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绩效水平个体在动作示范中信息获取的比较研究

2018-01-02王文文

祖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上下肢示范动作动作示范

王文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是一项教学时数比重大,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其特有的技巧、优美的动作造型和强身健体功能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由于武术项目本身的动作特点,结合本人的运动实践,本研究希望能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绩效水平不同的个体在动作示范中获取信息的不同,以对体育教师及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一、研究过程

Sheffield 指出 ,由于熟练者展示的运动模式有利于学习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这种表征不仅可以指导动作执行,而且可作为一种知觉参照标准与实际操作产生的知觉进行比较,进而修正和完善动作,因此,熟练型示范更利于运动技能学习。在运动技能观察学习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都使用熟练型示范 ,在日常教学以及配套教学片中,也大多使用熟练型示范让学习者进行观察学习。因此,本研究的示范方法采用一对一的熟练型示范,即由教练员对每个被试进行一对一的示范,示范动作拟选用武术基本动作大跃步前穿。示范动作进行三遍,先后进行一次完整示范,一次分解示范和一次完整示范。示范者在做示范动作时不对被试做任何与动作相关的言语讲解和提示。示范者做完示范后由被试现场演练,评委打分。现场向被试发放问卷。

评分者为三名WT研究生部武术专业研究生,评分标准参照武术比赛套路评分标准选择(武术),按1到5分的计分方法。其中,5分:动作规范,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良好,动作连贯;4分:姿势正确,上下肢动作较协调配合,动作较连贯;3分:姿势基本正确,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较好,动作较连贯;2分:姿势基本正确,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够协调;1分:姿势不正确,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

根据评委打分,采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三组,平均数加标准差为高分组,平均数减标准差为低分组,中间为一组。

二、对于访谈内容的分析

对WT5名武术专业教师(4男1女)进行了访谈,主要针对大跃步前穿这一动作的特点,要点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访谈。从访谈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想:各位老师都对大跃步前穿这一武术套路基本动作作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使得研究者对这一动作的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明确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大跃步前穿是武术套路中的基本动作,其特点在于动作舒展大方,腾空要有高度,前跃要有远度,在腾空前跃的过程中步幅要大,强调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常犯的错误在于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纵跳不高,前跃不远。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动作示范,在针对这个动作的教学中,这几位教师采用的方法大体相似,都是先采取完整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特征,接着按上、下肢动作进行教学,然后再做完整的练习。在教师们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将动作示范跟言语讲解与提示结合起来应用,这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受到视觉方面的刺激还能接收到听觉方面的信息,更有利于学生的动作学习。对于动作的重难点。教师和教练员在对新手的教学和训练中,都会有意识地通过示范动作表现出来。从访谈中提炼出关于大跃步前穿这一动作的特点,重点,难点和教学程序。

三、结语

本研究以教学情境下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绩效水平的学习者在动作示范中信息获取的不同,得出了比较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问卷的各个维度上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尽管研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有着一定的出入,但是,这样的结果对于教学实际和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仍然是有意义的。从教学方面来说,这可以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内部需要,运动技能的教学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尤其是对于武术这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武术动作技能的教学中,应突出中国武术尚武崇德的思想特点,使学习者既能做到动作形体规范,又能做到精气传意,内外兼修。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结果可以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动作技能学习中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示范,对自己在教师示范动作中表达的信息能够有意识地搜索,加工和利用。

本研究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没能验证最初的研究假设,绩效水平不同的个体,在动作示范中的信息获取不存在顯著的差异,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结果与最初的设想存在较大的偏差,没能证实本研究最初的假设,这主要与研究者经验不足有关,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设计控制条件,尽管最初的设想是在最自然,最生态的教学情境下来做这样一项研究,以一种最接近教学实际的状况来呈现实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细节性问题,没能很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控制条件不是很严谨,在要求任课老师安排非学习者其他内容时,很多被试有偷着学习该动作的现象,违背了实验的初衷,这应该是实验不成功的一方面原因。

(二)问卷设置方面,在编制问卷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数据处理的相关细节,设置的选项不利于量化处理,这给数据分析带来很多不便,对多项选择题项的处理不够科学。另外,对问卷的信效度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测量和考察,使得问卷在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不足。

从问卷第一题的填答情况和评分者的评分情况的对比来看,被试自评与他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不排除被试在填答问卷的过程中,存在被试之间相互借鉴的情况,也可说明被试对自己的身体表现不熟悉。另外,这也说明被试的自我表现能力与自我评价存在差距,在实验过程中,有的被试也认真观察了示范动作,也明白哪些信息对自己有利,但是到了自我演练的时候却表达不出来,因此做出来的动作达不到动作规范的要求。

(三)实验被试的数量太小,且全部为同一性别的被试,被试不具代表性,这不利于实验结果的普及;且在自然教学条件下,被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实验条件相对难以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丽岩,李安民.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09).

[2]骆晓玲,武术教学示范法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2,(12).

[3]王晓波,章建成,李向东.录像示范和现场示范对运动技能观察学习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单位:江西省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下肢示范动作动作示范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论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本质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