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封家书的传统文化与教育价值探析

2018-01-02王惠敏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王惠敏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国三十七年的一封平安家信的研究,从微观案例角度透视出中华民族的文字语言、信函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儿女尊老爱幼、勇于担当、不怕困难的精神力量,对现代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平安家信   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中国的书信历史悠久,是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尺牍》中有各种书信写作方式的介绍,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个部分组成,格式既美观又规范。旧式文言书信与现代白话文书信的格式迥然不同,前者是竖版排列,没有自然段和标点符号,尊称置上;后者是横版排列,按中心思想分自然段,有标点符号。书信有很多种类,如邀请信、感谢信、求职信、祝贺信、平安家信等,其中的平安家信是双方相距较远,不能见面的家人相互交流信息的来往信件。在电话和计算机邮件普及之前,这是外出的人与家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之一,这种维系家人情感的联系方式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信的内容大多是问候家人是否平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陈述自己的生活情况,提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观点和建议等,这种平安家信特别能体现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和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通信设备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手机、电脑互联网这些快捷的通信工具遍布全球,被大众普遍使用的今天,纸质信件已经不再扮演人们用来承载交流信息的主要角色。虽然现代书信不仅存在,而且信封与信纸的形状、颜色、图案等元素不断翻新,依然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但是,纸质书信已不再担当通讯的重任,逐渐被手机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所替代。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文字编辑功能日趋强大,输出打印设备逐渐普及,手写信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在21世纪的今天,手写的平安家信踪影难觅,显得特别珍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古体文言手写家书,就像沉入河底的珍珠,尤其是战争年代革命军人的家书,更是万金难抵。

一、家书简介

这封家书的信封正面上方写着收信人地址“河南省许昌县城内南大街臧胡同136号”,下边写着寄信人地址“安徽省怀远县南门外真儒书院医院”。但是,信封中间写的不是收信人的姓名,而是写信人王顺礼自己的名字“王顺礼平安家信”。在信封的左侧有一个明显的红色“×”号,“×”覆盖在一个不太明显的长方形紫色印章上,印章的方向应该是右下方在上,左上方在下。印戳上的字依稀可辨,分左右两列,右边是“郵路阻斷無法輸轉”(邮路阻断无法输转),左边是“故退   南京郵局”。依此可以推测,这封家书到达南京时因为邮路阻断,南京邮局准备退回这批信件时邮路又畅通了,才没有被南京邮局退回到怀远,终于被送到目的地。

信封背面的上方写着寄出时间“民国三十七年10月15日寄”,下边写着附言“立即回函”四个字,在信封的中间封口处盖了一个圆形的骑缝黑色邮戳,邮戳内印有“HUAIYUAN”(即怀远的汉语拼音),邮戳的右、左两边分别骑缝写着“谨”“封”两个字,黑色邮戳的左边还有一个红色的邮戳,印着“南京 五日”等字。

这封家书的作者署名王顺礼,学名王重林,男,生于1929年1月15日(农历一九二八年腊月初五),今年八十九岁,居住在河南省郑州市,祖籍是河南省许昌县石固镇齐王庄(现今的齐庄)。王顺礼家中上有父母、姐姐和兄长,下有弟弟和妹妹。1947年,国共两党的军队斗争激烈,许昌也是一个两军互不相让的城市,在争来夺去的拉锯式战乱中,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王顺礼一家深受战乱之苦,生存艰难。王顺礼当时虽然只有十八岁,却志向高远,对国共两党的认识十分清晰,毅然地说服父母,离开家乡,参加八路军当了卫生员。因为在战争时期,八路军急需掌握熟练医疗技术的人才,王顺礼当了一年卫生员之后,于1948年,即民国三十七年,被军队派往安徽省怀远县南门外真儒书院医院学医,这家地方私立医院的院长姓谢,是八路军的地下医院,也是专门为八路军培养医疗人才的掩护场所。王顺礼的这封家书就是在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在谢院长的医院里学习时写给父母的。

王顺礼完成了专门的医疗技术学习培训之后成为军医,连续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在此期间,他一直坚守军医岗位,救死扶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和民族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王顺礼随部队回国,部队驻扎在吉林省长春市。当时军队的规定是,老兵优先回家探亲,由于王顺礼比较年轻,才二十四岁,就留在部队继续工作执勤。直到1956年,王顺礼才有探亲机会,终于从长春回到阔别了九年的河南省许昌老家。他在家里发现了这封信,返回部队时就将此信随身带到东北。1972年,王顺礼从军队转业到了郑州市第十人民醫院(原郑州工程医院)当医生,他又把这封信随着行李一起托运到郑州,一直收藏至今。这封家书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安徽怀远,从怀远被输转到江苏南京,然后被邮寄到河南许昌,再被带到吉林长春,最后回到河南郑州,几经周折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九年。

二、家书内容

这封家书的内容记述了王顺礼在安徽省怀远县南门外真儒书院医院学习时,对远在河南许昌的父母、兄弟等家人的思念和担忧,以及想为家人分担困难、解决问题的心情。信中所涉及的事情再现了一段国家、小家以及个人的真实历史过程,阅读起来令人身临其境,并能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受到写信人的思绪,仿佛能触及书信的余温。

如图1所示,家书的内容使用的是毛笔小楷,写了满满一页信笺。信文的语句表述使用半文言文,有五十多个目前不常用的繁体字;格式是竖排,从上到下、从右向左排列;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的“父母”“父亲”“大人”都置顶书写;所有的“儿”字都用小一号的字体,写在竖格的右边,与标点符号的位置相同。文言文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列列全是文字,读起来要依靠自己的理解断句。王顺礼为父母考虑得十分周全,为了避免断句难,或断句不同,产生误解,就用一个冒号“:”和四十一个句号“。”为家书的信文做了断句,以方便父母阅读。信文内容用简体汉字横排编辑如下: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儿自离家。亦非无故。乃因儿个人。一生。一世。之生活及事业。所以儿想离家甚远。焉能时常通信。亦能免双方之挂念。谁想儿前奉数函均都退回。真叫儿挂念而悲伤。至今儿仍在谢院长医院内学医。一切都吉。望

大人勿念。但不知。现在家居之处。是否迁移。全家及亲眷是否平吉。儿时常挂心中。但望

大人。此信若能收到。可速返一音。将各事言明。并嘱当地生活。及物价一切情形。儿可以少资补助。若家中理事人缺时。可即来函叫儿返里。若不缺并有闲余之人时。望

大人勿怀挂念之心。但是亦少不得有。但远为儿想。可以

父亲或有别人到此。或路过贸易之便人。可将吾弟顺章跟来。随儿一处。可以朝夕教导一切。以免

大人烦心。言多纸小。余容后禀。肃此敬请

金安

儿顺礼敬上

十月十五

三、家书的价值探析

这封家书虽然篇幅不长,仅有一页信纸,但是该信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其中的含义丰富而且深刻。家书中的字句穿越时空,生动地再现了七十年前的国家遭遇状况,写信人王顺礼的远大志向和浓浓亲情从信中可见一斑,二百七十九个汉字如同串起来的珍珠闪闪发光。拜读这封家书,从开始的“父母大人”称谓,到最后的“敬上”落款,有多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1.信文思想

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反映在他的语言与行为上,家书内容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出写信人的家国情怀。首先,信中提到,儿离开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了个人一生一世的生活和事业,这里的事业是指先国家之忧而忧,暂时离开小家,去到较远的地方。由此可见,写信人离开家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人生规划,为了干一番事业,即参加八路军,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困苦现状。写信人想要去到比较远的地方,则是因为时局复杂多变,他不愿让家人为自己担惊受怕,或因为自己的革命军人身份受到牵连。

其次,信中还提到,儿曾想离开家那么遥远,怎么可能时常通信呢?这样也好,会免去许多挂念,但没有想到,写给家里的几封信均被退回,使得心中不仅挂念而且悲伤。这是写信人的真实感受,他开始也考虑到离家远了,寄信会比较慢,不能时常通信,自己和家人就会少知道一些彼此的情况,双方都免得事事挂念。但是,事与愿违,他寄给家里的几封信全都被退回,这样,自己和家人之间失去了联系,一点儿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心里反而更加挂念而且很悲伤。

第三,写信人告知父母“至今儿仍在谢院长医院里学医,一切都吉”,希望父母不要挂念自己。但是,因为前几封信被退回,写信人不知道家人现在居住何处,是否迁移到了比较远的地方,全家人以及亲属是否平安吉祥,所有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因为写信人不了解家里情况如何,时常牵挂于心中。虽然写信人为国家暂且离开了小家,但是并非对小家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家中的父母和亲眷始终和自己心连心,无论离家多么遥远,也不能和家人失去联系。家人没有收到自己的前几封信,或许是因为家庭地址有变化,提笔再写一封家书,只要迁移得不远,只要左邻右舍还在,家人就有可能收到这封平安家信。

第四,写信人希望家中大人一旦收到这封信,快点回音,说明家里的各种事情,告知当地的生活状况,包括物价等情形。“儿”可以想办法给家里一些资助,以补贴生活。如果家里没有人管事,就立即写信叫“儿”回家。如果家里有人管事,并且有人闲着没事,大人就安心过日子,不必挂念。由“速返一音”可知,写信人是多么急切地想了解家中情况,为父母排忧解难,写信时已经考虑好了如何给予父母力所能及的资助,甚至做好了返回家里帮助大人理事的思想准备。

第五,写信人希望父母不要挂念自己,但是,大人挂念总是难免的。可是,儿子也想念远方的家人,希望家里可以让父亲或别人来这里,如果有人外出做生意顺便路过这里,也可以让弟弟顺路一同跟过来,和“儿”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处地教他,指导他所有的事情,免得大人烦心。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是纸太小了,其余的话让我以后再说吧。由此可见,写信人考虑得十分周全,因为家中兄弟多,父母难免烦心,自己主动提出照顾一个弟弟,为父母减轻负担。

这些内容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及家庭伦理观念,也是写信人的家庭教养规范的直接反映。王顺礼当时才十八岁,就远离亲人参加革命,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年轻革命军人,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铁肩担道义”的同时,不忘为家庭的父母兄弟分担忧愁,这是一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礼仪称谓

家书开始的称谓就是“ 双亲大人”,父母并列写,再称谓“双亲大人”,表明父亲和母亲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同等重要,那是一种缺一不可的呈现。“膝下”二字比任何一个同义词都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的朴实亲切,更加突显出家人的温情,仿佛孩子就在慈祥的父母親“膝下”,亲热地说着心里话。通篇所有的自己都用“儿”,所有的父母都用“大人”“父亲”字样,信中没有“我”“你”这样的字,“我”仅仅表示个体的人,儿除了表示“我”,更突出一种直系的血脉关系。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家庭特别重视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秩序井然的“中庸之道”。因此,通篇的自称“儿”始终把自己置身于父子、母子关系之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元素。

3.毛笔书法

毛笔是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运笔讲究力量感、节奏感,汉字讲究间架结构立体感,不同的人,其书法各不相同,因此有“字如其人”之说。这封家书中的字体端正有力、均匀清晰、率真自然,这种字体的风格与家书的内容都体现了写信人的性格和姿态,充满了坦诚、尊重、担当和关心。这封家书的毛笔小楷从局部看,个个朴实端庄,从整体看,精致高雅,这种自然和谐的魅力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这种魅力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相通的。

在今天的键盘时代,“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已经不是常用的书写工具。因此,这封拥有七十年历史,用毛笔书写的平安家信是一件珍贵艺术品,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4.书信格式

家书通篇布局均匀美观,具有艺术特色。所有的“父母”“大人”“父亲”等长辈尊称均重起一列顶格写,其余内容全部退后两格开始写。此格式与中国建筑的房檐和墙体极为相似,与中国的家庭传统一脉相承,体现出儿女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对家庭、对儿女的爱护,自然形成的空白分出大小不一的自然有致的段落。起头“父母”并列顶格写,威严而庄重,并列的“父母”犹如两扇门,后边是既安全又温暖的家,更像是庄严仪式中并列而坐的父母。西方拉丁语系的字母不可能有这样的中国特色的书写格式,刚柔兼具,充满儿女与父母间的尊爱与亲护。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从傲慢到失落,又从失落重新拾回自信,经受住了近代之后来自各方面的屡次责难与冲击,中国文化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民族历史绵延不断的重大支撑。

目前,“我的国,厉害了”,使人民更有自信的底气。历史长河越是源远流长,文化在更迭时的断裂与遗失就越是严重,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又一颗珍珠,遗留在岁月的河底。这封家书就像一颗落入河底的珍珠,它曾经见证了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时代背景,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由此可以延伸扩展,了解更多、更详细的长辈个人史、家族史甚至国家史,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中国礼仪、传统美德、书信文体、毛笔书法。探析欣赏这封家书,能在字里行间看到蕴含的民族文化光彩,进而凸显其多元的教育价值,分享这份精神能量与财富。

参考文献:

[1]田文棠著.中国文化源流视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朱永新.用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N].人民日报,2017-02-13.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