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乳晕区切口在年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02丁碧涛
丁碧涛
(慈溪市中医医院 外科,浙江 慈溪 315300)
改良乳晕区切口在年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丁碧涛
(慈溪市中医医院 外科,浙江 慈溪 315300)
目的探讨改良乳晕区切口对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和改良乳晕区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手术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美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晕区切口用于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手术美观性。
年轻;乳腺纤维腺瘤;切口;效果;安全性
乳腺纤维腺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类型之一,好发于20~30岁年轻女性[1];目前对于直径≥2 cm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临床推荐早期行手术切除治疗,但以往开放性切口导致患者术后乳房部位瘢痕明显,严重影响美观性。近年来以乳晕区切口为代表美容性手术方案开始在乳腺外科治疗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本研究对100例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切除治疗时分别采用不同切口,探讨改良乳晕区切口对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00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活检确诊、病灶距乳晕最短距离<5 cm、肿瘤直径≥2 cm、病灶数目≤4个;排除乳腺癌、手术禁忌、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及妊娠哺乳期女性;本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18~29岁,平均年龄26.06±4.53岁;纤维腺瘤直径2~4.5 cm,平均2.98±0.70 cm;根据肿瘤数量划分:单发38例,多发12例。观察组年龄19~30岁,平均26.17±4.56岁;纤维腺瘤直径2~4.2 cm,平均2.93±0.68 cm;单发41例,多发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于肿物影像学定位表面放射状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病灶位置后进行彻底切除,常规缝合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晕区切口治疗:仰卧下保持上肢外展,于距病灶最近乳晕边缘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病灶并推至表皮位置并解剖分离腺体,以手术钳抓取病灶周围组织并进行彻底切除,最后皮下内翻缝合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3~4d预防应用。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计算平均值;②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甲级和乙级例数,计算百分比;其中甲级愈合指切口愈合良好,无任何感染及不适症状;乙级愈合指切口处出现炎症反应,但未化脓[2];③术后随访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美观性评价[2],分值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美观性越佳;④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局部血肿及皮肤感觉异常发生例数,计算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甲级49例(98.00%),对照组为40例(80.00%),2组切口愈合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5)。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美观性评价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随访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美观性评分为9.59±0.38分、9.22±0.46分,均高于对照组(7.68±0.84分、7.35±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具有界限清晰,包膜完整,切面分叶状及类圆球形等特点;病理诊断光镜下可见明显腺管及结缔组织增生[3]。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和发病人数均逐年上升,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4];对于直径增长过快或体积过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因存在进展恶变可能,故临床推荐早期切除治疗[5]。
放射状切口下行乳腺纤维腺瘤治疗可有效暴露肿物并行彻底切除;但存在手术创伤大、瘢痕组织形成明显等问题,患者术后乳房部位美观性较差,年轻或未婚人群往往难以接受[6-7]。改良乳晕区切口较传统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以下优势[8-9]:①切口位于颜色较深乳晕区,术后即使形成瘢痕组织也可被遮掩,对于乳房美观度影响较小;②乳晕较乳房其他区域具有更佳皮肤弹性和活动性,有助于随时改变切口位置,在行病灶彻底切除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腺体组织;③肿物切除后行皮下内翻缝合有助于避免真皮层缝线残留,降低切口感染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改良乳晕区切口应用有助于减轻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医源性创伤程度,缩短手术用时及改善切口愈合效果;随访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美观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则证实改良乳晕区切口可提高手术美观性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1]魏笛,孔凡立,张震.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可行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29(20):3345-3347.
[2]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98-310.
[3]姜军.现代乳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13.
[4]马银斌,王彦铭,李伟,等.乳晕边缘切口及压力封闭残腔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33):4046-4047.
[5]樊茵冰.乳腺良险肿瘤隐匿性美容切口142例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3- 34.
[6]张浩,周文斌,周茜,等.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2):383-385.
[7]何兆群.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J/OL].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 (6):687-692.
[8]钟盛全,刘建忠,张毅.乳晕部扇形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4,20(4):309-310.
[9]魏刚,王佳铭,王长青.微创手术麦默通治疗150例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6(36):5849-5850.
2017-03-02
丁碧涛(1983 - ),男,浙江慈溪人,本科,主治医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6.027
R655.8
A
1674-6449(2017)06-06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