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讨论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2018-01-02土旦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小学语文

土旦

摘要:语文教学的讨论形式要根据讨论的内容来进行合理的变化,其中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与之关联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自主式讨论,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的讨论,自主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应该在小组中选出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归纳小组成员的意见、负责记录,分组讨论后,教师还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各组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来让小组间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讨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31-01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高效地开展課堂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更加的深刻。 一提起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式、讨论式、分析式、提问式等等。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

1.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项较为繁重的互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压力较大,很多的学生都会对老师保持胆怯的心理,有问题也不会提出来,在学习中不懂装懂,因此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就必须时刻保持着亲切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胆怯心理,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发言,使课堂变得活跃。如果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能够一味地指责批评,否则只会让学生在以后就不敢发言了。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眼神给学生以提示,而不能够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给予批评,最好是在课后找这个学生单独谈,问清楚原因,根据原因作出适当的批评。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准确,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这些同学以肯定,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和课堂纪律等方面有了进步,教师就要毫不吝啬的给与表扬。另外,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中,这样会影响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厌学。

2.大规模应用课堂讨论机制

语文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像一名向导,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现实世界的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向导的任务不是独裁式的灌输和强硬的要求,而是要注意倾听接受者的声音,这一理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与学生平等讨论的现象,但是持续性不够,导致了作用不够明显,为此我们需要将这种课堂讨论的机制常态化。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深入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接受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讨论后形成的共识更容易被接受,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靠。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接受知识,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知识。尝试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效果显著。其一,自主探究法。那何谓自主探究法呢?它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探索研究学习的过程。确立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来定的,我校当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在初中时没有认真的学习导致成绩不理想而未能上普通的高中,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自信心及其差,他们认为自己哪个方面也不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用"自主探究法"。因为"自主探究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帮助他们慢慢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的目的和动机。

3.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目前语文教学效果和成绩不明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心声。学生感受在课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气氛,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语文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时迎合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当前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场合张扬自己的个性,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师只是想一味地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要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和生活,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不影响教学过程和目的的情况下,主动地倾听和认可学生内心的声音,肯定他们的个性。

总之,语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进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将新时期的诸多新特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困境中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小学语文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