇的行政区划图,悬挂于墙上,既能够清晰看出已完成的区域大小,又便于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而随着工作的开展,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自然村为单位并按照行政村进行分组,归纳后制成表格,贴到墙上,每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向镇干部、村干部反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资料整理整齐有序、存放规范,便于后期装订归档
承包经营权合同是确权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既需要将纸质合同装订成册,又需要将纸质版转换成电子版用作备份,这项工作同样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和人力。从项目开始时收集到的农户信息纸质材料,到后期发包方与农户签订的承包合同,还有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公示图表等文件,都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部分标段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对相关资料的存放与整理工作,如果资料随意堆放,则难免造成纸张的褶皱,在后期整理与装订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在纸张的处理上,无形中增加了整理一户一卷档案的工作量。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一项周期长,工作量大,又需要精心细作来完成的工作。项目经理沟通协调能力强弱,工作方法是否正确,细节上考虑是否周全,人力、财力等方面能否保证并及时到位,既是项城市几个先进标段进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也是几个标段进度缓慢的主要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