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预警机制的探讨
2018-01-02张金婷
张金婷
摘 要:就业预警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招生形态、培养质量及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获取、整理和甄别,从而制定合理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就业预警机制,对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招生结构,推动基业预警机制的研究,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应用型本科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 就业 预警机制
一、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使得受教育人群不断扩大,但是市场需求与所学专业有所偏差,使得吉林省内许多在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较低,专业知识水平薄弱等一系列的因素就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呈弱势发展。这样建立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预警机制,就会有助于提前预防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出现,从根本上挽救了“新失业群体”的恐慌,从而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从政府角度出发,在加强对高校教育资金投入地前提下,使资金的到最大化的利用。国家把教育放置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相关部门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的不仅仅是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祖国需要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做好大学生的就业预警机制,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现人才合理化安排,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吉林省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1]
二、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预警机制的发展状况
为了适应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各高校开展了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根据《201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就业创业管理专项)课题指南》,立足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我省已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1、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吉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通过采用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各高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发展情况,同时也利用正面调查与侧面反馈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加强对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方面的关注程度。省教育厅曾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具体规范和实施细则。2、发挥政府调控功能,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省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我省针对于“新就业群体”的就业机制保障服务,采取定量与定量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应用型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内涵特色发展。3、政府倡导学校发挥就业指导功能,尤其是省内正在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应用型”效果,开设有利于学生就业方面的专业学科,对于学生进行专业化、具体化的指导,结合相关就业预警机制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历年来存在的不良現象,预防新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难题,培养社会所需的专门型人才。[2]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预警机制构建原则
构建规范、全面、优秀的就业预警机制,需要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政府所出台的相关决策,遵循一定的原则。缺乏原则的预警活动是不健全、不科学、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这样的理论将在实践操作中造成消极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副作用,所以制定预警机制应该本着科学性、预测性和系统性三个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就业预警应该结合转型中应用型院校的实际特点和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真实地、客观地反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以一种清晰的姿态将各个矛盾体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呈现出来。在预警机制的运行和预警效果的评估中一定要符合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第二,预测性原则。预测性原则体现就业预警机制具有超前性和足够的反应速度,使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做好学生就业的提前规划。吉林省各院校制定相应的就业预警机制,结合各种干预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预见未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从而使学生的到更好的发展。[3]
第三,系统性原则。就业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与多方面保持联系的而一向机制。在制定转型本科院校的就业预警机制时,应考虑国家、社会、政府、学校自身条件等多重因素,例如,要满足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吉林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转型发展中高校的内在限制,经过多方面考量,进行多方面调整,制定可行的就业预警机制,使系统达到完善,机制达到最高效化的利用。[4]
吉林省在“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一批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本科高校,院校的发展直接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前景上,制定合理的预警机制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综合水平,但在制定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结合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归纳,了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建立合理的吉林省内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谢爱国,任志涛,踪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11-113.
[3][美]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任海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就业预警系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