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等于备好课吗?
2018-01-02王金涛
王金涛
【内容摘要】教案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写教案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内容,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为了上好课。同时,教案也是教师心血的凝聚,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积累和沉淀。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见证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至于如何写好教案,发挥其服务课堂教学的作用,本文将加以探究。
【关键词】教师 教案 备课
一日,偶尔看到手机上《中国教师报》(电子版)里的一篇文章,讲到现在的教师如何写教案,成就一节好课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这篇文章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感觉像是遇到了“知音”,感慨颇多。静下心来,觉得有一些想法必须要写下来,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揣摩运用。
教师写教案就等于备好课吗?我个人觉得,写教案和备好课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无论是写教案还是备好课都需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规划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信息。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备好课是对所讲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有一个准确了解的过程,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上好课,备不好课就不会上好课;而写教案就不像备好课那样目的“单纯”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用具、教学反思、作业布置等等十多项框架条目,由于几乎都是文字叙述,那简直就是一个系统陈杂又费力耗时的“庞大工程”。
翻翻我自己这些年来写的教案,慢慢发现很多教案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基本上大同小异!又询问了周围一些教师,发现他们和我的情况几乎差不多,个别老师还经常为写教案的事发牢骚。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觉得那样写教案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由于写教案的框架条目多,每项规定都要有,这样一来就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影响了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且经常是教案写完之后,多年没有变化。所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教案,就成了教师们最头疼的事。结果是出现了简案,甚至是抄教案——抄自己以前的、同事的、网络上的教案……如此单调重复的抄袭,不仅不会产生优质教案,还挤去了教师认真备好课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别说是“上好课”了。这样的“教案”,肯定违背了写教案的初衷,不写也罢。那么,一线教师还要不要写教案?又该如何写好教案成就一节好课呢?
我认为教案肯定是要写的。教案毕竟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写教案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内容,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为了上好课。同时,教案也是教师心血的凝聚,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积累和沉淀。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见证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至于如何写好教案,发挥其服务课堂教学的作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写教案要有一些“翻转意识”
总体来说,教案对于课堂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大致的思路,但远远不是课堂的全部。因为上课的过程是充满变数的,教师很难预测到学生天马行空似的突发奇想。所以,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需求以及课程设置的变化来写教案;教案的书写模式也跟着与时俱进,该精简的要狠下心来精简、该创新的要敢于创新。例如教案要突出教师如何指导活动和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动,体现出学生怎样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教学创造性。
二、写教案还要有一些“艺术气息”
所谓的艺术气息其实可以理解为教案的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把教案写成一本独具特色的教学剧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层层推进,扣人心弦,达到置身其中的教学效果。通过一份教案,教师这个导演,要准确无误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掌握好整节课的节奏、效果等等。例如《百万英镑》一课中,教师在教案中,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角色、布置场景,学生也可以选定一个适合表演的小说片段,进行改编,之后根据课堂的反响进一步改善教案的写法。我想,这样内容丰富、参与度高的教案,学生一定很喜欢吧!
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科技不断进入课堂,传统的教案式教学已经不能適应现在的课堂了。但是,不管怎样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新技术、新的教学理念,跟上学生的需求,写教案不再是一件让教师头疼的事!写好教案,就可以成就一节好课!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亳州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