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语言及其运用要求
2018-01-02伊静
伊静
摘 要:化学语言是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可分为化学用语(即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3类,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化学教师要适应化学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语言修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化学语言要科学严谨、准确精练;要有故事性,趣味性;要风趣,幽默;要善于激疑等。此外,化学语言与时俱进,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化学语言的通俗化、优美化和平实化。
关键词:化学语言 特点 运用要求
引言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根基。基础教育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近些年,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从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到减免学杂费的新举措,从素质教育改革到校本课程开发,党和国家的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属于启蒙学科,而化学语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一、化学语言的特点
1.科学性
化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之中,化学术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和科学缩写,具有简便、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的特点。化学术语还应追求语言的逻辑性。也就是说语言要有条理,层次分明,不紊乱。[2~6]
2.趣味性
化学语言要直观、生动、通俗、形象,深入浅出。趣味性教学是学生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求知欲望。充满情趣的语言也能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爱好,学生才能轻松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师生能在谈笑风生中达到默契交流,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7~10]
3.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触类旁通。启发性语言主要体现于在教学中运用引导语、设问语等来开启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11]
二、化学教师运用化学语言的要求
1.化学教学语言要科学严谨、准确精练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语言应该要准确。化学教学使用化学术语,以确切的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在讲述酸碱指示剂时,要强调酸或碱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本身变色。教师要有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采用精确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准确性。[12]
2.化学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和形式,可以分为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两类。通过参观见习、实验实习等直接感知有关对象,学生可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抽象的书本知识创造条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回忆等间接感知办法,可帮助学生用所获得的感性知识来理解抽象的知识。课堂教学,如何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学习,教师语言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寓庄于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教学之前,可以用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个洞被人们称为死狗洞,当你带着狗走进山洞的时候,走着走着,狗会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然后问学生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
3.化学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
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课堂语言既不能像演员背台词一样一字不变,又不能像日常生活那样随意,可以说,教师每说出的一句话,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目的而发,要准确、简捷而有份量,而语言的风趣、幽默,则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催化剂。顺口溜,生趣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CO还原CuO”的实验时,实验前要先通CO,再加热,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停止通CO。可以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是:“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同时,教师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不能学酒精灯啊!”,学生会心的笑了,与此同时就记住了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课堂教学,如何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学习,教师语言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寓庄于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之前,可以用一则广告导入: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效益惊人,欢迎有识之士加盟……随即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是老板,会选择加盟吗?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另外把枯燥的知识变为有趣的顺口溜或俗语,让学生更容易记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可以将其用一句生动诙谐的话表示,嫁(钾)、给(钙)、那(钠)、美(镁)、女(铝)、身(锌)、体(铁)、细(锡)、纤(铅)、轻(氢),统(铜)、共(汞)、一(银)、百(铂)、斤(金),学生在欢笑声中记住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把枯燥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记忆在脑海里 ,终生难忘。[13]
4.化学教学语言要善于激疑
教師善于激疑,也就是在平凡的知识中,启发学生发现疑点。例如检验二氧化碳中有个化学方程Ca(OH)2+CO2=CaCO3↓+H2O ,教师提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白色浑浊是什么物质?是沉淀吗”这一问,就像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颗石子,激起疑问的浪花。因为当学生判断出生成白色浑浊即是白色沉淀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它是不是复分解反应的疑问来,使他们进入疑问的情境,然后教师才逐步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加以解释。再比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浓硫酸罐槽车侧翻,消防队员用熟石灰进行处理,教师提出:“浓硫酸是酸性物质吗?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吗?为什么用熟石灰去处理浓硫酸,两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吗?”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做出猜想,给出答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很好的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像这样“激疑”的语言,可以引起疑问,拓开思路。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发展的历程,也就是教师在专业素质各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其专业技能,尤其是语言修养和自身内涵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邵光化,刘明海.课程·教材·教法,2005,(2):37
[2] 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化学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475
[3] 高剑南.化学教学,2003,(10):1-3
[4]发新.化学教学, 1999,(4):17
[5]振荣.江苏教育(中学版),1988,(2):40-41
[6]杰.化学教学论.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1
[7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00
[8]清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1):4
[9]尧宇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1,2):67
[10]梦醒.化学教育,1998,(5):15
[11]望衡主编.科技美学原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4
[12]英琦.化学教育,2001,(10):7
[13]耿涓涓 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