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实践

2018-01-02张媛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张媛

摘要: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是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通过选、用、育、留四步良性运作,遵循知、情、意的心理过程规律,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心理过程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消极”教育观念逐步转向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积极”观念。但仍存在过多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现象,如:缺少真正的积极潜能塑造,教育理念与内容“失衡”;虚拟的案例情境与现实存在差异,不易唤起学生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教育体验“失真”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亟须提供一种“真实体验”,有效塑造“积极心理”全面实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新尝试。

一、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9部委2012年4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中组发[2012]7号),指出“要鼓励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基层,深入实践,提高其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政府鼓励高校教师领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教育资源合作,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国内大量高校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申请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吸纳大量本校大学生进入服务领域,将其培养成为一批跨专业富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大学生志愿队伍。这些学生的志愿服务是进入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依托政府购买的实际项目,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一种新形式,在文中称其为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

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是立足于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项目,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指导,招募自愿利用课余时间及自身技能和资源的大学生,接受统一培训后,在项目中为他人、社会提供援助行为。大学生接触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流动人口或农村留守人员等常见弱势群体,认知真实的社会,体味生活百态;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服务、技巧的能力培训,参与直接服务,潜移默化感受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尊重”“平等”等专业价值观,获得个人成长及服务他人的满足,习得自助、互助等有效的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提升自身心理承受力,让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过程成为提升心理健康的新途径。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运作过程

教师创办的社会工作机构可以面向全校大学生招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者,提供学生接触社会的有效平台,发挥大学生自身服务能力,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友善的健康心态,实现了项目运行成效、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共赢。整个运作过程可通过选、育、用、留四个环节实现。

1.“选”人环节。通过校团委、专业教师、学生社团动员,项目活动现场及校园宣传平台招募,初选合格的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成长小组。小组主要将不同专业、志趣相投、能力互补的大学生组织起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价值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志愿服务最大价值,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发展。小组结束后,组员们签订项目志愿者服务协议,完成志愿者信息录入,并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完成团队成立仪式,这标志着选人环节结束。

2.“育”人环节。“育”以大学生志愿实际需要为基础,提供技能和心理两方面的教育,教育贯穿于服务的始终,发挥教育、支持、咨询等多方面的功能。技能培训是针对社会工作、团队协作、服务对象特点、公益服务等方面所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技巧进行体验式授课,提升大学生服务及解决服务问题的能力;心理方面培育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为依托,围绕团队建设、人际关系、社会认知、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采用开放空间、头脑风暴、分享会、角色扮演等形式教学,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学习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情绪、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等知识,相互交流、相互支持、构建共同体关系,发挥相互支持的作用。还尝试用所学理论分析项目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让心理健康课程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为进入服务场域实践做好前期知识及技能的准备。

3.“用”人环节。大学生离开课堂进入真实社会,进入项目服务所在的社区或机构,接触服务对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自身价值。针对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者跨专业、少实践等特点,应采用小步快走的渐进式原则,有序推进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在进入服务过程的起初,大学生志愿者往往在能力和心理方面都未做好充分准备,他们可以作为服务的旁观者,目标是初步接触熟悉服务对象和项目及运作;随着接触的深入,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执行者及活动策划的协助者,参与到具体活动的执行;服务中后期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参与到项目核心团队,从服务活动策划到服务项目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形成了旁观者、协助者到组织者的用人模式。

4.“留”人环节。如何培养跨专业富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大学生志愿队伍,长期成为机构所用,关注志愿服务的持续性的问题,应考虑现有服务的持续及后续服务的持续。一方面通过提供支持性服务,知识支持、情感支持、行政支持等解决志愿服务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价值感、归属感,维持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关系。针对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团队合作矛盾、个人服务动机减退、畏难情绪等的情况,通过个别访谈、集体督导、参与式观察、服务日志等方法做到及时监控,在问题初显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的方式给予情感支持、教学支持和行政支持,能够达到缓解消极情绪,增进群体支持的作用,维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吸纳将要毕业、优秀的志愿者服务的学生进入机构就业,实现长期性、职业化的用人。

三、服務过程中大学生积极心理形成路径

积极心理的养成是一个心理形成过程,遵循“知、情、意”心理形成的一般规律。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要从营造积极感知、积极情绪体验、坚强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结合哈尔滨市失独老人项目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实践,归纳积极心理培育的形成路径。endprint

1.构建优质的积极心态生成的心理情境。情境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人—境互动的结果,个人在特定时间内对客观情境的主观表象即心理情境,是人—境互动过程的动力要素,对特定情境下的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情境中的个人有完善的认知能力,能感知环境且主动地作用环境。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要构建的心理情境,需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及能力水平,引发大学生愉快的、快乐的、自信感、价值感的情感,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自发运用个人技术及资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

哈尔滨市失独老人项目所构建的心理情境:(1)离开传统熟悉的校园,接触新奇、陌生的社会,场域的差异提供刺激的社会情境,带来有趣的心理;(2)失独老人群体是当下媒体、政府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尽自己所能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服务行为符合当代主流文化赋予较强的价值感;(3)以个人兴趣、特征为依据组成的跨专业的团队,团队凝聚力、歸属感提供愉悦的心理体验;(4)服务产生副价值,如志愿服务证明、学校表彰、社会实践经历、留给教师的好印象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服务动力。

2.营造大学生积极感知与认知的氛围。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增长社会认知,接触到很多在生活中、课堂上很难接触到的真实可触的情境,扩大了社会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将过去较远的概念活化成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

哈尔滨市失独老人服务项目中大学生服务者与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接触,真切感受生命教育中谈及的“死亡”后家庭的痛苦;重新认知“痛苦与治愈”,了解有些痛苦如丧子之痛是无法补也无法消除的,在失独痛苦的治愈中采用心理学强调的“此时此刻”的理念,即尝试挖掘失独老人生活中的快乐,实现痛并快乐的生活,缓解悲伤对于失独老人的伤害,接受“痛苦”才能感受快乐。使得大学生重新审视什么是困难,遇到困难后如何面对,客观评价自己的生活,思想得到深化,心灵得到启迪,心态逐步发生积极的变化。

3.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感体验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最大收获,B.L.Fredirick(1998)提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体力、智力、社会协调等资源。积极情绪可以消减消极情绪”。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困难的过程及取得成绩后的成就感;将自己的经历同服务对象的困境对比获得的生活幸福感;弱势群体顽强的生活态度,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奋进感;个人成长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人际交往圈子的扩大,队友间的团结协作的兴奋感等积极情绪,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4.塑造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大学生有意识地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展现出自觉性、果断性和坚韧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大学生自主选择相应服务活动,自觉完成从策划、实施到总结的全过程,独断的判断、思考和执行决定。策划及准备前后大量的协调工作,执行过程的突发事件,这些需要大学生保持镇定,及时做出反应。面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未知的领域、复杂的工作给予大学生消极情绪,通过对焦虑、恐惧、胆怯等的克服,形成了顽强不退缩的精神。

编辑/王君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