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的思考

2018-01-02熊杏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高年级思考

熊杏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自学能力。目前,就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现状来看,总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实情,加强对整个课前预习环节的思考,设计出符合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案,满足学生的预习需求,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课前预习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课前预习   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有利于教學效率的不断提升,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能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思考的研究十分重要,能为学生自主探索、深刻体会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常抓不懈,培养预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预习缺乏兴趣时,预习过程也会变得非常艰难,预习效果自然也不会理想,所以想要提升小学高年级的预习实效性,就必须要注重对学生预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少会有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观念,难以对预习产生兴趣,此时就需要教师精准地把握教学,从符合学生认知及兴趣的视角着手来进行预习教学,这样学生才会发自真心的对预习感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的组长一职由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来担任,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大纲来预习,预习完毕后由小组组长来进行检查;第二,营造良好的预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在相互激励的氛围中自主预习;第三,对学生的预习实情进行合理评价,需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保持学生预习的动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树立正确的预习学习观。

二、运用合理的预习方法,明确预习内容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想不努力就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是很难的,这需要教师教给学生系统的预习学习方式,让学生每次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预习时,学生需要对课本中不认识的词语和难度大的文章段落进行分析与准备,这样在课堂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避免再出现因知识点卡住而产生懊恼情绪,提升最终学习效果。

1.字词预习分析

字词是构成语文语言课程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重点所在,所以这是学生预习的第一内容。许多学生在预习时,只会将不认识的字词标好拼音,将课文通读几遍,认为这就完成了预习任务,并不理解字词的意思,此种动口不动脑的预习模式并无任何意义。

2.初步归纳文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情感及思想,在预习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先对文意进行归纳,不仅能培养学生预习思考的习惯,还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预习中来。目前,较多学生预习时会将课文读的非常顺畅,课中教师让他们分析中心思想时,却会马上表现得十分迷茫。所以,在预习中必须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端正预习态度,提升预习效果。

三、进行及时的预习检查,提升学生预习热情

小学生很难长时间坚持做一件相同的事情,所以学生预习的自觉性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每天督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既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坚持下来。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正是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学生在此时期能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较强的预习能力,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并影响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之路。对此,教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从常抓不懈、运用合理的预习方法,及时地预习检查,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重要性及指导建议[J].知识窗(教师版),2016,(6).

[2]胡乔春.小学高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的“四忌四宜”[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锦江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小学高年级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