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育实践
2018-01-02张远祥
张远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素质教育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实现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引入创新实践的理念,突破之前教学较为死板单一的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育;实践
一、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根深蒂固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学方式有限已经成为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作为选择教材的主体,而数学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所选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教师的选择自主性,有时候也会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选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采用板书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学生在讲台之下作为一个被动学习者,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显然也是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地学习,对于知识点也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充分和全面的理解,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就会突然没有思绪,不知如何下手.显然,这是一个完全背离高中数学学习规律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失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更不要谈教学的创新教育.
(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通过和初中的数学知识相比较,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显得更加困难,教师教学起来较为费时费力,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像初中的数学知识那么容易接受.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还较为单一和匮乏.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起了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这个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渐渐地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创新思维的延伸也就受到了限制,教学效果十分不好.
(三)教师对于课改的理解不深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现阶段的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成绩是衡量一名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分数高的学生未必就会适应这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抓住分数的同时,不忘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填鸭式的教学或者分数至上的模式已经显然不再适应这个社会,这也是我们现阶段课改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教师对于课改的主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再拘泥于分数的多少,而是真正地利用现阶段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真正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实现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甚至整个学生生涯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素质的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能力和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定的总结和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可见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教学的兴致发挥等,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这一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有着一种抵触心理,认为学习枯燥乏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没有对于学习的热情和渴望,学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体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分层教学模式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学习正是所谓的分层教学理论.该理论遵从个体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得到共同的发展.因此,按照通常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不同将其分为幾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提出适用于每种特点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实践,兼顾到每名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
现阶段,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很抽象,对于以后的实际生活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因此,就会很自然地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很多抵触心理,同时本身数学的学习也有一些难度,就造成了现阶段数学教学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将理论教学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也真正认识到数学本身的应用性,结合实例让学生的学习感受不再枯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
【参考文献】
[1]韩彦.浅谈如何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高中数学的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27.
[2]周菊.基于创新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8):15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