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感染蜡样芽胞杆菌的病原鉴定及病因分析
2018-01-02,,,,,
,,,,,
(杭州市虎跑路杭州动物园,浙江杭州 310008)
浣熊感染蜡样芽胞杆菌的病原鉴定及病因分析
陈玎玎,应志豪,黄淑芳,王才益,杨忠兴,龚利洋
(杭州市虎跑路杭州动物园,浙江杭州 310008)
杭州某动物园同笼饲养的两只浣熊在10 d内先后因不明原因死亡,后经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诊断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感染,经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对小鼠有相同致病性,且症状与自然发病浣熊类似。现将有关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细菌鉴定 无菌采集死亡浣熊心肝肺脾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肠内容物接种于中国蓝琼脂培养基及SS培养基。37℃培养24 h。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鉴定菌株。
1.2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将浓度为0.5麦氏浓度(1.5×108cfu/mL)菌液涂布接种于普通琼脂平皿,37℃培养16-24 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判定常用药物敏感性。判断依据:WS/T 125-1999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并参照葡萄菌属抑菌圈解释标准。
1.3动物试验
1.3.1菌液制备 食品安全检测,蜡样芽胞杆菌浓度不得超过105cfu/mL。采集生长对数期细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麦氏浓度(3×108cfu/mL)菌液备用。
1.3.2分组感染 雄性ICR小鼠16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其中3只口服0.2 mL生理盐水,3只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腹腔感染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0.2 mL备用菌液。口服感染组5只,分别灌服0.2 mL备用菌液。每日观察小鼠发病情况。120 h后处死小鼠并接种心肝肺,肠道段触片染色检查。
2 结果与分析
2.1临床特征与剖检病理变化 详见图1、图2。
图1 浣熊1号肺
图2 浣熊2号肺
由图1可见,浣熊1号,于2016年6月中旬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肺出血、肝脏硬化,其他实质脏器均有出血。由图2可见,浣熊2号,于2016年6月下旬出现昏迷,呼吸短促,疑似中暑,经抢救无效死亡。剖检可见肺部出血伴有气肿,肠系膜出血,肾脏皮髓质出血,肝脏肿大硬化。
2.2细菌学鉴定 详见图3、图4、图5。
图3 浣熊1号细菌形态(400×)
图4 浣熊2号细菌形态(400×)
图5 死亡小鼠心肌及肺出血
采集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成短链或长链。分离纯化后的菌落在普通琼脂平皿上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质软、稍有光泽的白色融蜡状菌落,直径5-7 mm。经质谱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
2.3药敏试验 两株细菌药敏结果均为环丙沙星、庆大、头孢拉定、丁胺卡那敏感,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
2.4动物试验 口服组1只小鼠在48-72 h内死亡(感染后65 h),腹腔注射组3只小鼠在48-72 h内死亡(感染后70 h,73 h,73 h),1只小鼠在72-96 h内死亡(感染后80 h),空白组未见死亡。死亡小鼠均有不同程度心肌及肺出血,空肠出血,部分小鼠肠道出血不明显。以上小鼠心肝肺接种物及肠道触片均发现有蜡样芽胞杆菌。
120 h后处死的小鼠中,口服组、腹腔注射组剩余小鼠心肝肺接种培养物未见细菌生长,肠道触片发现有蜡样芽胞杆菌。
3 小结与讨论
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需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等环境中。以蜡样芽胞杆菌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MEA)多被用于非消化性食品添加剂以缓解抗生素过量使用所导致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和降低畜禽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等。蜡样芽胞杆菌可引起有限性食物中毒,主要引起胃肠型感染,如呕吐、腹泻等,也可导致非肠胃型感染,合成坏死性毒素,如溶血素和磷脂酶。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消耗性疾病时,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导致菌血症、败血症、脑膜炎、肺炎、肝脓肿等。
蜡样芽胞杆菌主要通过污染粮食加工品等含淀粉较多食物而引起中毒。通常的食品加热烹调(热冲击)无法杀灭该菌株,芽胞会残存并发芽,从而导致生产的食物受到污染。另外,食品受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后性状往往无明显改变,无异常气味,因此事先难以被发现。
据本次小鼠试验,口服组5例小鼠仅1例死亡,其余存活至120 h,腹腔注射组5例有4例死亡,一例存活至120 h,且存活小鼠体内未分离到该菌株,仅肠道内发现部分。该蜡样芽胞杆菌菌株致死性在动物间有所差异,小剂量感染健康动物可自愈或不发病。
文献显示,从感染体身上分离出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往往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甚至第三代先锋霉素组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对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敏感。两菌并未对头孢拉定(先锋霉素)抗药。因此,可粗略认为其抗药性不强。
通过小鼠感染试验证实,从浣熊身上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健康小鼠具有致病致死作用,感染小鼠解剖症状与自然发病浣熊症状相似,且能从感染发病小鼠发病部位分离到相同菌株。因此,本研究认为,所分离的病原菌是引起浣熊发生死亡的致病菌。浣熊寿命较短,该同笼饲养的两浣熊在浣熊中已属老年,因此极有可能是两只浣熊因抵抗力较弱感染蜡样芽胞杆菌后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后死亡。
预防该病,笼舍可用百毒杀及漂白粉进行终末消毒。平时应做好常规消毒工作。条件允许者,可在笼舍消毒后空舍一段时间,避免细菌重复感染。老年动物由于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易因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病,因此平时应特别注意老年动物的日常饲养和观察工作,做好预防保健。因蜡样芽胞杆菌并不明显改变食品性状,因此在日常饲喂中,对含淀粉类食物,如颗粒饲料等,要求保证饲料优质新鲜,严禁使用霉变饲料;夏天要注意及时清理食物残渣。
2017-02-24
S858.93
B
1005-7307(2017)06-0033-002