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1-02张雷田铭禹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吉林省

张雷+田铭禹

摘 要:本文是在分析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应策略,为吉林省村镇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指示。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必然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村镇银行设立的主要目就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村镇经济发展。村镇银行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其它银行相比竞争力不足。研究如何提升村镇银行的行业竞争力,为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16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金融体制改革将深入推进,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并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战略推进。探索金融资本投资运营新模式,成立东北亚国际金融投资集团,村镇银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吉林省农村地区对于发展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为缓解资金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吉林省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村镇银行首批六个试点省份之一,在省政府多个部门和多项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截止到2016年2月,吉林省共有村镇银行56家,分布在省内9个地区,从地区分布看来比较均衡。但是,与其它省市相比,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较为落后,省内各家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壮大也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吉林省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

吉林省村镇银行由最初建设到快速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的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

国家在支持“三农”建设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相关文件,为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吉林省政府贯彻执行国家“三农”建设的发展方针政策,也相应的对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建设给予财政支持与政策倾斜,使得吉林省村镇银行能够得以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支持。

2.经济优势

在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村镇银行目前运营情况和存贷比大部分都处于正常水平,资本较为充足,经营业绩较好,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3.社会优势

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发展“三农”经济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需求者除了普通农户外,还包括农村企业以及其它各种农村合作型企业;资金用途也不仅限于购买农业生产工具,也用于改善生活以及教育用资金;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资金需求额也随之增大,这些都将成为直接促使吉林省村镇发展的影响因素。

4.技术优势

由于吉林省村镇银行设立之初,就获得了发起行提供的各项业务培训支持与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其建设过程避免浪费人力与物力资源,是其发展迅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三、吉林省村镇银行竞争劣势

由于吉林省村镇银行的发起人主要是地方商业银行和地方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设立主体规模相对较小,其注册资本总体上不高,成为其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各家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壮大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吸储能力较弱

村镇银行通常建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面向的存储人员基本为当地企业和居民,受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可用的储备资金量很少,这直接影响了村镇银行储蓄量的提高;当地居民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对于村镇银行的认识不足,对其可靠程度存在怀疑态度,宁愿将多余资金存入大型国有银行。

2.金融服务单一

村镇银行建设时间较短,办理业务较为单一,服务基本上还仅停留在为储户提供存取款和金额较少的小额贷款上,与其它银行相比,差异性较小,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且大多数的村镇银行还未能提供电子银行、外币兑换、理财金管理等业务。

3.高端人才匮乏

村镇银行建行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环境较差,与各大国有银行相比,薪资待遇较低,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具备吸引力,总体来说高端管理人才不足。管理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结构不够合理,人员配置不够合适、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出现。

4.经营风险较大

根据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存贷比可以作为衡量银行经营风险的一项主要指标,存贷比低于75%的银行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而存贷比高于75%的银行则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目前,吉林省村镇银行中有超过20%的银行存贷比高于75%,这表明吉林省村镇银行面对风险的防控能力比较弱,需加強风险防控的管理能力。

四、吉林省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村镇银行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促进吉林省村镇银行快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提高其发展竞争力。

1.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吉林省村镇银行还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国家财政部门应适当加大对于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力度。如:适当的减免村镇银行的营业税与所得税,降低存款保证金率,加大财政补贴制度和更好的惠民政策,支持村镇银行设立多项金融业务,完善个人征信系统、降低信贷风险等。为吉林省村镇银行更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创建特色化服务

吉林省村镇银行应该在提供“存、取、贷”这些基本业务的基础上,创建具有特色的新型金融产品、提供特色化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方式。可为消费征信记录较好的农户提供住房贷款与消费贷款;对于农户的富裕资金,可以提供理财金产品的代买业务;为有技术需求的农户开辟新的技术支持业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特色化的服务种类,可以提高方便农户合理规划资金、提高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从而促进村镇银行发展。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吉林省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薪酬机制,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是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保障;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引进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设立员工激励制度,激发员工潜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4.健全风险防控措施

吉林省村镇银行要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应时刻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内部与外部同时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内部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员工规范,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关注银行的资金流向、信贷环节、存贷比率,降低人员管理风险与资金风险。建设强而有力的外部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配置监管资源,从政府及监管机构入手,对吉林省村镇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做好从内而外的风险防控措施,可以为吉林省村镇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红军,王兰凤.中国村镇银行定位与运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2]钱珍.发达地区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与风险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4(4).

[3]李木样.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4]吴占权.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业务创新研对[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5]郑兴.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3(2).

作者简介:张雷(1977-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现工作于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镇银行吉林省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反腐
浅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村镇银行
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村镇银行服务农村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