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2018-01-02杨洋

祖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科目,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求孩子学会其中的汉语言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丰富的健全的情感世界,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渗透情感因素,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世界。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兴趣、研究文本、创设情境三个方面进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兴趣 情感因素

一、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具有情感传递的特点,要想准确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教学活动,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从而获取情感体验。小学学生年级小,阅历少,对周围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观察得也较少,所以要让孩子们掌握文中的情感,就需要教师多准备教具,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们要用语言这种工具来进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的课文选取一般比较活波生动,课堂中再加上一些轻松的音乐和有趣的教学环节。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让学生放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释放自己的感情,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成果。其次,加入现代的流行因素,小学生喜欢新鲜的面孔、新鲜的事物、新鲜的词语,教师可以利用流行的事物,因势利导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文本

小学语文课本通常是由教科专业人士经过层层筛选,仔细甄别,能留下来的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几乎篇篇经典,每一篇都是名篇。例如《秋天来了》运用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这篇抒情小诗读起来韵律感强,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秋的喜爱之情。其次教材中对汉字的学习,也进行用心的编排,把形声字、形近字进行了清晰的梳理,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识记。文本中的古诗词也是非常精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作者情感。例如,贺知章的《咏柳》,通过树在风中的摇曳,来表现出树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三、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再创造,使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本,其中对文本内容的把握,需要学生对文本情感了如指掌。由于学生天真浪漫,缺乏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察,所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但往往缺乏规律性和稳定性。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者的情感。那老师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置情境呢?第一,利用联想,在教学中运用联想的教学方法,比如由春联想到秋、冬、夏不同的情境。或者由春联想到小草、大树、阳光、雨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利用肢体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同学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肢体表达,从而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肢体记忆获得知识和设身处地的了解作者的情感,唤起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小学语文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渗透,在教学中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本的驾驭者,积极地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是最高级的人类感情体验,关乎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积极地感情世界,它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基础的就是通过课本,去豐富学生的情感,打开学生的感情世界大门。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语文课堂上要强调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地情感基调。学生愿意学习语文,是由于学生在课本中可以看见和读懂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一样的人生阅历,所以需要在寓教于乐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情感因素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07).

[2]晏平.献给学生的礼物——趣味性古文教学[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7,(26).

(作者简介:杨洋,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小学,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